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与网络危机治理

2016-09-08 03:48邓求成
改革与开放 2016年16期
关键词:谣言危机时代

邓求成



大数据与网络危机治理

邓求成

日益发展的网络通信技术给社会危机事件的传播带来便利地同时,也给政府进行网络危机治理带来了难题。网络谣言传播、网络隐私泄露、网络暴力、网络不良信息传播等现象层出不穷,网络危机治理迫在眉睫。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不仅给政府网络危机治理带来了给予,同时也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契机。

大数据;网络危机;危机治理

一、大数据时代网络危机的传播

大数据时代的显著特征就是网络化、信息化的高度发展。当前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的传播与获取变得更加的快速和便利。尤其是移动终端APP应用的普及,传统媒体主导社会舆论发展的时代即将面临终结,自媒体时代已经来临。在社会事件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依托网络媒介的传播可以使全世界各个地方在很短的时间内了解事件发展的动态。但是,由于网络平台的虚拟性和隐蔽性,社会舆论容易被人恶意引导,致使网络危机事件的产生。

传统媒体消息的传播要经历以下过程:发现事件-论证报道可行性-撰写消息-消息审核-消息传播。在这种传统的消息传播模式过程中,媒体比较容易控制危机的信息源,为政府缓解危机、控制危机、解决危机赢得时间,掌握主动权。而在自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依托微信、微博、论坛以及即时通讯平台等技术的应用,消息的传播变得更加便捷、快速,让政府很难把握危机事件的传播。

政府在面对海量泛滥的数据时无法再使用以前的方法对其进行管理,很难在事件发生的信息源处对信息进行筛选和控制。政府和民众同时获得消息,政府无法有效控制消息的传播,在技术上对实时控制消息传播也很难实现。一旦产生了危机事件,政府传统治理能力无法对在大数据时代蔓延的网络危机事件进行有效治理。

二、网络危机的表现形式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15年12月,全球网民数量达到31.74亿,比2014年年底的29.37亿增长了8%左右,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在信息通讯技术发达的互联网时代,网络与现实交织融合,网络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基于网络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的特征,网络危机的影响是传统危机所不能比拟的。基于网络危机对现实生活的影响方式分析,网络危机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网络谣言传播、网络隐私泄露、网络暴力、网络不良信息传播等。

网络谣言传播。谣言通常有两大要素:具有重要性的故事和模糊性。即故事对传播者和受众有某种重要性,而且故事具有模糊性,这样才具备讹传的基本特性。传统谣言传播的范围有限,影响作用小;“人人都可以发声”的自媒体时代,谣言的传播变得更加便利,更加难以治理。当前,部分地方政府在公共危机事件爆发的时候没有转换传统维稳主导的思维,一味地遮掩事件的真相,这就让一些不法分子,借助互联网大肆传播谣言,蒙蔽了众多真正关心事件发展的群众,从而影响政府公信力。

网络隐私泄露。全球有数十亿的网民每天依赖网络进行生活、学习、工作,不同于封闭现实生活,即使十年前的一条浏览记录都能在今天被人知道,网络使人变得“透明”。如今的我们已经被数字化了,不仅仅是个人的身份信息,甚至银行财产都可能被窃取。震惊世界的“棱镜门”事件中,下至普通民众,上至国家领导人都在美国情报部门的监听中。这不仅造成社会公众的恐慌,也影响着国家的政治方针走向。

网络暴力。网络虚拟世界成为法律制裁与道德约束照射不到的灰色地带,网络制裁力度小,即使被封号,换个身份照样能够实施暴力。现实中的法律规制、道德约束对身处虚拟世界的网民效力有限,现实生活中被压抑的情感通常会在网络世界进行释放,因此较容易被挑动引起网络暴力攻击。现实生活中风度翩翩的绅士在网络世界中可能成为暴徒伤害另一个无辜的人。

网络不良信息传播。由于利益驱使,网络上时常流传着色情、暴力等影响人们心理健康的信息。网络不良信息的传播使得健康的网络环境被污染,网民被不良信息所感染而引发犯罪活动,这也是网络危机的一种体现。

三、大数据进行网络危机事件治理的路径选择

自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更加灵活,但是有些时候因其自身的特性让公共事件的发展变得更加复杂,给政府处理相关社会事件带来了困难。依托大数据平台进行相关数据分析能够为政府应对自媒体时代的网络危机事件带来帮助。

图1 大数据与危机事件管理示意图

大数据分析与网络危机事件识别。网络公共危机事件通常有以下几个特点: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影响作用大的同时也伴随着谣言的产生。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网络平台上舆论发展的焦点进行监控,并通过对关键词识别等技术手段的运用,自动对焦点事件进行记录分析,能快速产生分析报告帮助政府对网络舆论进行了解,一旦事件有发展成为危机事件的可能的情况下,政府就能在充分了解事件经过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快速的反应。

大数据分析与社会舆论导向。政府对网络危机事件的管理中,对社会舆论的把握尤其重要。当政府的舆论引导作用较弱的时候,民众对事件的了解在没有政府引导的情况下容易被误导,社会的认知可能会被错误地引导向与事件本身相悖的情况中。被误导的社会舆论容易对事件本身的处理造成干扰,同时还有可能产生出新的社会问题。对政府而言,大数据平台的发展,无疑能够加强对网络舆论的了解与引导能力,能够快速分析出误导舆论发展的因素根源,从而为政府进行正确舆论的引导提供了相当有力的工具手段。

大数据分析与谣言规避。通过对最近几个比较热门的公共危机事件的比较得知,网络危机事件的发展通常伴随着网络谣言的产生。谣言对公共危机事件的发展产生十分恶劣的影响。首先,谣言的传播损害了政府的形象,降低了政府在民众心中的公信力。其次,加深了社会民众的恐慌情绪,加剧了事件发展的严重程度。第三,对政府的决策产生影响,加大了政府解决危机事件的成本。同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网络危机事件进行识别一样,对于网络谣言也能在其传播的初期阶段进行识别,同时基于海量的数据信息分析,配合实际情况的调研结果,可以对谣言进行第一时间的破解规避,让社会民众知晓事件发展的真实情况。在智能化工业时代,大数据分析配合云计算平台以及互联网技术,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传递事件的真实信息,利用技术手段将谣言扼杀,为政府网络危机事件的管理提供了可行的发展道路。

大数据分析与网络公共危机预警分析系统。智能化工业发展时代,将先进技术手段和平台与政府网络危机管理相结合,打造一套完备的网络危机预警系统分析系统。基于大数据与云计算平台对网络中的有关公共危机的关键领域的数据流进行实时监控并智能识别,将识别结果依照性质进行分类,并从后台传输到系统操作界面,决策者随时可以对相关信息进行查阅和发布指令让系统进行分析。当某种突发事件产生时,系统将在第一时间收集所有的相关数据信息,帮助政府进行科学的决策。

四、结论

网络时代是一个释放个性的开放时代,民众的话语和诉求能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表达,从而缩短了政府与公众的距离。但利弊共存,网络同样也给不法分子提供了一个实施不法行为的平台。因此,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政府进行网络危机事件治理提供了契机,同时也要求政府顺应时势,适应互联网时代社会发展的特征,及时转变政府职能,改良政府机制,完善法律体系建设,变被动为主动,变补救为防范。

[1]陈潭,等.大数据时代的国家治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2]张勤,梁馨予.政府应对网络空间的舆论危机及其治理[J].中国行政管理,2011(3):46-49.

[3]刘淑华.大数据时代网络抗争治理——基于江苏启东事件的个案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5(7):121-125.

[4]金太军,张健荣.重大公共危机治理中的NGO参与及其演进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21-28.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10.16653/j.cnki.32-1034/f.2016.16.035

猜你喜欢
谣言危机时代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当谣言不攻自破之时
谣言
谣言大揭秘
“危机”中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