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风采,薪火相传
——国医大师尚德俊教授学术成就简述

2016-09-19 05:39陈柏楠秦红松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脉管炎闭塞性治疗法

陈柏楠,秦红松,刘 明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病科,山东 济南 250014)



专家论坛

大师风采,薪火相传
——国医大师尚德俊教授学术成就简述

陈柏楠,秦红松,刘明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病科,山东 济南 250014)

国医大师;尚德俊

尚德俊教授是我国著名周围血管疾病专家,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55年毕业于山东医学院。1956年参加天津市全国第一批西医离职系统学习中医班,以优异成绩结束三年的学习,并被评为优秀学员(第一名),获卫生部金质奖章和奖状。1962年调到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1978年以来,相继任第五、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山东省卫生厅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山东分会常务理事及外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山东分会副主任委员等职。1978年被评为全国医学科研先进工作者,1988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003年被评为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2014年被授予国医大师荣誉称号。

从医60多年来,尚老坚持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致力于中西医结合防治周围血管疾病的医疗、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治学严谨,为人师表,淡泊名利,勤思精研,执着追求,著述颇丰,其理论建树和学术成就令人瞩目,为我国周围血管疾病防治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1 中西医结合防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领域的开拓者

20世纪60年代初,尚老最早倡导病证结合临床研究,提出了“镇痉通络活血法”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学术思想,率先应用虫类药物治疗周围血管疾病,并创制四虫丸、活血通脉片、通脉安、舒脉康等药物。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取得了临床治愈率46.4%、总有效率87.0%的显著疗效,同时,截肢率下降为9.5%[1]。

1971年尚老受原国家卫生部委托,组织并主持召开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经验交流会议,推广其研究成果。并主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防治手册》,对全国开展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治疗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荣获国家一级成果奖,尚老被授予全国医学科研先进工作者称号。在此基础上,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中医辨证论治规律、治则治法和有效方药进行了系统的总结研究,进一步规范了临床治疗的整体方案。

2 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学科的创立者

尚老根据我国传统医学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理论和血瘀证学说,从以病串证,到以证带病,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的方法。以中医中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为开端,发展到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周围血管疾病,总结周围血管疾病治疗原则、辨证论治规律,提出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整体疗法。1979年,撰著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周围血管疾病专著《周围血管疾病证治》;1980年,率先在全国主持召开了有全国主要学者参加的山东省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学术会议,结束了我国历经20年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单病研究的时代,对我国周围血管疾病事业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1990年出版《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全面阐述周围血管疾病血脉瘀阻的病机特性、诊断方法和血瘀症表现,创建周围血管疾病治疗八法,提出现代医学诊断与传统医学的辨证相结合——病证合参,既有整体观念、动态观念,又不忽视局部变化,实现了诊断的完整性和治疗的全面性[2]。1995年与我国多名学者合著出版的《中西医结合实用周围血管疾病学》,明确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整体疗法的重要性,创立了我国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学、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辨证论治原则和整体疗法,对我国周围血管疾病学科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2004年编著出版了近百万字的《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学》,是目前该学术领域的权威著作。

尚老根据周围血管疾病的临床特点,结合我国传统医学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理论和现代医学病理生理学观点,将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疗法有效结合,创建了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辨证论治整体疗法,成为我国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的独特疗法。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经验研究,先后被列为国家“十五”科技攻关和“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周围血管疾病诊疗强调了几个结合[3]: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就是既明确现代医学的诊断,又不忽视中国传统医学的辨证,以病为纲,病证合参,有利于认识疾病和研究病与证的变化规律、总结临床经验,提高疗效。②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即中国传统医学宏观整体辨证,与现代科学检查相结合,深入了解疾病的微观变化,进行微观辨证,使疾病的辨证更深入、更准确、更具体,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更能发挥辨证论治的优势和疗效。③内治疗法与外治疗法相结合是在辨证论治内服中药的同时,应用外治疗法。外治疗法是在辨证论治的原则下,针对不同疾病的具体病情,应用熏洗疗法、贴敷疗法、掺药疗法等。④临床辨证论治与药物静脉滴注相结合,可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降低血小板聚集性和纤维蛋白原含量,扩张血管,促进侧支循环建立,使病情迅速缓解,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和(或)后遗症。⑤活血化瘀法与莨菪药物疗法相结合,具有明显的扩张周围血管作用,可改善肢体血液循环和微循环,促进侧支循环建立,降低血液黏滞性,改变血液流变学性质,提高活血化瘀疗效。⑥临床辨证论治与手术治疗相结合,可取长补短,控制病情,巩固疗效,预防或减少复发,防治手术并发症,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3 中医外科血瘀症学的创建者

尚老在系统研究传统外科学的基础上,重视临床实践,突破传统中医外科疮疡范围,以现代外科疾病为纲,系统总结常见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经验,开拓外科学研究新领域,丰富外科理论,充实临床内容,使传统外科学更具特色。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促进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使传统外科学取得新的进展。尤其对血瘀症有独到认识,创立外科血瘀症学,总结外科血瘀症的独特理论、外科血瘀症疾病及其活血化瘀治疗的丰富经验,发展了中医外科学理论、传统“瘀血”理论和实践,并且丰富了现代外科学理论和临床内容。1993年编著出版的《外科血瘀症学》是我国第一部相关领域的专著,系统总结了外科血瘀症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和诊断依据,根据中医学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理解,提出瘀血成痈、瘀血肿胀、瘀血性溃疡或坏疽等外科血瘀症的病理学概念。结合临床实践,提出外科血瘀症的治疗经验:调和气血是治疗血瘀症的理论基础,消除瘀血是治疗血瘀症的基本原则,温通活血法是治疗血瘀症的主要原则,排除脓血是治疗血瘀症的重要原则。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外科血瘀症的原则:调理气血,重视辨证论治,注意瘀血的部位和程度,内治疗法与外治疗法相结合,重视中西医结合治疗。所创立的活血十法成为治疗外科血瘀症的主要原则,同时创用临床疗效显著的系列活血化瘀方药[4]。

尚老对传统医学外科外治疗法也进行了系统地整理和研究,总结外科外治疗法的剂型、种类及其应用方法,尤其对“围药”、“薄贴法”、“贴熁药”作了重点整理和研究[5]。在1992年出版的《外科外治疗法》专著中,将外科外治疗法最主要和常用的12种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结合现代外科理论和临床经验,深入研究各种外治疗法适应证和应用方法,详细论述了各种剂型功效特点、临床应用和各剂型有代表性的方药和主治[6]。熏洗疗法在外科外治疗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1964年出版的《熏洗疗法》专著中对其种类、应用方法、适应证、禁忌证等进行详细论述,在继承中医学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外科的理论和观点又有所发展和创新。

4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的创建者和主要领导者

1980年,尚老首先提出组建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学术组织的设想,并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案,积极参与创建全国周围血管疾病学会的工作,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的最早负责人之一,担任全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和主任委员16年,并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副主任等职,在学科领域有崇高威望。

1983年11月,召开全国首届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学术会议暨全国首届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标志着我国周围血管疾病治疗研究进入崭新时代,为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83—1988年,尚老组织全国周围血管病专家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闭塞性动脉硬化症、下肢静脉曲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血栓性浅静脉炎和雷诺综合征的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等,进行广泛和深入的论述,以笔谈形式分期发表在《山东医药》杂志上。1997年,尚老组织“周围血管疾病研究发展趋向与展望”的专题笔谈,发表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这期间,在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组织和推动下,全国的学术气氛空前活跃,学术队伍不断壮大,临床治疗和专业学术水平明显提高。

5 薪火相传,惠泽万家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病科是由尚老于20世纪60年代在国内率先成立的该领域特色专科,学科建设及发展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在他的领导下,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病科成为我国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研究的龙头单位,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山东省名中医专科和山东省中医优势专科,是全国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的研究中心和全国暨山东省周围血管疾病继续教育培训基地。现有专科病房两个病区,开放床位90张;东西两院区设有专科门诊和周围血管病检查室,并设有特殊治疗室、中药熏洗室、研究室、资料室,技术力量雄厚,有激光多普勒、彩色多普勒超声、周身血管功能检测仪、循序压力治疗仪、超声消融仪、激光治疗仪等现代化设备,为周围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了可靠保证。专科现有医师20人,90%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高级职称8人,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4名。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尚德俊名医研究室和名老中医工作室,于2005年成立,2009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评为全国首届先进名医工作室。2011年启动了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尚德俊教授传承工作室。工作室从600余份老中医原始病案中筛选出108份整理建档,其中典型医案35例。这些病例治疗经过相对完整,治疗特点突出,治疗效果满意,基本上可以反映尚老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临床诊疗特色和辨证思维特点。工作室请尚老讲授周围血管疾病的临证诊治经验,并对讲授内容进行了录像、录音,经整理后制成光盘;全面收集老中医手稿、发表的论文、著作,登记造册。在学习总结尚老学术经验的过程中,发表相关论文近20篇,出版论著5部,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山东软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1项。

尚老学贯中西,知识渊博,成就卓著,治学严谨而平易近人,鼓励后学且诲人不倦。他为周围血管疾病学科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和学术带头人,为中医外科学科和医院科室建设奠定了基础和学术地位,也为保证全国这一新兴学科的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真诚正直的为人处世态度,对学术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值得我们用一生来学习。

尚德俊教授生活照

[1]尚德俊.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10.

[2]尚德俊,秦红松.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6-8,38-40.

[3]尚德俊,陈柏楠,秦红松.尚德俊外科心得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8-63,126-127.

[4]尚德俊,秦红松.外科血瘀症学[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3:34-41,128-170.

[5]尚德俊.外科“围药”研究[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5,9(1):36-39.

[6]尚德俊.外科外治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22-64.

10.3969/j.issn.1672-0512.2016.05.001

陈柏楠(1956—),男,天津人,主任医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顾问,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学术研究分会常务理事,山东中医药学会理事,山东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中医药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临床和基础研究。

2016-03-05)

猜你喜欢
脉管炎闭塞性治疗法
钢琴疗法
——钢琴演奏的魔力
不同根管治疗法应用于牙髓炎治疗的临床疗效对照研究
好发于吸烟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间歇性跛行是怎么回事?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人的护理》理实一体化说课设计
乍暖还寒间,
前瞻性研究法和经验治疗法在改善妊娠贫血和分娩结果中的效果比较
赵坤教授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经验
中药治疗5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宠物治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