中药药理学研究性教学方法的探索※

2016-08-27 03:04陈文星许惠琴陆茵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南京210023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14期
关键词:药理药理学研究性

陈文星许惠琴陆茵(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南京210023)

中药药理学研究性教学方法的探索※

陈文星许惠琴陆茵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南京210023)

中药药理学是基于现代药理学来研究传统中药及其成分活性表现的一门交叉学科。伴随药理学的巨大发展及实验技术的提升,中药药理学的原有教学方案已经跟不上中药药理学科的发展,需要对其进行改进优化。研究性教学是一种融合研究创新思维与实践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符合中药药理学的实验和研究属性,因此探索在中药药理学教学中应用研究性教学方法是非常符合中药药理实践的。文中就中药药理学研究性教学的教学理论方面进行探索分析,并提出明确可行的实践方案,有利中药药理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中药药理学的发展。

中药药理学;研究性教学;理论探索;教学方法

中药药理学是一门传统中医药学与现代药理学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了解中药药理研究所必须的基础理论与实践知识,为中药的现代化研究、发展夯实基础[1]。但在中药药理学教学过程遇到的一些问题具有普遍性、紧迫性,需要加以对策改进,提高中药药理学教学效果,促进本学科的发展[2]。

1中药药理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首先,中药药理学强调要在中医药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开展中药研究,脱离中药基础理论对中医药的现代发展起不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也难在中医药理论方面有进一步发展及创新。中医药基础理论往往晦涩难懂,同时对于中药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也仅仅学到皮毛,因而如何能将中医药基础理论讲得简单易懂,同时又能很好的与药理学结合到一块,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学生也才能更容易的接受,否则学生根本没有兴趣,教学效果不佳[3];其次,现代药理学的发展已经与分子生物学逐渐融合,许多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到药理学研究中。而老版的中药药理学教材中的知识点更多的是基于20世纪的研究基础,基本与现阶段的研究发展相脱节,不适应当前的研究发展,也无法满足学生对最新知识的渴求,难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4];最后,缺乏设计性的实验教学是中药药理学教学中的又一个欠缺之处[4]。常规的实验教学是中药药理学的必备,但这种实验教学往往是药理学实验的简单重复。结合中药的特色,进行设计性实验的实验教学才能充分的启发学生对于中药药理学精髓的理解。

要解决中药药理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采用研究性教学的方式是一个可以尝试的方向。

2中药药理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及意义

研究性教学是教师以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从学科领域、课程内容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通过教学过程的研究性(教学与研究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学习与研究的有机结合)的教学[5]。中药药理学本身即是纯实验性的学科,所有的知识点均来源于当前对中药的研究成果,因而从研究角度看,研究性教学对中药药理是非常适合的,也是非常必要的。中药药理研究性教学是在中药药理的研究范围内,选择中药药理专题,通过教学过程的研究性,引导学生对中药药理学进行研究性学习。其意义在于:(1)保证中药药理学的教学与实际发展相结合,使学生对中药药理既有感性的认识,又有理性的认识;(2)促进中药学理论的发展及创新;(3)培养学生的创新性研究思维,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中药药理人才;(4)促进研究性教学在中医药学科教学中的推广应用。

3中药药理研究性教学的设计框架

3.1采用适合中药药理学研究性教学的教材原有的教材及教学方案已经严重与中药药理学的发展脱节,需要重新制定新的教学内容,形成新版教材。教材的内容应该聚焦目前中药药理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充分发挥中医药基础理论的指导作用,将中医药基本理论与中药活性研究前沿知识、研究进展等内容精选综合,合理分类编排,形成新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充分体现研究性与实验性的相结合,克服前述提到的中药药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是适合中药药理研究性教学的。这也是研究性教学中的最为关键的一环。

3.2设计中药药理学研究性教学的教学情境根据教学内容,以中药药理学中常见的问题或看法为主线,提出启发性、针对性的问题,特别是巧妙设计每个章节开场思考题,围绕这一问题循序渐进的引导出教学内容,然后进行详细的讲解。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能激发学生创造意识的与中药药理研究相关的各种教学情境,促使学生产生质疑问题、探索求解的创造性学习动机,培养其创新性思维。合适的教学情境基本决定了研究性教学的成功与否。

3.3开展以设计性实验为主的中药药理实验教学在开展验证性中药药理实验的基础上,重点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在给定实验主题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去主动查询资料,整理综合,进行实验设计、准备实验,并最终实施实验。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培养和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并且培养学生的团体配合意识。

3.4设计研究性综合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坚持以设计性实验为支点,平衡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的原则;(1)课堂内评价:根据学生配合情境设计环节的回答问题情况进行计分评价;(2)课堂外评价:根据学生网络发言讨论的态度、参与度及认识的深度进行计分评价;(3)设计性实验评价:根据实验设计的完成情况进行计分评价,并考虑团队因素。以上评价纳入学生最终成绩的评定。

4中药药理研究性教学的设计实践

研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创设的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指导学生在独立的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研究过程中,吸收并应用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教学模式。然而,以往囿于认识与理解的不足、传统习惯的束缚,以及环境和条件因素的影响等原因,研究性教学在高校的践行困难重重,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研究性教学功能的发挥和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

中药药理学主要是针对中药的效应物质基础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然而当今中药物质成分的活性研究已经进入到一个以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为主的研究阶段,这就要求中药药理学的课堂教学必须做出一个改变,以适应这种变化。我们认为,中药药理学采取研究性教学就是适应这种变化的最好的方法。

我们将中药药理学研究性教学的实施过程大致分为三个方面,分别为课堂内、课堂外和设计性实验教学。课堂内教学从备课开始,设计一些中药成分的研究实例,在课堂上对其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提出问题。然后依照问题引导出课堂内容并进行讲述,最后在课堂内容讲述完成后,要求学生能回答课前提出的问题,这样形成一个引导性的闭环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这是研究性教学最重要的环节。课堂外的教学主要是运用学校教学网络建立课堂内容相关的讨论平台,布置与课堂内容相似的问题,展开讨论,或设计实验方案。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观点或提供的实验设计方案进行点评,当然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点评,最后教师要在课堂对讨论观点或实验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圆满结束这一讨论。设计性实验教学环节应该是研究性教学中最有挑战性的,也最能体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及其创新力。该过程以学生为主导,以网络平台讨论最为激烈的热点问题为主题,让学生自行独立设计实验,提出实验实施方案,并最终以小组合作形式独立完成实验。通过以上过程将中药药理学研究性教学从立意和设计环节过渡到付诸实施,最后通过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来考察中药药理学研究性教学的最终效果(图1)。

图1 中药药理学研究性教学的实施流程图

5结语

将研究性教学的理论与中药药理学相结合,形成独特的中药药理学研究性教学理论,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中药药理学的教学中去。坚持以设计性实验教学为支点,平衡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为原则的评价体系。中药药理学采用研究性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可以发散学生的固定学习思维,将思考探索的思维融入到教学中,提高中药药理学的教学效果,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适应21世纪的创新型、应用型中医药研究人才服务[6]。

[1]陈艳芬,唐春萍,王晖,等.多形式讨论式教学模式在中药药理学课程的应用[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2):18-19.

[2]赵晖,穆阳,邹海艳.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278-280.

[3]汪宁,戴敏,彭代银,等.《中药药理学》教学方法探讨[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0,29(2):74-75.

[4]张海英,王昕宇,薛洁.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5):97-98.

[5]王秀华.研究性教学课程评价调查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5(8):69-72.

[6]曾嵘,王志琪,周晋,等.中药药理学创新思维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探讨[J].药学教育,2013,29(2):15-17.

Exploration on the Research-teaching Method of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ology

CHEN Wenxing,XU Huiqin,LU Yin
(School of Pharmacy,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Nanjing 210023,China)

The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ology is a cross discipline based on investiga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its active components using modern pharmacology.Following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harmacology and related experimental technology,the original teaching program of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ology is inconsistent with its development in research,and needs to be improved.Research-teaching is a new type teaching way involves creative thinking and practice which just fits for the experimental and investigational property of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ology.The article is to explore the teaching theory of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ology using research-teaching,and put forward a concrete practice program to increas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ology.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ology;research-teaching;theory exploring;teaching method

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6.14.0121672-2779(2016)-14-0024-03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专项资助(No:NZYJSFZ-201305)

(本文编辑:张文娟本文校对:王爱云2016-03-24)

猜你喜欢
药理药理学研究性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
金莲花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延胡索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甜叶菊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艺术药理学
山楂核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