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多种情境唤醒学生的阅读兴趣

2016-09-26 15:46张永争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0期
关键词:竞争创设情境

张永争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0-0167-01

所谓“创设情境”,就是教师运用描绘或其他形象化手段,把某种情形、状态或景象表现出来,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创新思维。学习是一种积极思维活动,而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入门的向导。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材料。”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保持对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根本秘诀。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并保持学生对语文阅读的浓厚兴趣?这就需要通过课内外长期的,有意识的创设多种情境唤醒学生的阅读兴趣,具体在课堂上,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沟通情境,唤醒学生的阅读兴趣

平等、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自由、宽松、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并促其主动学习的基础,也是实现主体性参与教学的前提。在教育教学中,努力创造自由、宽松、民主、平等、和谐、信任、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释放,学生才能愉快的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发扬教学民主,如提倡“七嘴八舌”和“流水发言”。充分信任学生,给学生提供发表不同见解的机会,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引导、鼓励和督促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对学困生和潜能生更要关注,多与他们沟通,不挖苦、不歧视,用真情关心、爱护他们,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的爱,减少他们因学业成绩不理想而造成精神上的沉重压力,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促其建立自信,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积极主动的参与语文学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创设竞争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适当开展一些合理的学习竞赛活动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教学中,针对学生情况和所学知识内容,可适当创设竞争情境,引入竞争教学模式,以激发学习兴趣。例如,结合教材内容,充分利用课前两分钟,引导学生搞一些小竞赛,如朗读、朗诵、演讲、讲故事、猜谜语、背记格言警句、听写字词、背诵古诗文、默写课文成语、写作文片段、介绍名胜古迹等等,同桌之间比、小组之间比、男女生之间比、班级之间比,把竞争带入语文课堂,利用学生自尊心、自我表现欲、荣誉感强,好胜不服输的心理年龄特点,在教师的引导调动下便可为课堂教学创设一种适合学生的竞争气氛,有效防止学生疲劳和产生厌烦情绪,积极的参与到竞争学习中。对于个别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适当的进行奖励,比如小红旗,小红花,小星星等等,最后可以以个数多少,给学生予以小物质奖励,利用竞争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三、创设操作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教学当中,作为语文教师,应尽可能地创设各种动手操作的情境,尽可能让学生的手、眼、脑、口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知识的内化过程,既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满足学生作为个体的人的需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去努力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通过一系列既动手又动脑的活动,学生既学会了新知,培养了动手能力,丰富了想象力,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充分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积累,有利于表达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会,加深他们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感受,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思维活动由问题的产生开始,问题是学习的起点,问题是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因此在课前,教师应根据内容结构和人的思维规律提出有启发性的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并把巧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答案。好的问题犹如“一石”,能激起学生思维的“千层浪”。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了,就会积极主动地自主阅读,积极探究疑难,在阅读中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五、创设成功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心理学研究认为:正确而充分的激励能使一个人自身的潜力发挥达80%至90%,而缺乏激励则只能发挥其潜力的20%至30% 。心理学家还指出:人最本质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肯定。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因此可见,学生在学习中重要的心理特征就是希望老师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得到激励与肯定。有鉴于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肯定并进行表扬,多给学生一些成功的体验。正如爱默生所言:“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只有学生建立了自信,才能更进一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六、营造活动情境,加强实践性教学,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阅读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要学好语文,提高语文能力,获得较高的语文素养,就应该加强阅读体验。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就应尽可能地营造活动育人的情境,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尽可能创设学生动口、动眼、动脑、动手的实践性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参与意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以“发展学生为本”的教育目的。

总之,“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始终坚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激发学生对语文的求知欲,以产生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力,提高教学效果;才能把学生从被动接受中解脱出来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构学生的主体地位。

猜你喜欢
竞争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