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法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运用

2016-09-26 15:22李洪秀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0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李洪秀

【摘要】任务驱动法是教学方法的一种,也是教学模式的一种,本文介绍了任务驱动的概念和优点,然后详细分析了任务驱动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关键词】任务驱动 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0-0139-02

引言

任务驱动法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理论,是建构主主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它主张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完成任务解决问题为主,主张课堂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对单向的传统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理念的革新。它是一种教学方法,也体现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法和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再是单一的呈现和灌输知识,而是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创设情景,并把要教学的内容精心设计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去探索,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分析问题、自主探索、合作探究、完成既定任务、解决问题的过程,建构知识体系、培养技能和形成能力,收获情感体验,从而达成教学目标。将任务驱动法应用于乡镇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能让学生真正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可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培养学生之间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任务驱动法的概念和优点

任务驱动法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理论,是建构主义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传统的教学注重老师的“教”,注重教师对知识的分析讲解和呈现,学生被动接收知识信息。任务驱动教学法注重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革新了教师的教。教师在研究了课程标准、教材、学生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劳动,创设生动的情景,将教学任务整合在一个或者几个有代表性的任务中,达到教学目的,即将完成任务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引导学生在不断完成任务,不断得到“胜利”喜悦收获和激励的动机驱动下,通过对任务主动、积极进行分析,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分析问题、自主探索、合作探究、完成既定任务、解决问题的过程,建构知识体系和形成能力,收获情感体验,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任务驱动法以完成任务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完全符合探究式教学特点,在任务的驱使下,学生兴趣激发出来,学习动机能得到有效的持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任务驱动教学法非常适合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的层次性和操作性特点,按照由外到内、由浅入深、逐层深入、实践操作的学习途径和过程,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任务驱动法的基本特征是:教师、任务、学生三者的高度统一,即以任务为桥梁,连接教师教和学生学,把教学内容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任务驱动法具有如下诸多的优点:

(一)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任务驱动法教学中学生是完成任务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起主导作用,教师根据各个知识的特点设计它的外包装,即创设情景,精心设计各个小任务,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主动投入到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随着一个个任务的完成,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满足感,增强学习的信心,并最终完成相关知识的建构,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培养和增强。

(二)利于学生轻松掌握学科知识。

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进行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是围绕如何完成具体的任务来进行的。教学任务各个阶梯设计得越好,越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思路就会越清晰,学生学习目的也就越明确,学生对任务重点、难点的掌握和突破将更快更扎实。而且教师在指导和评价时更容易把握,整个教学过程都会显得条理清楚、轻松自在。

(三)利于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任务驱动教学课堂中,重点不仅是教的结果,更在于学的过程,既提倡个性发展,更注重在师生、生生的参与和相互间的交流互动。任务驱动通过“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能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他人的意见,学会客观评判他人的观点和做法、接他人的优点和合理建议,能够获得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修正和反思自己。在同学的协作中,学生能够体会到团队的力量,团队合作的优越性和重要性。“任务驱动法”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交流互动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协作意识和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四)利于个性化教学,分层次教学,落实因材施教。

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特别是对信息技术学科有兴趣的同学,允许他们在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后,在课堂内外自主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拓展和摸索。例如,制作网页的时候,可以用 Front Page,也可以用 Word,处理图片时,可以用图片编辑器,也可以 Photo Shop,还可以使用Cool 3D等软件进行处理,由学生的个人喜好和习惯决定,这样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而学生的学习也具有自主性和选择性。这样,有利于实现个性化教学、分层次教学,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五)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教师主要是起引导启发作用,设计、布置任务指明方向,不为学生自己的“做”设框架。在网页制作课程教学中,如果教师不限定网页的形式和框架内容,仅规定任务完成后所要达到的目标,这样学生就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创作,设计出独特的作品来。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能够举一反三、灵活变化、自由发挥,真正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促进其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任务驱动法在初中信息技术科教学中的应用

(一)任务驱动法的教学设计

任务驱动法的教学设计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

1.对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的分析

对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各年级及各册教学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教学目标分析,以确定该教学单元学习与掌握的知识“主题”和与之相应的“任务”。由于主题包含在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所需要的教学内容之中,通过对课程标准分析得出总目标与子目标的形成关系图,确定当前所学的知识主题的深浅度,据此指导具体任务的设计。

2.对学生特征的分析

教学设计是为了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设计必须以学生为出发点、归宿和核心。不同学段的学生知识贮备不同,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分析学生的特征是了解学生的知识经验和心理特点的重要工作,是为更有效更顺利地达成教学目标做准备的工作。

3.设计任务

根据对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特征的分析,以任务的形式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任务有大有小,有总有分,要体现层级性,可操作性、和目标性。

4.情境创设

创设与当前学习内容相关、尽可能真实的情境。生动丰富的情景能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联想,易于让学生提起长时记忆的有关内容,利于学生对知识意义的建构。在教学《文件与文件夹》这一单元中,笔者是这样来创设情景的,先展示了一些美丽泸州的风景画,在学生们的欢呼赞叹声中,在学生意犹未尽的时候,要求学生通过在互联网下载收集整理泸州的风景图片来宣传自己的家乡的实际情景,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起来。

5.信息资源设计

信息资源的设计是指根据学习主题知识的需要和每种资源在学习该主题知识中所能起到的作用,确定本学习主题所需信息资源的种类。在教学《文件与文件夹》中所需的信息资源确定为有关泸州的风景图片文件(也可以是诗词、歌曲等形式的文件),通过收过收集并整理这些图片文件来达到本课的教学目的。

6.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制定是构成教学设计过程的中心环节。在考虑使用教学策略的时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教师可以从自身文化和教学实践出发总结出有效的教学策略,想方设法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只要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能有效地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我们都认为这些策略是有效的。在进行教学策略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处理好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辨证关系。

7.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效果评价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评价有诊断、激励、调节与控制等作用。一堂课下来,学生可以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评价,教师也可以通过检查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还可以对学生们的作品进行评比奖励。学习效果评价要注意全面性,既评价结果,也评价过程,积极的要及时表扬,不足的要提示并帮助纠正。如果学生有电子作品,对电子作品的评价不能忽视,在一定程度上,它能激起学生的成就感、自信心,培养责任意识、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与学习。

(二)任务驱动法的任务设计

1.任务及其类型

(1)任务的概念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任务”是核心,也是问题提出的集中表现,是所有学生学习知识、养成技能、获取心智的载体,是教学设计的根本脉络和关键。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所称之“任务”,简而言之就是指使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2)任务的类型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是任务的设计,这是关系到整个教学成败的关键,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包括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延展。特别是整个课堂教学要以“任务”为主线,紧紧围绕任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充分展开互动。教学良好与否以任务完成度为标志,而任务的合理分类和科学排序必有助于教师任务的设计。因此教师设计任务时,要从两方面入手,既要考虑整个班级的综合水平,又要兼顾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以及他们的团队意志、竞争意识和互动能力,还得考虑各知识点的特点、衔接程度、难易程度和展开的序次。因此笔者认为任务可分为封闭型任务和开放型任务两种类型。

①封闭型任务

封闭型任务主要是学生没有学过的一些新知、新能、新技,要求每位学生必须掌握。但又不是与学生完全隔离陌生的,它与学生早有的“旧知旧能”有着内在的联系,学生通运用旧知、旧能找到通往新知、新能、新技的桥梁。它是所有学生都应自主、独立、完全完成的任务。

②开放型任务

开放型任务相对于封闭任务来说,有较高的复杂程度,以一人之力,很难完成的,它需要学生和团体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运用综合知识才能解决的问题。开放型任务本身就是一个综合体,一般需要通过小组共同探讨协同完成。

(二)任务的设计原则

1.目标性原则

任何教学都要有目标性,任务设计也必须紧紧围绕总的教学目标,为教学目标服务,教学目标有层级性,任务设计也要体现层级性。一步步完成任务的过程,也就是一步步实现目标的过程。当然这里的目标也是三维的,既有知识目标、也有能力和方法目标,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2.趣味性原则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设计的任务只有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和自觉力,这才会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在趣味中不自知的完成任务,形成技能。

3.可行性原则

设计的任务必须要有可行性,要根据不同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做相应的调整,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经过自主和协作能够完成。

4.整合性原则

设计的任务要结合其他学科的学习机制和知识、校本资源甚至学生的家庭、社会经验和知识,在教学中将以上内容有机地进行整合,联系学习、生活实际来设计任务,以形成一个大课堂、大容量、大知识。

5.开放性原则

设计的任务要注意给学生留空白区,即给学生留下充分自主拓展和发展的空间,并使学生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思维得到发展。

三、结语

任务驱动法是体现崭新教学理念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它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自学、创新的空间,更重要的是为师生交流、互动提供了空间,教学由传统单一的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转变为引路人与开拓者的关系,是真正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运用“分层教学”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