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图示记录法培养大班幼儿科学活动中解决问题能力的实践研究

2016-09-26 12:45张娜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0期
关键词:幼儿

张娜

【摘要】近些年来对幼儿的教育越来越关注,越来越多学者开始研究起幼儿科学教育,怎样更好地培养幼儿科学活动,让幼儿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新点,培养出新颖的更适合自己的意识,成为了专家学者关注的重点。而所谓图示记录法教学,是指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通过记录学生的情感需要,促进教学活动积极化。在日常幼儿教学过程中运用图示记录法来培养幼儿科学活动,是新的形势下教师解决问题能力的实践研究手段。

【关键词】图示记录法 幼儿 科学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0-0243-02

一、如何运用图示记录法培养大班幼儿科学活动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讲过:“科学的方法与知识的积累,具有相当的甚至更大的意义”。幼儿期是幼儿行为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大班幼儿其抽象逻辑思维已经萌芽,对符号、简单文字和线条等理解能力较强,本课题旨在进一步运用图示记录法为导向,引导幼儿观察在生活中、科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及发现的社会现象,分析问题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和策略,帮助幼儿树立主动探索的问题意识,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责任态度,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规则意识。

(一)图示研究法的研究指向:

1.鼓励孩子尝试用观察、语言、符号、图解等方式记录自己在科学活动中探索,发现的过程和结果。

2.通过观察与了解生活中的科学试验,并有实验操作的兴趣。在充分的实验的基础下能将操作结果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并简单表述操作过程。

3.幼儿能够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愿意用多种方式与同伴分享交流探索过程和结果。

4.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科学活动,愿意与同伴交流经验,能够学习借鉴他人方法不断完善自己的操作方法。

(二)图示记录法的实施

运用于是记录法培养大班幼儿科学活动能使得活动中含有幼儿操作性质的活动通过图示反映出来,能够具体的像幼儿展示其动作与活动性质等问题,这样就能够使得幼儿很好的理解到活动中需要办到的事情,比如先干什么,比如每一步的动作。这样在每个活动前教师都明确的提出要求,通过图示法反复的展示给孩子们,这样就能使得孩子们在图片中更好地理解,提高了幼儿的规范意识,而不用使得教师使用或者担当一直说教的这种乏味枯燥的角色。这种并不枯燥的纪律就是通过这种简单的有趣的图是表达给幼儿的,在图示中表达出来的被幼儿很好的理解使得幼儿更愿意更好的能够执行这些理解。

二、图示记录法的作用

1.图示法能够发挥幼儿主体作用

教师只是幼儿参与与课堂活动进行阅读活动的关注者和引导者,这种参与引导的角色使得教师需要学习不断的开阔担心学生的行为,而不是帮助或者是直接为幼儿做到什么,在活动中更需要教师对幼儿学习做出一个好的强有力的评价,因此教师使用图示法引导孩子进行好的学习与认知是极其重要的,所以幼儿在图示发记录培养中是一个主体性质极为强烈的存在,更是图示法中主人翁一样。

比如吃水果的这个问题,我在课上面讲小朋友需要吃许多的水果才能快点长大,小朋友不能挑食任性,要各种营养均衡才是一个好孩子。这样的理解就被一个挑食的小朋友记住了,他在画画的时候就把这个记录下来,而且这个只吃肉的小朋友跟老师说,老师我不挑食了,我会吃很多东西,不会光吃肉了。图示记录法使得小朋友更加记住了知识,增加了其理解能力,所以图示记录法使得大班幼儿科学活动中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2.图示法能够开阔幼儿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图示教育法使得教师更大的给予了幼儿更多的话语权和表现机会,能够激发幼儿主动的积极学习与主动发展的能力,使得小朋友的表现自我的潜在意识在图示法中展开,更使得小朋友能够源自本心的自由地与教师和其他同学广泛交流与合作,从而使画在纸上的图片使得小朋友能够更加顺畅的表达、理解、交流,这样的图示记录法能充分展现小朋友的创新能力,这种能力在绘画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很好的运用和发展,使用图示记录法培养大班幼儿科学活动能够使其走上全面的科学道路。现代社会需要优秀的复合型人才,不需要“死读书的书呆子”,而不仅仅是学习先人创造的传播体,幼儿图示记录法教学恰恰满足了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对教育先进性的发展要求,通过开放活动给予幼儿充足的锻炼机会,在幼儿的主动学习和积极探究中实现共同发展,在不断的绘画的过程中使得小铺能够拥有合作探究的能力,图片与图片的直面交流能够有效锻炼幼儿的各项能力,真正解放幼儿的思想与手脚,让幼儿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有效促进教学的最优化发展,幼儿教学也因此成为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应用模板,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幼儿的喜爱和参与,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结束语

如何正确的培养学生使得学生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思想是当代学者都在思考的问题,幼儿需要的内容涵盖的范围比较广泛,在这个变化的背景下这些知识、物质、情绪发展、道德、社会生活及社交生活等要素并且不是一成不变的,幼儿需要在拥有社会环境知识的大背景下发展其自身的思想这一使命不断的处于被探索的状态。教育要紧扣其自身的需要,教育内容的设计应该具备科学性;幼儿处于成长的关键时间段,所以不仅有着对社会对生活的困惑与疑虑,还有着成长的疑惑与痛苦,幼儿还处于空白纸的朦胧期,所以这时候恰当地引导和帮助就十分重要了。鉴于此,为了改善与丰富学生核心教育内容,教育者就必须要了解学生的成长规律,掌握幼儿的真实需求,培养正确的创新意识,培养正确的学生思想,为国家提供思想身心都积极健康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文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8

[2]张燕,邢利娅.《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 北师大出版社,1999.1

[3]唐淑. 《幼儿园科学探究的教与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

猜你喜欢
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