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2016-09-26 14:02肖洁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0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信息化大学生

【摘要】我国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模式,本文以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自主学习问题的研究意义为基础,具体分析了目前影响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因素,重点探讨了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之下,保障大学生网络化自主学习的对策。

【关键词】信息化 大学生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0-0054-01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信息化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要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 [1]这句话充分说明了信息化建设对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极端重要性。通过对于各种文献的调查发现,目前信息化背景下的自主学习的相关研究是比较匮乏的。因此,本文基于各高校大学生信息化自主学习的调查以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为提高信息化的自主学习效果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大学生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自主学习的相关问题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但主要还是围绕学生、教师而产生的。以此同时,由于大学生主要的生活环境在校园内,那么学校的网络环境及网络平台的搭建同样对于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这里,我们将对大学生基于信息化网络背景下自主学习所产生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1.大学生作为自主学习的主体,是在没有教师监督的情况之下基于网络平台进行自发式的学习,这就要求学习者门在网络平台上学习的过程当中要有足够的自觉性、控制性以及良好的自我监管能力,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网络自主学习当中。通过对安徽省某高校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高达62.9%的大学生每月只使用2-3次学校高价建设的网络教学平台。[2]可见,学习者对于信息化平台的使用率并不高。并且,由于信息化教学平台在使用的过程当中,随意性很强,学习环境宽松,时间选择范围广,导致学习者在学习过程当中就需要更多的对自我的控制力和规范力。

2.大学生基于信息化的自主学习的最终成果,与教师的指导是密不可分的。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当中,不仅属于促进者和帮助者,还处于主导地位。但是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很多教师仅仅把网络教学平台作为降低工作压力一种工具,很多教师仅仅把其作为由课本转化为PPT的工具,所使用的动画、视频等学习资源很少,这些根本无法引起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更无法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

3.网络教学平台作为一种学习工具,在国内外各高校都受到了广泛的重视,现今国内各种网络教学平台多种多样,质量参差不齐,这就需要高校能够发挥其能动性,选择出适合本校学习者,适合本校具体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适合本校学习者的教学平台。

二、大学生基于信息化自主学习所产生问题的对策

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中,大学生拥有丰富的学习资源,为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道路。但是却存在着各种各样妨碍学习者学习的各种因素,针对这样或者那样的挫折或阻碍,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基于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效果。

1.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大学生作为自主学习的主体,必须培养优良的自主学习习惯,特别是在拥有大量自由和自主性的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式上,必须要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明确正确的学习目标、选取合理的学习资源、运用合理的学习策略。

2.提高大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监控的能力。自我评价是学习者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自身学习行为某些方面进行评判的过程。自我监控是指个体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调整自己的动机与行动,以达到所预定的模式或目标的自我实践过程[3]。学习者的自我评价和自我监控能力对于学习者的自主学习的帮助是显而易见的。在学习过程当中,需要掌控和把握自己的学习目标,为达到学习目的而调整自己的行为,同时将所学的知识进行阶段性的成果检测,可以帮助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了解其不足和缺陷,并在下一学习当中着重了解或对于自己所学习内容的不足之处进行复习,让学习更省力。在信息化的网络背景下就更加需要学习者提高自我评价和自我监控能力,同时也可以运用网络中的比如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麦库、行客记事等软件来记录学习中的一些问题[4],定期提醒自己复习预习等来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控,让自主学习变得更加简单,更加合理化。

3.提高教师对网络教学的使用率。首先,大学的第一职能是人才培养,而人才培养最直接和有效的方式就是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那么从学校宏观层面而言,务必要重视教育教学,重视信息化的教育工作,促进和推进网络教学建设,从硬件上和软件上两手抓,为培养出高质量的教师教学人才和创新性的学生人才而努力。

其次,教师要自觉的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面对全球教育资源共享的网络化形式,大学教师应当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学术知识,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经常性的进行教学反思,提升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还应该运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来提升教学素养,如使用博客、微博等方式增强与同行的广泛交流,进行慕课、精品课程建设等来提高自己的网络教学能力,最终形成现代化、信息化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彭蕾,张瑞良.贵州大学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3):141-143.

[2]胡卫星.网络课程学习支持系统研究的问题分析与启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1):25-27.

[3]马晶晶.研究生网络自主学习行为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9.

[4]艾述华.“教学学术”视域下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新解读[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2,(5):93-96.

作者简介:

肖洁(1991-),女,硕士,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药经济管理学院助教。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信息化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