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苓散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30例观察

2016-09-26 08:13常晓一王有鹏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8期
关键词:五苓散尿频神经性

常晓一,王有鹏,杨 曦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五苓散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30例观察

常晓一1,王有鹏2,杨 曦1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目的:观察五苓散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的临床疗效。方法:5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口服五苓散,对照组口服谷维素、654-2。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67%、对照组81.4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苓散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疗效显著。

小儿神经性尿频;五苓散;对照治疗观察

小儿神经性尿频又称为白天尿频综合征,儿童时期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其特点是醒时尿频、次数较多、尿量少而不痛,但入眠后尿频消失,无其他痛苦,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多见于寒冷地区、寒冷季节。王有鹏教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结合《伤寒论》理论,用五苓散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57例,均为2014年9月至2015年11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8岁,平均(5.53±1.65)岁;病程1周~1个月。对照组男15例,女12例;年龄2.5~8岁,平均(5.59±1.71)岁;病程1周~2个月。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儿科学》[1]。①多发生在婴幼儿时期。②醒时尿频,次数较多,甚者数分钟1次,点滴淋沥,但入眠消失,反复发作,无其他痛苦,精神、饮食均正常。③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尿培养均无阳性发现,B超或CT检查排除器质性排尿功能障碍、泌尿系感染、尿崩症、糖尿病、遗尿症、不稳定膀胱症等疾病。

纳入标准:①符合小儿神经性尿频的诊断标准。②年龄2~8岁。③患儿父母及其法定监护人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②合并其他严重疾病。③对中药及谷维素、654-2过敏。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654-2口服,0.1~0.2mg/(kg·d),谷维素10mg,每日3次。

治疗组给予五苓散,桂枝6g,猪苓10g,茯苓10g,泽泻10g,炒白术10g,土茯苓15g,通草3g,竹叶10g,覆盆子10g,菟丝子10g,芡实10g,益智仁10g,灯心草3g,甘草3g。由江苏江阴天江制药有限公司制备,批准文号国药监制[2001]325号。用200mL左右80℃温开水冲服,2~3岁每剂分5份,3~5岁每剂分4份,5~8岁每剂分3份,每次1份,日3次口服。14剂。

嘱患儿家长及老师禁止责骂患儿,缓解其心理压力,指导患儿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两组均7天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3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治愈:症状消失,小便次数恢复到病前状态。好转:小便次数减少,间隔时间延长。无效:症状无改善。

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服药期间对照组出现2例轻微口干症状,余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

5 讨 论

小儿神经性尿频属中医“淋证”范畴。病机为膀胱气化不利,治疗当温阳化气行水。五苓散首载于《伤寒论》,为治疗太阳表邪未解,内传太阳之腑,膀胱气化不利,太阳经腑同病之蓄水证。膀胱的气化功能主要取决于膀胱经阳气的盛衰。相比与肾阳对膀胱气化功能的影响而言,仲景更重视膀胱经阳气对水液的温通气化作用。膀胱是贮尿和排尿的器官,膀胱内津液气化而出的动力是膀胱之阳气,故用五苓散温通阳气、化气行水意在启动膀胱之阳气而恢复气化。膀胱气化功能正常则膀胱开阖有度,尿频自止。五苓散方中桂枝,辛温,入膀胱经、心经、肺经,为通阳化气之品。茯苓、猪苓、泽泻利水渗湿。白术健脾燥湿,促进运化,膀胱无蓄水,则无尿频之患。佐以益智仁可温肾健脾,恢复正常之气化,使水津布散有常。加覆盆子、菟丝子、芡实增强补肾缩尿之功。考虑发病特点多与情志有关,而情志变动首先伤心,故加竹叶、通草、灯心草清心利尿。诸药合用,旨在恢复膀胱化气行水之功。研究认为,五苓散应是一种生物反应修筛剂,对水液代谢有双向调节作用,能使机体的水液代谢趋于协调平衡[3]。

五苓散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较少。

[1] 汪受传,虞坚尔.中医儿科学[M].3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206.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3] 朱海峰,朱同宣,朱冬霞.五苓散的双向调节作用[J].时珍国医国药,1998,9(6):542.

R272.6

B

1004-2814(2016)08-0763-02

2016-03-09

王有鹏

猜你喜欢
五苓散尿频神经性
基于数据挖掘丹葛五苓散治疗CHF作用机制及实验验证
国医大师唐祖宣应用五苓散经验
彭顺林对神经性耳鸣耳聋的治疗经验
针灸联合茵陈五苓散加减治疗男性湿热上蒸型脂溢性脱发的效果分析
尿频都是前列腺炎引起的吗
膀胱的谎言——尿频、尿急、尿失禁
五苓散治盗汗
孕期尿频怎么破
聚焦超声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效果观察
探究神经性关节病利用X线诊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