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推拿正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5例疗效观察

2016-09-14 08:00朱晓华朱力立章银萍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13期
关键词:风池穴正骨椎动脉

朱晓华朱力立章银萍

1.江苏省江阴市青阳医院,江苏 江阴 214401;2.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针刺配合推拿正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5例疗效观察

朱晓华1朱力立2章银萍1

1.江苏省江阴市青阳医院,江苏 江阴 214401;2.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推拿正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针灸治疗,在此基础上对治疗组实施推拿正骨辅助治疗,2个疗程以后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刺配合推拿正骨可显著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

针刺;推拿;正骨;椎动脉型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CSA)是因颈椎病导致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全而出现眩晕、复视伴有眼震等一系列症状,可伴有恶心、呕吐、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严重者可有体位性猝倒[1]。近年来颈椎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出现低龄化趋势,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笔者对CSA患者实施针灸配合推拿正骨治疗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0例 CS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45~69岁,平均年龄 (51.2±7.9)岁,病程1个月至6年,平均病程 (3.76±3.04)年;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18例,年龄44~68岁,平均年龄 (51.5±8.4)岁,病程4个月至 7年,平均病程 (3.51±2.79)年。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及2008年全国第三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提出的诊断标准[3]对患者作出诊断。①既往曾有“猝倒”症史,并伴有颈性眩晕;②旋颈试验阳性,颈部过伸或转动至某一方位时出现视物旋转、恶心、呕吐,脱离该方位时即恢复至正常状态;③在疾病发作时患者颈部活动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④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并伴有压痛;⑤多伴有头颅症状,如视力模糊、耳鸣及听力障碍等;⑥X光片显示节段性不稳定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 CSA的诊断标准;②此次发病未经其他药物治疗;③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符合上述3条者予以纳入。

1.4 排除标准 ①年龄 >70岁或年龄 <20岁;②耳源性、眼源性眩晕患者;③糖尿病、类风湿性脊柱炎、结核、高血压、肿瘤以及内脏严重病变者;④其他眩晕症状病因较为明确者;⑤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

1.5 方法

1.5.1 针灸方法 两组均实施针刺,患者取俯卧位或坐位,同时放松其肩颈部,主穴取百会穴、风池穴、风府穴、完骨穴,配穴可取后溪穴、大椎穴、悬钟穴以及合谷穴等,采用常规消毒措施对所选穴位进行消毒处理。选用0.35mm×40mm毫针,首先对百会穴进行针刺,针尖向后做 0.5~0.8寸平刺,向下颌或鼻尖方向风池穴直刺1~1.5寸,针刺风府穴时应缓慢刺入下颌方向 0.5寸,完骨穴直刺 0.5寸,后溪穴直刺1寸,大椎穴偏向脊柱方向刺入1寸,悬钟穴直刺1.5寸,合谷穴直刺1寸,选用捻转平补平泻手法对各穴位施以针刺,患者有酸胀感觉为佳,留针时长为30min,并且每10min对患者行针1次,1次/2d,每疗程为10次,共2个疗程。

1.5.2 推拿、正骨方法 治疗组在针刺基础上行推拿、正骨辅助治疗,具体方法为:先令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医师在患者后方站立,以双手中指、食指指腹对患者颈项部韧带和两侧肌肉进行拨揉和揉按,动作反复5~10min,使患者颈项部肌肉群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再在颈项部、肩关节等压痛点、结节或条索物部位,施以一指禅、滚法、揉法等松解手法,以放松局部痉挛的肌肉。对颈椎不稳、颈椎旋转侧弯或弧度改变等部位,施以 “短杠杆微调手法”[4]、拔伸、扳法等正骨手法,促使其回归为解剖结构。1次/2d,每疗程为10次,共2个疗程。

1.6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于治疗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临床症状包括眩晕、颈肩痛、头痛、恶心、呕吐、视物不清、耳鸣、肢麻等;体征包括旋颈试验、击顶试验、颈屈伸试验、椎动脉点压痛试验。疗效判定参考《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制定。①痊愈:患者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完全消失,肩颈部活动以及肌力均恢复正常水平;②显效:患者阳性体征和临床症状改善显著,头晕症状明显缓解,肩颈部活动有少许不适;③有效:患者阳性体征和临床症状有所改善;④无效:患者阳性体征和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 (%)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s)表示,采用 t检验;以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两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 率 为 91.11%,对照组 总 有 效率 为75.5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

3 讨论

CS属于中医 “眩晕”范畴,因筋骨失养无法上荣清窍,气血流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不通则痛,正如《灵枢·海论》载:“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因而此类病症治疗应从补益气血、通经活络、补阳升清入手。

本次研究中所选主穴为百会穴、风池穴、风府穴、完骨穴,配穴后溪穴、大椎穴、悬钟穴以及合谷穴。其中百会穴、风池穴、风府穴、完骨穴是 “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体现,也是分部主治规律的体现,上述穴位属于后头区及项区穴,可治疗神志病,能够通过对病变部位的直接干预,使清阳之气上升,增强脑部的血液循环。百会穴是督脉与足三阳经交会穴,内络于脑,针刺可益气升阳、鼓动气血;风府穴为督脉、阳维脉交会穴,主治风邪,《素问·骨空论》:“大风颈项痛,刺风府”,与 “治风要穴”风池穴合用,具有醒神清脑、熄风开窍的作用[5];完骨穴为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交会穴,用于治疗风热之邪循经上犯头面颈项之疾;后溪穴既是手太阳小肠经的输穴,又为八脉交会穴,通于督脉,主一身之阳气,阳气充足,经脉通畅,则血液自然上行[6];大椎穴是督脉与手、足三阳经之会,针刺可振奋阳气,温通督脉;悬钟穴为髓会,填精补髓;合谷穴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祛风通络,为循经远端选穴。在针刺基础上结合推拿、正骨之法,使颈椎关节的调整达到最大[7],松解粘连,调节及恢复颈部的动力平衡,缓冲椎间盘组织向周缘的压力,使椎动脉所受的刺激、压迫得以缓和,同时拔伸又使扭曲于横突孔间的椎动脉得以伸展,从而改善脑部的血液供应,缓解颈部的症状与体征[8]。经为期两个疗程的针对性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11%、75.5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因而对 CSA患者实施针刺配合推拿正骨治疗方案,与单纯针刺治疗相比临床疗效更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针刺配合推拿正骨结合治疗有利于提高CSA的疗效。当然,本试验还需要临床长期随访验证治疗组的疗效,为今后的诊疗方案积累丰富的经验。

[1]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M].北京:中国康复医学会,2010:1-13.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3]李增春,陈德玉,吴德升,等.第三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2008,46(23):1796-1799.

[4]张喜林,沈国权,房敏,等.“短杠杆微调手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03:34-35.

[5]易红兵,孟凡辉,刘薇薇,等.电项针配合 TDP中药渗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4):38-40.

[6]闫明,张贝贝,赵望森,等.局部和远道取穴相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5,31(5):37-39.

[7]朱清广,房敏,潘磊,等.推拿手法对颈椎病 “骨错缝”的治疗作用[J].中医杂志,2012,53(2):129-132.

[8]张仲博,房敏,蒋诗超,等.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生物力学机制研究进展 [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3):564-566.

Efficacy of 45 Case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Massage and Bone Setting o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

ZHU Xiaohua1ZHU Lili2ZHANG Yinping1
1.Jiangyin Qingyang Hospital,Jiangyin 214401,China;
2.Chinese Medicine College of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angshan 063000,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massage and bone setting o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Methods90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45 cases.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by acupuncture.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by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massage and bone setting.The efficacy was assessed after 2 courses.Results The efficacy in treatment group is bett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The efficacy on two groups had obviously different(P<0.05).Conclusion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massage and bone setting can improve the efficacy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

Acupuncture;Massage;Bone Setting;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

R245.31

A

1007-8517(2016)13-0069-02

2016.04.1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澄江针灸学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 (LP0110023)。

朱晓华 (1964-),男,主治中医师;研究方向:脊柱侧凸针灸治疗。E-mail:m13961652158@163.com

猜你喜欢
风池穴正骨椎动脉
对上颈椎后路手术并发椎动脉损伤防治策略的探讨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图说
中医针灸联合正骨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受风寒风池穴上贴蒜片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按风池穴缓解颈椎不适
超声诊断右侧椎动脉罕见变异1例
讲述正骨人的故事
风池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