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间断延续性护理对心脏手术患者院外希望水平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2016-10-14 05:24冯冗
中国医学创新 2016年26期
关键词:延续性出院心脏

冯冗

不间断延续性护理对心脏手术患者院外希望水平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冯冗①

目的:探讨不间断延续性护理对心脏手术患者出院后希望水平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9月本院心外科140例心脏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不间断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出院后的希望水平及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3个月时的积极态度、积极行动、亲密关系评分、希望总体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3个月时的SAS、SDS、SCL-90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间断延续性护理能够满足心脏手术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的护理需求,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

不间断延续性护理; 心脏手术; 希望水平; 心理状态

First-author’s address:Heze Municiple Hospital,Heze 274031,China

近年来,心外科领域发展迅猛,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心脏患者人数持续增加[1],但是心脏疾病和手术本身带给患者的身心伤害都是巨大的,患者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缺乏专业的指导,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受恢复过程中不良症状及担心心脏病复发的影响,心理压力大,其与躯体症状相互影响,恶性循环[2]。不间断延续性护理是把院内护理与出院后的护理进行了有机整合,延长了院内护理的范围,对患者出院后的病情进行了解,并且解答了患者关于病情的相关情况,解答患者在生活中的问题,降低了在院外病情的反复与恶化[3]。选取2014年1月-2015年9月本院心外科140例心脏手术患者,对其中的70例患者实施不间断延续性护理,并与同期进行常规护理的70例患者进行对照,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40例心脏手术的患者,纳入标准:(1)均签署知情同意书;(2)术前均明确诊断,具有手术适应证;(3)无手术禁忌证;(4)无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疾病;(5)无肝、肺、胰、脾、锁骨上等远处转移;(6)无其他心脏手术史;(7)意识清楚,无认知障碍,无精神分裂症史。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脏器的重症病情;(2)不能配合或者拒绝配合本临床研究者。观察组70例患者中,男40例,女30例,年龄53~76岁,平均(68.87±12.53)岁;对照组70例患者中,男39例,女31例,年龄52~77岁,平均(67.34±11.67)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出院指导,嘱患者定期复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不间断延续性护理干预。

1.2.1干预形式 出院后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随访的方式主要电话的形式,及时了解患者的情况,及时给予沟通与教育,患者在出院时均嘱患者保留联系电话等联系方式,对于老年不会使用手机的患者,通过患者的子女或者其他亲属的联系方式进行。

1.2.2干预内容 心理与社会支持,饮食干预,症状干预,加强支持治疗,预防潜在并发症。应通过多种途径给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与社会支持,帮助患者建立起良好、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激发起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热情,增强对治疗的信心[4]。通过交流,评估患者的进食情况及营养状况,监测并记录患者进食量,满足机体营养需要。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增加营养与促进健康的关系,促进主动进食。改善进食环境,增加食物的色香味和品种多样化,满足患者的饮食习惯,调整心情,增加食欲。保持患者口腔清洁、卫生,增加食欲。告知患者及家属吸烟对机体的危害,提倡不吸烟或戒烟。改善劳动和生活环境,避免有害气体和粉尘吸入。通过交流,给予心理援助,介绍心脏病的治疗方法及前景,使之摆脱痛苦,正确认识疾病,增加治疗信心,提高生活质量。合理安排休息,补充足够营养,适当进行运动,保持良好精神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力,避免呼吸道感染,促进疾病的康复。督促患者按时用药,定期复查,并注意观察药物副作用[5]。

1.3评价标准 (1)希望水平:采用Herth希望量表(HHI),总分12~48分。评分越高表明希望水平越高[6]。(2)心理状态:①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SAS)和汉密顿抑郁量表(SDS)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进行评估。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来调查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该量表包括10个因子项,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焦虑、抑郁、恐惧、精神病性、敌对、强迫等,共90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法,主要观察患者的精神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变化。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健康程度越差[7]。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希望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出院时的希望水平各方面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3个月时的积极态度、积极行动、亲密关系评分、希望总体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 两组患者出院时的SAS、SDS、SCL-90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3个月时的SAS、SDS、SCL-90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希望水平比较() 分

表1 两组患者希望水平比较() 分

出院时 3个月时 出院时 3个月时 出院时 3个月时 出院时 3个月时观察组(n=70) 11.45±1.23 15.35±2.25 10.54±2.89 14.81±3.82 12.61±1.27 16.52±5.32 33.34±4.21 36.28±4.59对照组(n=70) 12.25±2.05 13.21±3.89 11.76±1.38 12.38±3.11 11.47±2.12 13.21±4.29 33.52±4.52 34.21±4.23 t值 0.56 5.34 0.35 8.65 0.82 6.22 0.57 9.42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组别 积极态度 积极行动 亲密关系 希望总体

表2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 分

表2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 分

SDS 组别 SAS SCL-90总分出院时 3个月时 出院时 3个月时 出院时 3个月时观察组(n=70) 60.93±6.55 47.84±5.29 58.53±5.46 48.81±5.12 166.53±21.57  94.56±12.43对照组(n=70) 60.93±6.55 54.32±6.17 58.68±5.74 52.54±5.72 169.32±18.21 121.30±14.35 t值 0.51 6.05 0.38 4.12 0.47 12.58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近年来,心脏外科发展迅猛,心脏手术适应证逐渐扩大,随着心脏外科手术的日趋精湛,心脏外科的手术护理显得尤为重要[8]。心理应对结果会对疾病会产生明显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心理精神因素在患者的术后康复中的影响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已经逐渐得到认可[9]。具有较高希望水平的患者具备较好的心理调节能力,甚至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存[10]。

手术是延长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只要患者条件允许又无明显手术禁忌证,均应该正确选择手术治疗[11]。心理应对结果会对疾病会产生明显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心理精神因素在患者的术后康复中的影响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已经逐渐得到认可[12]。

鲁迅曾经说过“有希望就是光明。”在希腊神话中,希望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物,是拯救人类的唯一事物[13]。无论人世间有怎样的灾难,遭受了怎样的生活折磨,只要手中还握有这可贵的“希望”,都能够自我激励与命运抗衡[14]。对于心脏手术患者若术后对生活充满希望是增强其身心健康的关键因素[15]。

通过本研究笔者发现,两组患者在出院时的积极态度、积极行动、亲密关系、希望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积极态度、积极行动、亲密关系、希望 总 体 分 别 为(15.35±2.25)、(14.81±3.82)、(16.52±5.32)、(36.28±4.59)分;对照组分别为(13.21±3.89)、(12.38±3.11)、(13.21±4.29)、(34.21±4.23)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采用延续性护理的心脏手术患者出院3个月后的希望水平各方面好于进行常规护理的患者。

延续性随访是医院干预的延续和扩展,本研究所采取的院外延续性随访的内容有认知干预、心理干预以及社会支持干预[16],其中认知干预通过对治疗知识的健康教育,弥补和巩固了心脏手术患者出院后在生活知识的不足[17],并指导患者进行心脏功能练习,不仅提高了自我管理的能力和应对问题的能力,也对患者术后心脏功能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躯体症状的改善有利于心理压力的降低[18-19]。两组患者出院时的SAS、SDS、SCL-90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3个月时的SAS、SDS、SCL-90评分分别为(47.84±5.29)、(48.81±5.12)、(94.56±12.43)分,对照组分别为(54.32±6.17)、(52.54±5.72)、(121.30±14.35)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延续性护理改善了患者出院后带病生存过程中的不良心理状态,而且在延续干预过程中还能不断收集反馈信息,以提高效果,达到医院、患者和家属三赢的效果[20]

综上所述,不间断延续性护理能够满足心脏手术患者出院后的护理需求,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

[1]孟海英,王朝娟,袁景茹.心脏手术术前健康教育需求调查[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3):107-108.

[2]时静,周志燕,刘腊根.心脏手术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调查研究[J].临床护理杂志,2012,11(5):12-14.

[3]张丽.医院随访对社区心脏手术患者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9):68-69.

[4]唐文军.高龄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处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0):49-52.

[5]刘小红,张子云.延续护理对乳腺癌患者癌性疲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31):3955-3957.

[6]金秋月,张金菊.延伸护理服务对脑卒中患者独立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4):146-148.

[7]杭小平,张兰凤,周建萍,等.不间断延续性护理在癌症出院病人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4,20(29):3645-3646.

[8]刘泽琴,李燕,覃刚.延续护理对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2):1103-1104.

[9]龚艳,崔莉青,孙晓娟.尊严疗法对胰腺癌患者自尊状况和希望水平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4,13(9):826-828.

[10]谭慧,谌永毅.延续护理在心脏手术化疗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3,21(4):84-86.

[11]戴攀,汪华新,贾强,等.盐酸戊乙奎醚预防心脏手术心肺转流期间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J].中国医学创新,2012,9 (33):15-16.

[12]覃桂荣.出院患者延续护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护理学杂志,2012,27(3):89-91.

[13]王萍,邹弘麟,孙小林,等.去甲肾上腺素在成人心脏手术后的早期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1-3.

[14]刘方,徐琳.病友互助护理模式对心脏手术患者社会支持及希望水平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3):51-53.

[15]邹蓉蓉.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59-60.

[16] Kureshi F,Jones P G,Buchanan D M,et al.Variation in patients’ perceptions of elective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cross sectional study[J].BMJ,2014,349(32):5309-5312.

[17] Khawaja M Z,Wang D,Pocock S,et al.The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rior to 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 (ACTIVATION) trial:study protocol for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Trials,2014,15(23):300-305.

[18] Zoccai G B,Abbate A,D'Ascenzo F,et al.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 nonagenarians:pros and cons[J].J Geriatr Cardiol,2013,10(1):82-90.

[19]王亮.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颅脑损伤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8):1300-1301.

[20]关家凤.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6):145-146.

Effect of Continuous Nursing Care on the Level of Hope and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Patients with Cardiac Surgery/

FENG Ro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26):085-088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the hope level and psychological state of the patients after cardiac surgery patients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 with continuous nursing care.Method:The 140 cases of cardiac surgery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7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tinuous nursing care,and the level of hope and psychological stat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positive attitude,positive action,close relationship score and total score discharged after 3 month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SDS,SCL-90 and SA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t discharged 3 months,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Continuous nursing can meet the needs of patients with heart surgery patients in hospital and after discharge,ease the patient’s psychological state, improve the patient’s level of hope.

Continuous nursing; Cardiac surgery; Hope level; Psychological status

10.3969/j.issn.1674-4985.2016.26.023

2015-12-31) (本文编辑:蔡元元)

①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 山东 菏泽 274031

冯冗

猜你喜欢
延续性出院心脏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心脏
延伸护理在出院糖尿病患者中的实践研究
第五回 痊愈出院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非延续性动词与延续性动词之间的转换
延续性动词与非延续性动词专练
心脏移植小史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