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职业发展角度谈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

2016-09-26 18:12岳婧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0期
关键词:职业发展高职英语教学方法

岳婧

【摘要】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从各专业的职业发展角度看,英语表达和交际能力并不是最主要的,而熟知专业英语词汇和语句的意义却成了当务之急。由于高职学校特点及现有教学模式的制约,学生英语能力相对不足,急需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识别能力。

【关键词】职业发展 高职英语 教学方法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 2015年教学质量工程之教学研究项目:以服务于药学类专业学生职业发展的高职应用英语课程综合改革与实践。编号:2015jyxm534。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0-0015-02

一、突出情感化教育,形成良性互动,增强高职生的自信心

高职学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及叛逆倾向,更渴望情感上的认同和理解。英语课堂除了学习语言知识外,还能培养责任心,学会交际技巧,具备自我评价能力,使他们更加自信,更加了解自己。所以,忽略了情感教育的课堂,无法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信心不足,消极的焦虑都会阻止语言信息的输入,影响语言的习得,阻碍学生的职业发展。Brown的研究成果表明,情感教育在第二语言学习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消极的情感妨碍语言学习,而积极的情感促进语言学习。从情感上赢得学生的支持与配合,不仅有助于了解学生的思想和需求,而且有助于师生间良好的关系。学生只有在情感上接受老师,才可能从行动上主动配合,增强他们学习的意愿。

如何关注教育对象的情感或心理状态成为文化课堂的必然思考。首先,鼓励学生倾诉自己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焦虑感,让他们了解每个外语学习者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焦虑感,坦然接受外语学习焦虑的事实。并且经常组织一些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第二课堂活动,降低英语课堂的焦虑;其次,减少学生个体间的过度竞争,推行合作性学习。高职生在过去的学业竞争中已经被烙上“不成功者”的印记,如果仍用竞争的手段激发其斗志,结果可能适得其反。教师需尽可能地推行“合作性学习”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提高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最后,利用语言的工具性特征,促使其内在动机转化。大多数的高职生认为,没有英语等级证书,很难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说明工具性动机在英语学习中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也过多地烙上了功利的色彩,教师应从多方面、多角度向学生展示学好英语的诸多好处,尽可能地创设真实的外语环境,使学生不断体验和感受英语学习所带来的乐趣,让英语学习融合到其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做到有效结合。

二、启用个性化教育,尊重个体差异,推动职业发展

美国当代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多元的,对每个人而言,作用方式是独特的,这种独特性就是“个性发展”。如果给予适当的鼓励,提供丰富的环境与指导,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能力将所有的智能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如果课堂能以最大程度考虑学生个人的强项,那么教育就会产生最大的功效。个性化教育的核心思想首先就承认不同的人之间其才能不是相同的而是有差异的和多种多样的,而教育结果的差异性不是由于教育对象的智商高低所决定的,更重要的是在于教师对教学对象的引导与启发,并且这种引导与启发往往带有明确的目的性。

在芬兰,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他们职业教育主要采用个性化课表、选修制,学分制,走班制等方式实践个性化教育模式促进其职业发展。学校根据学生选课设置课程,学校根据课程需求聘请教师,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选课要求。学校学生课表个性化,人手一张。教师固定,学生走班,除了每天早上15 分钟与导师见面,学生始终是在流动,每个学生都是按照自己的学习兴趣,生动活泼地学习。在班级人数设定上,一般不超过25 人,语言类课程严格控制在18 人以下,还可以根据需要按程度编班,分成好班和普通班,程度特别低的学生10 人编成小班,对残疾学生则实施个别教育。针对我国高职英语教育的情况,各专业的最后一学年在专业英语学习上可以采取类似西方国家的形式,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根据高职学生自身的认知规律、个性特点以及入学水平的参差不齐,个性化课堂是现代高职英语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由于学生相互之间的学习兴趣、潜能、发展进度、学习方式等都有重大差异,所以倡导实行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分层教学的教学原则。高职学生的英语入学成绩参差不齐,分层教学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尊重学生间的差异性,确立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地位,可增加课堂教学的柔性和灵活性,采用“对症下药”的教学方法,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个性化课堂要求我们在确切了解学生特长和爱好的基础上开设相应的课程,尽可能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满足不同的需求。同一堂课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按基本能力、研究能力、发展能力进行教学。基本能力面向全体教学对象,强调操作能力或实践能力;研究能力面向大部分教学对象,强调对实例进行有效地分析与研究;发展能力则坚持“讨论式”的授课方法,强调师生、生生间的双向沟通与交流,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实现技能与学生发展的双赢目标,促进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三、渗透多元文化教育,培养国际视野,拓展职业眼光

中西文化的交融加剧了中国的文化多元格局,更凸显了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多元文化教育是以教育中存在多元文化为出发点,依据受教育者不同的文化背景,帮助其形成对待自身文化及多元文化的能力。多元文化渗透的课堂不仅仅是强调知识的掌握,更是对课堂文化的诠释,是一种对话和交流的过程。就多元文化的根源来讲,源于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将学生个体融入学生群体就在课堂中表现出了形形色色的文化,课堂理应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宽广的发展空间。多元文化教育强调四个方面:教学内容的包容性、知识的建构过程、平等的教学,以及社会机构的认可。这四个方面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氛围、以及学校和社会环境等方面,阐明整个教学过程应关注学生的不同文化背景,以学生原有的知识作为教学的基础,让学科概念、原则和原理融入文化,帮助学生理解学科隐性文化观对知识建构的影响。比如,在教学实践中,把不同的学习风格看成一种优势,利用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把因文化差异发生的冲突转化为促进学生相互学习的良机,鼓励生生、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建构一个欣赏文化差异、合作的学习共同体。

但是长期以来,高职院校过于强调理论与技能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各类社会文化、企业文化的渗透,使得课堂本身所特有的文化魅力未能从不同纬度被发掘。课堂教学既需要传递显性知识,挖掘隐含在教材和教学过程中的文化也很必要,能从不同纬度感染诱发学生的求知欲。高职生对英语学习的内在兴趣普遍不高,一方面,与学生缺乏外语环境的接触机会有关,另一方面,与教育培养目标的导向也有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积淀着该语言千百年的历史文化。学生在语言学习的同时,领悟语言文化的内涵,接受语言文化的熏陶,并潜移默化地内化为一种文化追求。一直以来,我国英语教学侧重于教考试内容,很难兼顾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很少涉及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学生对西方文化习俗了解甚少, 形成了交流障碍。所以教师在讲授语言知识点的同时, 向学生展示语言文化的魅力是十分必要的,迎合学生对于未知世界探索的心理,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比如,你可以给学生提供语音纯正的语言输入,包括名人演讲,VOA、BBC 新闻,欣赏优美动听的英文歌曲,原汁原味的原版电影,使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体会到语言学习的魅力和无穷的美感。你也可以时常向学生介绍些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通过俗语、习语、俚语等的学习来了解英语国家的传统习俗,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外,你在让学生阅读文章同时,进行一些辅助性的课外阅读。比如一些经典的短篇小说、剧本等,通过生动丰富的材料了解外国文化。还可以通过创造类似的模拟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摆脱母语的干扰,拓展自己的职业发展眼界。

总之,就造成学生职业发展问题的原因而言,内部因素主要源于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学生从一踏进校园开始就面临着繁重的学习任务,根本无暇发展个性只能疲于应付共性的培养,可以说现行的教育体制类似于工厂的生产流水线,每个学生作为一个产品被毫无差异地放在这一生产流水线上进行加工。显然,这种“生产”模式所造就的学生非常机械的。所以,在高职英语教育中必须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构建有效的课堂文化,从而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

参考文献:

[1][美]雷蒙德.健康课堂管理:激发,交流和纪律[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2][日]佐藤学著.李季湄译.静悄悄的革命[M].长春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职业发展高职英语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高职英语多元化综合评价模式的效度与信度
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创业就业中的思想引导策略研究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