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和谐的思想政治课堂

2016-09-26 12:10朱祖勇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0期
关键词:教学艺术思想政治课

朱祖勇

【摘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要求广大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和谐的环境,去构建一种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特征,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为目标的和谐、发展的课堂教学氛围,用民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体验,主动参与,主动探求。和谐课堂体现着一种规律,即教育教学和人之成长的规律;体现着一种价值观念,它是师生共同追求和信守的价值标准。本文以和谐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分析论述了当前思想政治教学中构建和谐课堂的依据及策略。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教学艺术 教学要素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0-0196-02

和谐社会的构建体现了时代的心声,落实到教育事业上,即构建和谐教育。课堂教学主要是由教师、学生、教材课本和教学环境等因素的组成的。在构建和谐课堂教学思想的同时,必须努力应对各种元素之间的从属关系,从而使二元对立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连贯的状态,这就要求教师要遵循政治课教学的特殊规律,在思想的领悟方式和教学原则指导上,融入政治协调教学艺术当中的各种教学元素,最终使其走向和谐的课堂进而做到能够慢慢接近这个理想的教学目标。

一、和谐课堂的特征

1.体现中职学生的主体性。教学的出发点和目的是中职学生的发展,并以实现其归属点的价值,揭示了在教学活动中这两个要素之间的明确关系,目的是在课堂上能让学生参与其中并实现自我价值,这对学生在知识框架的形成和应变能力上有着极其积极的影响。从而达到帮助学生学习并取得职业成就的效果,这样就更能使他们有足够的成就感来继续完善此事。

2.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让学生生硬的去记概念而不去理解,或者是徒劳无功的反复做练习题。作为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不约束他们的思维能力,充分展示出一个合格老师的职责。利用各种适合学生的方法来挖掘他们的潜能,不摆高姿态,并积极参与学生的集体活动,可以在他们的团体中起到表率作用。所谓的师生融为一体并非是失去理智的和他们疯闹,我们要主动去建立一个和谐的课堂,使教师和学生互动得到关注。从教学课堂来看,由于老师的原因而导致了学生不积极动脑,仅仅是生搬硬套来完成作业,导致中职学生的思维不够活跃、发散思维较弱。所以每当考试的时候,当学生遇到一个熟悉的话题时便得心应手,但当遇到新的问题时就会束手无策。更甚者,即使是原题再现,也是无从应答。

3.体现师生的互动性。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和谐关系,侧重体现在对话和沟通、教育和学习,使得学生之间建立交流体系来补充自己的思维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与学生、学生和教师之间都要展开无限的讨论、交流,进而使活动更有意义,加强师生间的感情。

二、如何构建和谐课堂

1.创设融洽的情感气氛,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曾有个老先生以池塘和水来比喻教育。他主要想说的是,在教育过程中老师应把爱和关切放进去,让学生感受到温暖,进而推动他们刻苦学习。例如,如果一个老师面带笑容、亲切的去关心学生,学生会从心底里感觉出来他们得到了老师的信任和鼓励,从而使他们更愿意积极努力去学习。在课堂上,教师要时刻注意鼓励和恰当的点评,这样会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当在教学过程中互动环节出现时,若有学生无法融入或参与,教师应该与鼓励和引导,使他们勇敢的突破自己,渐渐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使得一个学生真正的热爱课堂,喜欢发言,这才是作为老师应该做的,这样就自然而然的使课堂氛围变得和谐。

2.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奠定和谐课堂的基础。在我看来,一个称职的老师一定要有最基本的职业道德,用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来影响学生;用自己乐观的处事态度来教会他们生活的美好;用自己美丽的话语去称赞可爱的学生;用实际的行动去帮助有困难的孩子。课堂上,无论老师的压力有多大,都要调整好心态,用最积极的精神去面对每一个接受教育的学生;反之,如若我们带着沉重的心情去面对学生,他们也会深受老师的影响,进而影响学习效率。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堂所传授的知识,老师可以运用各种有益的方法来辅助教学的完成,这样会加深学生的记忆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工业革命的发展,教师可以给学生放映教学片,生动的影像会加深他们对概念的理解,这种效果要远远好于仅限书本的复述。因此,可见一个老师的状态对学生来讲是多么的重要。所以,和谐课堂的基础便是老师自身素质的提高。种种迹象都表明了,生动的课堂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号召力,使中职学生轻松的完成课堂学习和布置的任务,才能使中职学生对政治越来越感兴趣。

3.增强参与意识,谋求共同发展。课堂教学是社会交往活动的一种体现,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信息传递及互动的一种积极表现和情感交流。为了获得知识理解的多样性,这就需要师生之间彼此建立信任,平时多加强沟通。在现代教育中,合作是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针,国务院明确表示了:在学校里,师生间的相互交流及老师对学生的鼓励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发展阶段。所以,在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予学习于娱乐,变幻多种手段来促进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得学生热爱课堂,热爱老师,进而拉近师生距离,加强彼此交流,不但使对方知道彼此的需求,还可以弥补教学上的不足,教师以主导者的身份完全融入到学生的集体组织中,进而互探彼此优势,使其更大化的发展。在这里,教师就自然而然的改变姿态,不以教育者的姿态示人,而是把自己看作沟通者来促进彼此感情的交流,真正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

总之,教学课堂的重要性可以体现在构建和谐社会,前提条件是构建和谐的教学课堂。教学的实践要以和谐课堂为标准,充满欢声笑语的课堂不但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使教师的积极性变得更高,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中传授理解知识,还应享受课堂所带来的乐趣,使得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课堂中全面发展知识与技能,主动的发展了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朱小蔓.谈和谐教育[J].深圳教育学院学报,2012,(1).

[2]李如密.教学艺术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教学艺术思想政治课
PBL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课中加强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路径探究
高中与高校思政课衔接的问题所在
简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互动的艺术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