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应急直播服务力

2016-09-20 19:11李曙光
新闻前哨 2016年8期
关键词:楚天抗洪连线

李曙光

6月30日,湖北迎来第四轮强降水,晚间22时,湖北省防办将防汛应急响应级别由四级提升至三级。

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湖北广播人自觉担当起引领导向、服务大局的责任使命。楚天交通广播充分发挥在特定环境下的信息传播优势,迅速投身到对湖北雨情汛情灾情的全面报道上来,在抗灾抢险过程中发挥出积极的宣传作用。

6月30日至7月10日,楚天交通广播连续11天启动湖北省应急广播模式,推出《2016迎战大暴雨特别直播》,11天直播总时长6600分钟,发布各类防汛救灾信息总计7200余条,无论是直播时间还是信息总量,均创下交通广播史上对同一事件直播时间最长的记录。

在湖北广播市场,收听率相应上升,7月份第一周的广播收听率超过7.0%,最高值达8.0%,广播收听人数的冲高水平达到今年最高值,充分说明广播在洪灾发生时收获了更高的收听率水平,较之平时发挥出更大的媒体传播价值。以7月3日-7月9日市场收听率为例,楚天交通广播省、市网市场份额分别为5.90%和14.68%,双双创出历史新高,较上周环比增幅为4.67%和4.12%,相比上半年分别增幅为11.30%和5.13%。这正是交通广播投入空前强大力量全方位播报防汛抗洪灾情所获得受众最大的市场肯定。

一、全天候信息打造“服务台”

在灾害报道中,首先是信息服务传播。从6月30日深夜开始,楚天交通广播调整原有节目安排,应急播报贯穿全天,现场连线有序穿插,渍水路况密集播报,编织点线面全覆盖的应急信息网,为听众提供全面、及时的应急信息服务。

7月4日,交通广播史无前例推出连续17小时《2016迎战大暴雨特别直播》,节目分为五大板块,早晚高峰重点反映武汉市防汛救灾、城区交通路况引导;上午、下午、晚间全面连线报道全省防汛救灾最新进展。整个直播时间长、跨度大、力度强,前方后方配合紧密,充分体现应急特色,形成全频率、全时段、全天候、全媒体的宣传格局。

7月6日,武汉遭遇强降水,半城交通几乎瘫痪,交通广播将全天日常节目取消,改为全天候应急节目,由交通广播应急指挥中心统一调度编排,在交通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全频率共出动应急记者、主持人共计70余人次,分布武汉市报道排渍救灾;从凌晨开始,路况直播间、导播间均实行应急双岗制,迅速编辑处理各类信息;交通广播除省市交管部门三个直播间的路况信息发布外,全天滚动播出全省防汛救灾最新信息、天气预警、地质灾害、交通路况等重要信息,并制作30多条公益宣传、辟谣警示宣传在两频率穿插播出,全天发布各类防汛救灾信息1162条。

从7月8日开始,楚天交通广播加大了社会各界、各级各部门转移安置群众、奋力抗灾救灾的工作宣传,加大了人民群众守望相助、生产自救的典型事例报道;同时对毁损的道路、桥梁、水利、电力、通信等设施的抢修恢复情况以及城市内涝如南湖周边等渍水路段的交通状况加大了报道和引导。

在防汛抗洪一线,楚天交通广播先后派出四个批次40余人次记者来到麻城、蕲春、红安、鄂州、咸宁、新洲、青山、黄陂、洪湖等地,哪里有灾情险情,哪里就有他们的发现和发声。7月1日深夜,应急广播记者王超、白刚赶赴武汉新洲举水河溃口处,投入连线和采访,一直饿到第二天下午3点才吃上了一口饭;7月3日凌晨,记者姜庆、李冉冒着暴雨奔赴鄂州梁子湖,两个女记者在大堤上奔走采访记录,全身被淋湿,午餐是村民递来的一个面包;7月4日,记者邓吉、文琦奔往内涝严重的赤壁市,文琦的三个脚趾被玻璃片划伤;7月5日深夜,武汉蔡甸万名群众紧急转移,记者王南、左仕杰连夜赶往现场,直到7月6日凌晨2点才结束连线;7月7日凌晨1点,记者杨东、陈翔和章涛、田鹏分别赶赴鄂州和洪湖;7月14日凌晨,记者姜庆、白刚又出现在梁子湖水域牛山湖破垸分洪的现场……

前线冲锋、后方保障,协同作战,相关编辑、主持人、导播调度协调各方信息安排连线播出,开设“城区路况”、“高速路况”、“防汛救灾知识”等各类专栏,制作并播出防范自然灾害、安全保护、应急自救等方面公益宣传,引导和教育群众做好防灾减灾和生产自救。

二、系列化典型弘扬“正能量”

作为湖北省应急广播,在滚动播发气象、汛情、安全等方面的新闻信息和提示警示的同时,一样需要讲好广播故事,展现广播力量。好故事在哪里?就在抗洪救灾一线。对于前线记者,交通广播不仅要求记者及时发布汛情灾情动态,更要求记录抗洪壮举,挖掘先进人物,为防汛抗洪提供强大正能量,激励全省广大干群齐心协力打赢防汛攻坚战。

6月30日以来的报道中,交通广播采取系列化广播专题的形式向受众展示了广大党员干部把抗洪抢险作为践行“两学一做”的主战场,湖北上下一心防汛抗洪的全景图:蔡甸消泗乡万人雨夜大转移,梁子湖的牛山湖清晨破垸分洪,消防战士刘晓朋凭借一根绳索在洪水中“飞渡”12次救出6名群众,驻鄂空降兵某部12名官兵用人墙堵住了汹涌的溃口,红安养猪户李志权舍弃自家猪场救出8名乡亲,省高警总队孙海滨在自家财产被泡、家人被困的情况下连日来奋战在抗洪一线,远在天山脚下的维族大哥吐尔逊·艾则孜不惜卖掉奶牛支持湖北救灾,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交纳10万元特殊党费支持家乡抗洪救灾等,在感人至深的表达中,挖掘抗洪一线抗洪官兵、党员先锋、平凡守护者的感人事迹,传递洪水中、抢险中、群众安置中那些令人难忘的人和事,展现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和风雨中的人间大爱。

在录音评论《千湖之省汇聚中国力量》中,节目直指:“铮铮誓言、朗朗承诺背后,定格了暴雨中无数个不眠不休的身影,是血肉之躯,更是铜墙铁壁;定格了汗水、泪水、血水,有坚守,也有放弃;定格了军民干群众志成城、抗洪救灾的赤子情怀、中国力量!”

三、大融合传播抢占“新高地”

广播如何在新时期的传播中占领市场?那就是要做新样态与新手段相结合的新型广播,重新梳理和完善广播形态的采编流程,培养全媒体的广播输出方式。

在《2016迎战大暴雨特别直播》中,借力广播新媒体,形成了多元化、立体式的传播体系。前线记者通过电话连线进行实时报道,共计343次之多。因为人员紧张,全省需要连线报道的受灾点较多,楚天交通广播积极与湖北广播电视台各电视频道、各市州兄弟电台的记者实现紧密合作、互联互通,进行电话连线实时报道,真正地实现了全媒体、全方位的大融合生动实践。而在7月15日7时30分至10时30分,楚天交通广播联合湖北广播电视台其他九套广播频率并机推出2016湖北广播防汛应急特别直播《众志成城 迎战暴雨》,长江云、腾讯新闻客户端同步推出音视频以及图文直播,腾讯新闻客户端音视频最多的时候有15万人同步收看音视频直播,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3个小时内的阅读量超过50万。

在楚天交通广播的日常节目里和新媒体平台,开设了“暴雨再度来袭,您那儿还好吗?抗灾救援中,有哪些让您感动的瞬间?”等互动话题,听众网友不仅可以参与留言、语音互动,还可以发布所在地区的雨情、灾情照片。留言区的评论无一不透露着对抗洪一线人员的感谢与祝福,有网友评论说,洪水带来的不只有灾难,还有对一些宝贵精神的升华,比如舍己救人,比如公而忘私。这些精神让一个国家更强大;网友“张其平”说:“风雨中,有电台伴我们前行!抗洪一线,有应急广播和我们坚守!在抗洪救灾一线,我们就是战士,在抗洪报道的现场,我们就是记者。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广播人点赞、加油!”

广播记者的全媒体转型,也在这次防汛抗洪直播实战中经历了一次提升。前方记者不仅要担负节目报道任务,还要负责拍摄短视频、照片供微信、微博新媒体应用。交通广播官方微信、微博第一时间推动各类动态信息,整理制作《2016迎战大暴雨特别直播》等专题页面进行推送,网络互动留言超过11600条;楚天交通广播早间新闻节目“927事事关心”微博的单条微博阅读量最高达到175万,微博中对抗洪战士和记者的原创微博点赞超过7000次;原创编发微信《暴雨灾情面前 不造谣 不传谣》,正确引导舆论,受到各方好评,同时积极通过融媒体平台为湖北省政务平台长江云供稿,共供各类信息300余条,多条信息被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广泛转发,整个新媒体平台阅读量突破2500万。<\\Y8\本地磁盘 (F)\2011-新闻前哨\2016-2\BBBB-.TIF>

(湖北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楚天抗洪连线
奋战在河南抗洪一线的夫妻档
本期主题:郑州抗洪
快乐连线
快乐连线
快乐连线
让短视频成为媒体深度融合的全新切入点——以楚天都市报为例
快乐连线
Share with us
抗洪中的共青团
乌兹别克斯坦客户二度牵手楚天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