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坑及周围环境的监测

2016-10-05 01:23海洋
河南建材 2016年5期
关键词:基坑监测工程

海洋

身份证号:410702198212020518

浅谈基坑及周围环境的监测

海洋

身份证号:410702198212020518

基坑开挖、支护工程是一个风险性工程,施工工程中应对基坑岩土性状、支护结构变位和周围环境条件的变化进行现场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及时反馈给有关单位和人员。

基坑;环境监测;应对措施

1 开挖监测

在基坑开挖和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对基坑岩土性状、支护结构变位和周围环境条件的变化进行现场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及时反馈给有关单位和人员。基坑工程应采用仪器观测和目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监测,使仪器观测结果和目测结果互为补充、互相验证,保证现场监测结果及时、真实、准确地反映基坑工程的性状。现场监测应记录雨水、气温等气象情况。现场监测的准备工作应在基坑开挖前完成,从基坑开挖直至土方回填完毕均应作好各项观测工作。

2 深基坑监测点布置

设置在围护结构里的测斜管,按对基坑工程控制变形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基坑每边设1~3点;测斜管深度与结构入土深度一样。围护桩(墙)顶的水平位移、垂直位移测点应沿基坑周边每隔10~20m设一点,并在远离基坑(大于5倍的基坑开挖深度)的地方设基准点,对此基准点要按其稳定程度定时测量其位移和沉降。

环境监测应包括基坑开挖深度3倍以内的范围。房屋沉降量测点则应布置在墙角、柱身(特别是代表独立基础及条形基础差异沉降的柱身)、门边等外形突出部位,测点间距要能充分反映建筑物各部分的不均匀沉降为宜。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工程施工引起的应力场、位移场分布情况分清重点与一般,抓住关键部位,做到重点量测项目配套,强调量测数据与施工工况的具体施工参数配套,以形成有效的整个监测系统。使工程设计和施工设计紧密结合,以达到保证工程和周围环境安全和及时调整优化设计及施工的目的。

开展和加强监测工作,可以根据实时的变形数据,分析判断预测基坑开挖过程中周边环境及围护体系的变形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达到控制基坑变形,保护周边环境及基坑围护体系的目的。从基坑安全和对周边环境保护目的出发,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监测原则有:监测内容和监测点的布设,满足工程设计和有关规范规程的要求,同时能客观全面反映工程施工过程中周围环境和基坑围护体系的变形。采用的监测仪器满足精度要求且在有效的检校期限内,采用的方法准确,监测频率适当,符合设计和规范规程的要求,能及时准确提供数据,满足施工的要求。监测信息及时反馈工程各方,同时在日常的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各项监测数据综合分析,优化施工,切实达到信息化施工的目的。

3 监测内容

基坑监测工作责任重大,工程中不得有任何意外,布设的监测内容应该能及时、有效、准确地反映施工中围护体的变化。为了确保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设计的要求,监测项目包括:支护桩的水平位移及沉降监测;周围建筑物及地下管线沉降监测;基坑内外水位监测;深层土体位移监测。

4 报警值的确定原则及报警值

1)报警值的确定原则:满足设计计算原则;满足监测对象的安全要求,达到预警和保护的目的;满足各监测对象的各主管部门提出的要求;满足现行规范、规程的要求;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工程质量和经济等因数,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投入。

2)报警值:当监测值达到下列数据则提出书面报警,以备有关方面采取工程措施时参考。①基坑水平位移及深层土体位移:当天≥3mm,或连续3d≥2mm/d,或者累计≥25mm;②基坑沉降:当天≥2 mm,或连续3d≥1mm/d,或者累计≥25mm;③周边道路沉降:当天≥1mm,或连续3d≥0.5mm/d,或者累计≥25mm。

5 应急措施

基坑支护工程是一个风险性工程,影响基坑工程安全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在实际工程中需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制定必要的应急措施,根据施工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建议按照以下应急措施:道路、管线和周边建筑物出现过大沉降及水平位移变形时,采用注浆加固道路和管线地基的方法控制沉降及位移。若地下水量较大,达不到施工需要的预定标高,可增设轻型井点或者深井进行降水。如果坡顶出现裂缝,位移监测结果较大或超出警报值,则应立即停止开挖土方,视情况采取坑外卸载,坑内反压,情况紧急还应回填土方,并用水泥浆灌缝。若由于暴雨等恶劣天气、井点失效或者停电等原因引起地下水位过大,出现流砂险情,应立即补充井点和水泵抽水,同时采用回填砂包,必要时采用压密注浆等措施。若雨季施工,喷射混凝土中需加入速凝剂加快混凝土凝固速度。现场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砂包、钢管、水泥、水泵等抢险物资。考虑到本基坑卵砾石层较厚,需做好截水帷幕漏水的预防措施。

为确保施工安全和开挖顺利,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包括土方和地下室施工期)应进行全过程监测,实行信息化施工,通过现场监测,可及时了解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及周围土体的受力和变形情况,掌握基坑开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有效指导施工,及时调整施工方案,采取相应的措施。

6 雨季施工措施

1)场地排水:坡顶做1.5m宽散水,四周做混凝土路面。基坑内,沿四周挖砌排水沟,设集水井(见图纸4#),泵抽至市政排水系统。排水沟布置在基础轮廓线以外,排水沟边缘应离开坡脚0.3m,沟底比基坑底低0.36m,坡度0.1%;集水井设置在基坑脚上,安置4个集水井,井径0.6m,井壁用红砖砂浆砌后抹光,集水井底比排水沟低0.64m,试抽水设备进水阀的高度可进行调整;排水设备大扬程的潜水泵,抽出的积水应排至基坑以外地面排水系统,防止乱排产生回渗。保证施工现场水流畅通,不集水,四邻地区不倒灌。2)做好生活区的下水管道和雨水井,用水应有固定排放途径,保证雨后不陷、不滑、不泥泞、不存水,避免浸泡边坡。3)土方施工中,基坑内临时道路上铺渣土或级配砂石,保证雨后通行不陷。4)已暴露还未喷射的桩间土工作面防止雨水直接冲刷,遇雨时可覆盖塑料布。5)清槽钎探后应立即浇筑好混凝土垫层,防止雨水泡槽。6)现场存储的钢材做好防雨水锈蚀的准备。7)机电设备要经常检查接零、接地保护,所有机械棚要塔设严密,防止漏雨,随时检查漏电装置功能是否灵敏有效。8)浇筑混凝土前,要随时掌握天气预报,尽量避开大雨,运输混凝土罐车和施工地点要准备大量苫布,以备浇筑时遇雨进行苫盖。9)现场要有10台左右的备用潜水泵,遇雨时及时抽水。

[1]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

[2]JGJ120-20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S].

[3]刘俊岩.深基坑工程建筑施工问答丛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4]刘国彬.基坑工程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5]梁兴文主编.混凝土结构基础原理[M].重庆:重庆大学社出版,2011.

[6]熊智彪.建筑基坑支护[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基坑监测工程
微型钢管桩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全套管全回转咬合桩在基坑支护中的技术应用
基坑开挖及加固方法研究
基坑开挖对邻近已开挖基坑的影响分析
子午工程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工程
不穿戴也能监测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