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软米多小穗水稻”首次示范种植成功

2016-10-10 07:09董保柱李生考赵家满肖光秀董诗龙张祖构
作物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李生芒市德宏

董保柱,李生考,赵家满,肖光秀,董诗龙,张祖构

(国家水稻德宏综合试验站,云南芒市 678400)



“优质软米多小穗水稻”首次示范种植成功

董保柱,李生考,赵家满,肖光秀,董诗龙,张祖构

(国家水稻德宏综合试验站,云南芒市 678400)

1 优质软米多小穗水稻育种材料的发现

云南省德宏州农科所在20世纪的50年代至90年代,专门收集种植了一批地方水稻品种资源,主要包括毫木西、毫木吕、毫杰海、黄板所等著名的地方老品种资源。这些老品种保存数量最多时曾达506份,经过筛选后,保存数量一直在300份左右。1999年,董保柱对这批品种进行了种植观察研究。其中‘地白谷’这个资源,植株高度115 cm,生育期137 d,具有每个小穗可结2~5粒谷的特别突出性状,其比例占稻穗总粒数的42%左右,引起了特别重视。2000~2001年继续种植,这些性状都很稳定,充分表明这种多小穗性状是可以遗传的。2001年将这种具有多小穗遗传特征的品种资源稻谷送农业部稻米品质监督检测中心分析,其糙米率78.8%,精米率70.4%,整精米率21.9%,粒长5.6 mm,长宽比1.9,垩白粒率72%,垩白度4.9%,透明度2级,碱消值7级,胶稠度94 mm,直链淀粉含量13.6%,蛋白质含量12.0%。表明这个老品种资源为低直链淀粉类品种,且营养价值较高。蒸煮品尝具有“热吃爽口、冷不回生”特点,属于优质软米类型。这在国内属首次发现。

2 选育经过

2002~2015年共配组了2572个组合,种植育种后代材料51 572份。在2012年终于育成了2个新品系F-87、F-98。2013年小区试验,结果如表1。F-87的产量达到15 600 kg/hm2,表明多小穗水稻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

表1 2013年优质软米多小穗新品系小区试验结果

3 首次示范种植结果

2015年在德宏州农科所和芒市风平镇崃门村示范种植优质软米多小穗新品系‘F-87’,面积0.37 hm2。2015年9月7日至8日经国家水稻德宏综合试验站采用联合收割机收获,9月9日至10日经过两天晒干扬净后实收稻谷2985.4 kg(实测水分含量为11.2%),折合产量8068.6 kg/hm2,比同田种植的水稻品种‘德优16号’增产751.5 kg/hm2,增产10.4%;比同田种植的水稻品种‘德优8号’增产1857 kg/hm2,增产30.2%,展示了“优质软米多小穗水稻”巨大的产量潜力。

“优质软米多小穗水稻”的突出特点:每个小穗可结2~5粒谷,这对进一步提高中国优质稻单产拥有比较坚实的遗传基因基础。

[1]董保柱,杨留芹,赵家满,等.首次发现优质软米多小穗和双层壳水稻新材料[J].云南农业科技,2009(1):23-24.

[2]董诗龙,石二喊石,张祖构.董保柱研究员选育的优质软米多小穗新水稻小区产量连续两年亩产超过1000公斤[J].作物研究,2014,28(5):580.

[3]董诗龙,石二喊石,李生考,等.优质软米多小穗新水稻品种系晚季种植小区产量达12690 kg/hm2[J].作物研究,2015,29(1):封三.

2016-04-07

董保柱(1958-),男,研究员,主要从事优质软米育种及示范推广工作,Email:13988239698@163.com。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云南省九五、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猜你喜欢
李生芒市德宏
Universal order-parameter and quantum phase transition for two-dimensional q-state quantum Potts model
德宏 生态摄影“朝圣地”
小数的初步认识
三元互动下的德宏民族语言舆情探究
大滇西旅游一线6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德宏
天涯
共饮一江水葫芦丝独奏
芒市总工会:为60名在档困难职工免费体检
帕布巴升座庆典在芒市举行
甘蔗新品种在芒市旱地引种试验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