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心”映得党旗红
—— 岳家村弘扬公心文化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2016-09-19 03:47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调研组
党员干部之友 2016年9期
关键词:岳家公心党总支

□ 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调研组



“公心”映得党旗红
—— 岳家村弘扬公心文化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 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调研组

莒县城阳街道岳家村有790户、2186人,党员56名。近年来,岳家村党总支坚持把“讲公心”作为建强村级班子、教育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抓手,形成了以“公心向党、公心为民、公心处事、公心律己”为主要内容的“公心文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岳家村党总支把弘扬“公心文化”与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弘扬公心文化、争做合格党员”活动,引导党员干部自我对照、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探索推动学习教育落实落地的有效途径,避免了学习教育上下一般粗,确保了学习教育实效。

一、坚持公心向党,永远听党的话跟党走。岳家村党总支认为,“公心文化”的核心内涵是一心向党、对党忠诚,这是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安身立命的根本。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始终把讲政治、有信念摆在首位,组织党员深入学习党章党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不断坚定公心向党的思想和行动自觉。一是开设“村官讲坛”。依托每周例会举办“村官讲坛”,党员干部轮流上台话公心、谈心得,结合学习教育讲党课,畅谈学习体会,畅议履职措施,营造讲公心、比奉献的浓厚氛围。二是开展党员群众“议事·学习日”活动。每月组织一次,推行“5+X”学习模式,“5”即开展学习教育、调度民意访查、财务公开会审、信访通报评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属于规定动作;“X”即根据村里当月重点工作确定的一项自选动作。通过抓实每月一次的学习议事,让学习讨论有主题、有内容、有载体、有实效,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公对公、将心比心,个人服从集体、局部服从大局的意识显著增强。县城东部新区沭河公园建设,岳家村1200亩河滩地被无偿征用,近900个坟头需搬迁,村党总支采取入户做工作、党员干部带头、成立党员帮工队等措施,仅用两个月完成清理搬迁,实现工作无震荡、“零上访”。三是建设公心文化学习教育阵地。为弘扬公心文化,岳家村建立了以公、廉、德、孝为主要内容的“公心阁”。学习教育中,以“公心阁”为依托进行公心文化教育、举办专题讲座、开展“公心书记”现身说法等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听党的话、跟党走。目前,“公心阁”已成为莒县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阵地。

二、坚持公心为民,时刻与群众心贴心。始终将做好群众工作作为推动工作的“法宝”,坚持一心为民,在为民多办实事好事中站稳群众立场、赢取群众信任。一是当好群众致富的带头人。坚持一手抓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一手抓群众创业致富,引导群众大力发展家庭副业和就近务工经营,形成了“家家有项目、户户有收入、人人有活干”的良好局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开展党员联户、富户帮穷户活动,用实际行动兑现“不让一户掉队”的承诺。村民李茂升是村里有名的困难户,村里指定一名党员与其结对帮扶,村建筑队以义务工的形式帮他建房,并安排他到村办企业上班。李茂升动情地说:“俺没有父母和兄弟姐妹,在岳家村,党员就是俺的亲人。”二是当好联系群众的知心人。建立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定期联系走访制度,每人每周至少走访5户群众,看大家伙儿有什么难处,有哪些问题需要帮助解决,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每月“议事·学习日”,对问题和建议进行讨论分析,作为村党总支、党员干部搞好对照查摆的重要内容,逐一抓好整改落实。三是当好服务群众的代理人。建立为民服务代理制度,村干部定期坐班,群众需要办理的事项,由村里党员干部代理帮办,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始终把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作为村党总支的奋斗目标,进行了两次旧村改造,村民由茅草屋搬进了大瓦房,从大瓦房住进了新楼房,家家户户实现了集中供水、供暖,看上数字电视,居住环境实现了硬化、绿化、亮化、美化。村里建立起了高标准老年公寓,对60岁以上老年人集中供养,既让村民充分享受集体发展成果,又解除了子女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安心创业。

三、坚持公心处事,始终“一碗水端平”。农村工作千难万难,讲公心就不难。在村级班子和党员引领下,“公风”劲吹,“公道”畅行,为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营造了浓厚的氛围。一是不让强势者得势。对个别胡搅蛮缠、蛮横无赖户,村党总支不搞迁就照顾和无原则退让。旧村改造时,一位村民因私自拉土盖屋被罚款500元,他依仗弟兄多、门户大,拖来拖去就是不交。村里在多次做工作无果的情况下,依据《村规民约》作出了在集体收益分配时加倍扣除罚款的决定,并在村民大会上点名批评,这个村民见村里党员干部不吃他那一套,主动交齐了罚款,还在村民会上做了检讨。二是不让弱势群体吃亏。岳家村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凡是困难户、病灾户、烈军属、单姓户等弱势群体,在住房、务工、上学、就医等各方面优先照顾。分配楼房时,村里不搞抓阄这种无原则行为,根据村民的实际情况和家庭情况酌情处理,无儿户等弱势群体优先挑选,党员干部最后挑选,年轻的上高层,年纪大的住低层。村民武传萍自豪地说:“外村人说分房抓阄公平,在俺们看来,俺村里啥时候都想着老百姓,不推卸责任,这才是真正的公平。”三是不让不正之风有可乘之机。村党总支把打压歪风、弘扬正气作为村干部践行“公心文化”的重要职责,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主持正义,不乱开口子。在楼房分配过程中,个别村民带着好酒好烟到村干部家里拜门子、求照顾,不管到哪个村干部家里,都遭到了严词拒绝,一圈下来什么也没送下,还在村民会上受到了点名批评。

四、坚持公心律己,努力争做合格党员。2001年以来,岳家村每年举办一届“公心节”活动,班子成员和党员述公心、表公心,与会人员议公心、问公心,全体人员评公心、亮公心,监督干部,教育群众,让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制度焕发出了生机活力,党员自律意识、对标意识显著增强,个个争先锋、做表率。一是面对困难冲锋在前。在村级重大活动或项目建设中,凡是要求群众干的,党员干部必须冲在最前边。居民楼建设期间,村党员干部一人负责一个甚至多个工地,从规划放线到竣工验收,起早贪黑,尽职尽责,拿着集体的任务比自己的事还上心。村党总支委员谷明兰50多岁了,身体不好,却一直坚守在工地,家事从来不管不问。时间长了,大家都摸出一个油水;不允许家属子女和亲朋好友打旗号赚便宜;不接受与村务有关的任何请吃送礼。这些年,村集体收入虽然不少,但村干部只拿街道上批给的工资,没有私下做买卖的;家属和子女在企业打工,没有一个在财务、采购等重要岗位的,全部在企业生产一线当工人。村党总支书记许传江说:“做合格党员,就要有吃苦、吃亏、吃气的精神,无官心、无傲心、无私心,做到了这些,才能无愧于党和人民。”

通过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弘扬践行“公心文化”,把合格党员的标尺立了起来,把做人做事的规律:工地上找不到谷明兰,准在医院里挂吊瓶。二是能受委屈不埋怨。旧村改造期间,村委会主任许传峰的父亲胃癌去外地动手术,他都没时间去伺候,哥哥生气地说:“路修不好你还不要咱爹了?”直到四天后路修好了,许传峰才连夜赶往医院,哥哥狠狠数落了他一顿,他没有丝毫怨言。三是甘于奉献不计得失。村党总支与班子成员“约法三章”:不借用公家的名义为个人捞底线划了出来,使党员干部学习有方向、服务有载体、整改有目标,真正做到了靠清白站稳脚跟,靠实干树立形象,靠真诚赢得群众依赖,激发了村庄活力,形成了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2015年,岳家村年总产值达4.26亿元,集体经济纯收入1650万元,人均纯收入1.6万元,荣获全国文明村称号,昔日的穷村、乱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先进村、模范村。

猜你喜欢
岳家公心党总支
“三暖”工作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忻州实验中学召开庆祝建党99周年党员大会
江西岳家拳发展研究
岳家拳
莫以私事废公心
“公心治理”释放善治效应
当代岳家拳技击价值发展的评析
王海平
从经济视角看公心
现代化网民要有“仁心”“学心”“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