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质量控制管理在护理部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6-09-19 02:11滕立英杨海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护理部北京100144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23期
关键词:护理部危重病区

滕立英 杨海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护理部,北京 100144)

加强质量控制管理在护理部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滕立英 杨海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护理部,北京 100144)

目的 探讨护理部运用走动式管理模式在加强护理质量控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自2014年8月开始将走动式管理模式应用到护理部护理质量控制管理中,比较走动式管理模式实施前1年(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实施后1年(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护理质量控制效果。结果 走动式管理模式实施后,基础护理、护理文书、急救药品器械管理、危重护理、病区管理、消毒隔离、健康教育得分分别为(97.33±2.85)分、(98.04±1.35)分、(97.52±2.42)分、(98.05±1.23)分、(97.54±0.86)分、(99.04±0.21)分、(97.74 ±1.26)分,比实施前有显著提升(P<0.01)。结论 护理部通过实施走动式管理模式加强质量控制管理有效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质量控制管理;护理部;走动式管理模式;护理质量

持续加强质量控制管理是护理部的目标,也是提高护理质量及安全性的保障[1]。走动式管理模式最早由T.J.Peters提出,并得到管理学界的广泛认可,在实践中也取得了满意效果。该模式是指主管人员通过不定时到分管部门走动,以获取真实有效的员工信息,并及时指出员工工作中的不足,帮助解决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问题,进而促使员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我院护理部将走动式管理模式应用到护理质量控制管理中同样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6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男1例,女59例,年龄20~40岁,平均(30.35±3.96)岁,护理年限3~20年,平均(15.3±4.2)年,学历:中专8例(13.33%),大专40例(66.66%),本科12例(20%)。职称:护士16例,护师33例,主管护师11例。

1.2方法

1.2.1制订质量控制标准:根据我院要求及查阅文献制订出科学、合理的护理质量标准与相应考核标准,护理质量管理内容主要涉及到基础护理、护理文书、急救药品器械管理、危重护理、病区管理、消毒隔离、健康教育。

1.2.2具体实施:设立质量控制小组,小组成员包括护士长、门诊质控人员,形成护理部-护士长-门诊质控组长三级质控,各级分区域督查。各级管理人员于白天、夜间不定时查房、查岗,对每个病区每月不少于2次查房,参与各科室交接班。管理人员通过与护理人员一起参与护理,以了解护理人员详细的护理情况,一旦发现问题需及时对其进行现场指导,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以责任意识,注意现场指导过程中应语气和缓。如发现护理人员有严重违规行为的,及时进行通报,以杜绝此类行为再次发生。于月末对当月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并将结果反馈给各科室、病区。将走动巡视结果在周会上公示、通报,并将护理质量考核评分和护理人员的绩效挂钩,以保证走动式管理模式取得最大成效。

1.3观察指标:护理质量评分采取满分100分制,包括基础护理、护理文书、急救药品器械管理、危重护理、病区管理、消毒隔离、健康教育。

1.4统计分析:采取统计软件SPSS21.0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α=0.05,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走动式管理模式实施后,基础护理、护理文书、急救药品器械管理、危重护理、病区管理、消毒隔离、健康教育得分分别为(97.33± 2.85)分、(98.04±1.35)分、(97.52±2.42)分、(98.05±1.23)分、(97.54±0.86)分、(99.04±0.21)分、(97.74±1.26)分,均较实施前有显著提升(P<0.01)。见表1。

表1 走动式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3 讨 论

护理质量控制管理的核心在于提高护理质量,护理人员表现出的护理方法、态度以及护理效果等即为护理质量,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2]。可见,以患者为中心,加强护理质量控制,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3]。本研究将走动式管理模式应用到护理部护理质量控制管理中取得了满意效果。

走动式管理是一种看得见的管理模式,通过实施走动式管理可帮助护理人员审慎独立地完成护理工作[4]。通过质控组成员每日不定时、有重点的督查,可帮助护理人员规范护理行为,有效提高了各科室护理质量。通过管理人员的现场指导,可帮助护理人员增强护理质量意识[5],使护理人员能更主动地去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提高其对病情变化的预测能力。此外,走动式管理模式的实施可使管理人员、护理人员与患者这三者间加强联系与沟通,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本研究中,在实施走动式管理后,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护理文书、急救药品器械管理、危重护理、病区管理、消毒隔离、健康教育得分均比实施前有了显著提高,可见走动式护理模式有助于护理部加强质量控制管理,进而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护理部通过实施走动式管理模式加强质量控制管理有效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1] 梁雁芳,梁业梅,梁春萍,等.护理质控反馈系统的建立与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1):986-988.

[2] 蔡德芳,段红静,李长琼,等.护理部全垂直考核分配护理绩效的做法与成效[J].护理学报,2013,20(6A):14-16.

[3] 陈茂春,谭秀琼.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前移管理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20):152-155.

[4] 李玉美,熊国英.护理部实施走动式管理效果探讨[J].护理学杂志,2012,27(3):11-12.

[5] 梁新蕊,徐庆华,赵君花,等.专业小组质控模式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实践与成效[J].中国血液净化,2014,13(4):350-352.

R473

B

1671-8194(2016)23-0229-02

猜你喜欢
护理部危重病区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病区的应用现状分析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护理部管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
PDCA循环法在基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职业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性护理在老年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出院患者预后中的应用
闭环管理在儿科病区医院感染防控中作用研究
我国六护士荣获第四十六届南丁格尔奖章
床旁介入超声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147例危重新生儿转运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