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提前课本游

2016-09-29 05:37王月冰编辑百合
好日子 2016年8期
关键词:科技馆景点课本

文:王月冰  编辑:百合

带孩子提前课本游

文:王月冰编辑:百合

教材给予孩子认识世界的知识点,而旅行则让他将教材无限扩大延伸,二者无形中完美实践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经典理念,滋养着孩子茁壮成长。

我之前挺“宅”,极少旅行。儿子上小学后,成绩不太理想,我更不敢随意出去看世界了。他一年级暑假嚷嚷着要出去玩,我只好带他去了趟黄山,他玩得不亦乐乎。开学后的某一天,儿子放学后激动地告诉我:“妈,今天我们学《黄山奇石》了,老师说我表现最棒!”这是他自上小学以来第一次这么兴奋地主动谈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而且我惊奇地发现,他拿着课文上的内容和我们那些天在黄山的所见不停地联系起来,学得不亦乐乎。

从那以后,以课本为风向标去旅游,成为我们家重要的度假项目。

利用周末与长假时间,我和他爸先后带他去了台湾、庐山、河北赵州桥、西安、张家界、桂林、黄果树瀑布等地方,回来后,他带着旅游的美好印记,学了系列与之相关联的课文:《望庐山瀑布》《日月潭》《赵州桥》《秦兵马俑》《迷人的张家界》《桂林山水》《黄果树瀑布》。先旅游,再学习,旅游成为预习,原本枯燥的课文变得如此亲切。他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介绍书本上的那些景点,觉得骄傲极了,学习的兴趣大涨。这种方式神奇地把他的心思引向了课堂,让他成为一个爱上课堂的孩子,即便是与旅游无关的课文,他也逐渐学得非常认真。另外,他在旅游与课文中渐渐领悟,写出的作文几乎篇篇都成为范文。

科技馆也是我们的“课本游”选择得比较多的地方,从同城的科技馆到北京科技馆、上海科技馆、广州科技馆、香港科技馆,我们都去过。孩子在这里看到了古老的数字起源、指南针、雷电解释、地动仪、天气现象的成因、各种地壳运动的动态画面、动植物与人类的起源及进化、太空模型……语文、数学、科学、地理、历史、生物等等教材上的知识点,几乎都能在这里找到实物,他看着,听着,思考着感受着,带着这些回到课堂学习,理解起来便容易很多,印象也非常深刻。我们亲身体验“乐羊子妻”的织布机;观看身临其境的4D电影;植物养植的移动苗床科学范到令人咂舌,科学养植的玉米籽粒饱满五彩缤纷,形象生动的血管墙让人不由自主想拥抱自己,无数没办法想象的物象或装置,让我们一次次发出惊叹;还有被放大的艾滋病细菌墙,竟然像极了梵高的《向日葵》……所有这些,都像好莱坞大片的片花,看得人脑洞大开,对生活与世界有了一种开阔与全新的认识。

每年的寒暑假,我都会找出儿子下学期要学的各科教材,从中选取景点旅游这么多年来,我们沿长江、黄河、长征都有过数日的徒步旅行,走过丝绸之路,去过阳关、玉门关,走进过茫茫大漠与戈壁跟着可可西里成群藏羚羊奔跑过,在沱沱河边观赏过夜空上硕大如珠的北斗七星和璀璨银河,感受过柴达木盆地无边无际的荒凉,在青海湖畔欣赏过七月的油菜天堂,还有雅鲁藏布大峡谷、毛亚大草原一望无际的花海等等教材中出现的景点我们都曾一睹芳容……儿子在这一次次旅游中亲身感受教材试图让他们理解的文化、历史、大自然、地球等知识,教材给予他认识世界的知识点,而旅行则让他将教材无限扩大延伸,二者无形中完美实践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经典理念,滋养着孩子茁壮成长。

最有意思的是,孩子12岁那年的夏天,为了配合七年级下学期数学课本中“坐标”这一专题,我们特意带他去了北京故宫,因为我们听说故宫的布局是严格的坐标轴形式。没想到后来在他参加的名校选拔考试数学试卷中竟然真的出现了以故宫作为题材的坐标题,儿子顿时信心倍增,紧张情绪一扫而光,发挥超好,后来顺利进入梦寐以求的名牌中学就读。

这些年来的“课本游”,成为我们家乐此不疲的一种生活方式,它让游玩、学习、亲子教育三者完美融合,并且一路风光无限,惊喜不断,真的特别美妙。

猜你喜欢
科技馆景点课本
找出口
假期后,景点在干什么你想象不到
我在四川科技馆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打卡名校景点——那些必去朝圣的大学景点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科技馆惊魂之旅
科技馆惊魂之旅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