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救助失业大学生研究
——以20世纪30年代《申报》为中心

2016-10-15 02:36李新军
关键词:失业申报学术

李新军

(安徽中医药大学 人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8)



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救助失业大学生研究
——以20世纪30年代《申报》为中心

李新军

(安徽中医药大学 人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8)

20世纪30年代大学生失业日益严重,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1934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为失业大学生提供职业介绍服务。《申报》对此较为关注,跟踪进行报道。通过这些报道,可以对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民国时期;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失业大学生;申报;研究

20世纪30年代大学生失业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在这种背景下,南京国民政府于1934年10月成立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这是近代社会第一个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由政府成立的机构,在我国的职业指导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从成立到具体运作等情况,《申报》都非常关注并加以报道。

一 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成立

为解决大学生失业问题,教育部拟成立全国学生工作咨询处,《申报》对此密切关注。

(一)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成立消息

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即将成立,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从《申报》的密集报道,可以窥其一斑。早在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成立前两个月《申报》就进行了报道,1934年8月2日载,教部组织“全国学生工作咨询处,直属教部。组织规程已由秘书处开始起草,俟呈请行政院会议通过后,即着手准备。”[1]一周以后,8月9日再次报道“教部拟组织之全国学术人员咨询处”[2],并对经费和范围进行了报道。9月3日又以《学术工作咨询处将成立》为题报道,“教部与经委会合组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组织规程,业经教部草竣后,俟王部长核阅后,即会同公布。”[3]9月30日成立前一天报道,“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已定十月一日成立。”[4]10月1日成立当天记者又特往教部进行采访,“据教部负责人称,该处系由全国经济委员会与教部合组而成,其计划业于本年四月经全国经济委员会通过。”[5]并对其职责进行了报道。10月2日《申报》又再次报道,“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一日成立。”[6]《申报》作为一个大众媒体,对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成立如此重视,从另一个层面反映出大学生失业问题牵动人心,成为社会的焦点。

(二)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目的与性质

程振基主任谈到咨询处成立目的时说道:“为建设求真才,以期事得其人、人得其用。”[4]当时一方面是国家建设缺少人才,另一方面却是大学生失业,“良以各省建设事业,日新月异,需才孔多。一方有才难之募,另一方技术人员又因生活关系,用非所学。国家损失,奚可数计。” 因此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试图在两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年轻大学生谋出路。“咨询处将来亦必秉承人尽其才之遗教,逐渐扩张其工作之范围,为多数优秀青年谋出路。”[5]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在性质上“与一般救济失业机关性质,自不尽同。” 它本身“是一个非常期中的政府机关,和普通民营性质的介绍所迥然不同。就是其介绍的范围,虽不限于政府一隅,亦以政府机关的成分居多。”[7]所介绍者,“目前恐只能就技术人员,适为建设事业所需要者,着手介绍。”[5]

(三)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职能

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规程中记载主要事务是:“需求人才情况的调查与登记”、“人才就业情况的调查与登记”、“就业介绍与指导事项。”[8]具体地说分为调查、登记、介绍三个方面,教部负责人谈话中也说道:“日前该处任务,只能就调查、登记与介绍三方而负责进行。”[4]

调查内容主要是“各机关团体人员之服务及需要情形”与“各大学毕业生服务及未服务之状况”[3]即各单位需求人才情况与大学生就业情况。登记是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会在临近毕业时,向国内外专科以上各校分发“毕业生登记表”和“申请介绍工作登记表”,学生填写完成后寄回该处。学术工作咨询处对登记要求较严,除有特别情形者,“应备具原毕业学校校长或机关长证明书。”[9]最后根据毕业生登记情况和各单位的需求情况进行职业介绍,除了向国内有关单位介绍工作外,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计划在国际间互相介绍工作。程振基主任谈到,“拟联络国联,期国际间能相互介绍工作。”[6]

(四)学术工作咨询处的人选与经费

学术工作咨询处人选由全国经济委员会与教部合派,后经教部与经委会会商决定,“程振基为主任,俞同奎副之。”[4]“经费三千元,各任半数。”[3]即由全国经济委员会和教育部各出一半。学术工作咨询处原计划还包括海外华侨在内,后因经费不足,“海外华侨部分,将暂缓进行,并在本年度先成立总处,于教部内。其他各地分处,待经费充裕时,再行筹备。”[2]

二 《申报》对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工作报道

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于1934年10月成立,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结束,总共存在近三年的时间,在这时期为失业大学生就业做了大量工作。

(一)调查登记工作

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成立后立即展开了对失业大学生的调查登记工作,11月5日《申报》载:“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举行登记,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前往登记者有数百人之多等情。”[10]

大学生的调查分为国内、国外两方面进行。国内部分由全国学术咨询处“分函全国公私、专科以上学校调查。”对于外国留学生,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特地制作“留学国外专科以上学校学生调查表一种”,函请中国驻外各使领馆,“就近代为查明,转发各本国留学生,饬即填明,再由贵馆汇寄本处。”[11]根据调查情况,截止1936年6月30日国内外各校失业大学生“向该处登记者,共2025人,其学历经调查不符37人,无从调查93人,只能调查学历或经验一种者330人,完全调查清楚认为合格者计有1565人。”[12]其登记人数及所在学校如下表一。

表一 截止1936年6月30日登计的国内外高校失业生调查统计一览表 单位:人

资料来源:《申报》,《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失业生调查统计》,1936年6月30日,第16版。

关于回国留学生就业情况,截止1936年6月30日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经调查而得有填覆者,计2770份。”其职业分布为“服务党务各机关20,中央政府73人,省市政府409人,教育界908人,商业机关266人,宗教机关12人,慈善团体78人,文化团体5人,自由职业79人,无职业178人,未详85人。”[12]留学专业和留学国家见表二:

表二 1936年6月30日《申报》刊登回国学生调查统计一览表 单位:人

资料来源:《申报》,《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失业生调查统计》,1936年6月30日,第16版。

(二)资格审查工作

其一,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对到“教部立案的”各专科以上“私立学校”进行资格审查;其二,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准备组织一个委员会,对到该处登记人员进行审查,“此项委员会组织规程,昨已呈送教育部审核,俟教部核定即可着手组织。”[10]审查内容对国内学校毕业生来说“除证明文件外,兼注意学科成绩,办事经验及操行等。”对国外留学生,“要有毕业文凭,遇必要时”,还要到国外调查该生的实际情况。[13]

(三)职业介绍工作

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重要工作就是职业介绍,一方面“需要人才机关或个人”可以到该处来征求所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该处“探知某处有需要人才机会自动以适宜登记人向之介绍者。”[12]

全国学术咨询处成立后不久,就有学校和政府机构要求代为物色人才,“学校方面有上海大公委托代觅一工科主任;机构方面有淮海县府亦请物色一技术人员。”[10]有些地方因紧缺人才,特地来京与该处接洽。如南昌“特派行营设计委员会张彝鼎来京,与该处接洽。该处给以最近登记人材表一份,并空白征求人材表五十份,最近或将选择一批前往。”甚至华侨创办学校也与咨询处联系,“该处近接孟加锡华侨创办之中山学校来函,征聘校长一位,以大学教育系毕业而确有办学经验者为合格,经该处介绍光华大学毕业生张某前往。”[14]截止到1936年6月底,《申报》载,“总计向该处征求者,计253处,以地方而论,国内远如宁夏,国外远如朝鲜、缅甸、南洋均有机关来函征求,或需要人才共383人,经介绍成功者195人。经过介绍共719人,成功者195人,薪俸方面,最低月薪10元,最高480元,以介绍成功者195之计算,每月薪俸共计17355元。”[12]

三 《申报》视野下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评价

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自成立时起就位于聚光灯下,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人们或建议或忠告,对此寄以极大的希望,而咨询处也多方努力,为失业大学生谋出路。

(一)新闻报道量大

《申报》作为一个知名的大众媒体,仅在1934年8月份至12月份就有15篇新闻报道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见表三。每月新闻报道不低于2篇,11月份报道了5次。报道形式多样化,有新闻、评论。

(二)时人积极为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献计献策

在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成立的当月,“咨询处所发出的登记表只有150份,而失业的大学毕业前来登记的还不过120人。”可见前来登记的失业大学不是非常踊跃。对此时人建议,“我们以为咨询处最初几次的介绍。对于被介绍人的品性道德,固须特别注意。对于他们的知识和技能的标准,不妨抑低一些。而其介绍的范围,则应优先向政府机关去求安插。”这样“最初几次有了相当的成就。然后才能引起其它失业者的重视。”[7]对于“各处之公私机关,每次录用人员,援引无非亲朋”,而有真才实学的大学生不能被录用的现象,时人建议全国学术咨询处“与京内外操有直接用人权限之重要机关切实联络,以为今后遇缺介绍之准备。”这样握有用人权者想用人时,“不为亲朋权贵所包围。”[15]

表三 1934年《申报》对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报道

资料来源:1934年《申报》。

(三)为失业大学生寻找出路

全国学术咨询处科学规划,多方努力为失业大学生搭建桥梁,寻找出路。

第一,工作职责明确,科学规划。为了更好地为失业大学生提供服务,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专门聘请有关专家,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申报》报道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设计顾问何清儒博士专门“赴京草拟工作咨询计划”。何清儒博士称:“工作之范围,分人才供求之调查准研究及人才供求之调剂与介绍两方面。”“凡调查研究之题材,登记介绍之方法手续,以及国内外对于该处所制之各种表格,大体不差,小部份业经审查修改。”调查方面,“已开始搜集材料,从事研究”;职业介绍方面,“现正特色相当人员负责办理。”[16]

第二,与用人单位开展沟通和交流。学术工作咨询处成立后与用人单位多次进行沟通和交流。如由于“沪为全国工商业发达之区,亦为人材荟萃之所”,学术工作咨询处程振基主任亲自赴沪商询各方意见。商务印书馆“对咨询处之介绍实习法,极为赞成。以往该馆每年夏季,招考毕业生十人入馆实习,成绩颇佳。明夏起将与本处合作,招考专科人材实习。”有一位工厂主很诚恳地与程振基说:“本人经营机厂垂三十年。今日成功,深为侥幸。目前亟需学术人材,以为之佐辅,否则即无法久持。”他指出:“大学生不肯吃苦,确为事实”,“性情行动及学识能力方面,又往往使人不敢聘用。”银行方面指出:“而银行本身对于初入行之练习生,待遇甚薄,又为大学毕业生所不乐就。” 对此,程振基通过媒体向大学生发出呼吁:“谋业者应放大眼光,勿以政府机关为唯一出路,要知惟有工厂、商店、实业团体,方能容纳大批人材”,“毕业生在任事之初,应注意实习,以谋经验之取得,不在薪给之企图。”[17]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还准备与国外有关机构联络,“必要时,该处并得呈准设置各种委员会,并延用雇问,设置国外专家或分处,并得与国际知识合作委员会国际劳工局等机关取得联络。”[8]

第三,与民办职业介绍机构开展合作。合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参观富有经验的职业介绍团体,如学术工作咨询处程振基到上海“参观办理有年之职业介绍团体。”[17](2)与民办机构专家交流,听取其意见。“中华职业学校何清候为职业教育专家。对于人材之与供,曾有独特之经验与见解”,日内将来京,与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详作计议”。”[17](3)委托民办职业介绍机构办理相关事宜。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为便利本市学术工作咨询事宜,最近委托中华职业教育社上海职业指导所专责办理上海方面学术咨询工作。该所当即委定杨崇阜君负责主持一切,自即日起开始办公。除收发咨询处调查登记表格,答复关于学术工作咨询事件外,同时开始介绍著名工厂与咨询处商订介绍实习办法。而上海方面之登记人员介绍事宜,亦已开始办理。”“本市各大学毕业生前往登记者,颇不乏人。”[11]民间的职业介绍机构如上海职业指导所、中华职业教育社等对“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成立的积极意义也给予了充分肯定。”[18]

总体而论,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的成立对解决大学生失业问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1936年6月份《申报》载:“全国学术咨询处一年半来调查大学生失业学生概况,计留学生178人,国内大学生2025人,介绍成功者195人。”[19]20世纪30年代引起大学生失业问题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社会经济不发达,用人制度的不完善,教育体制的弊端,用人单位裙带关系盛行等因素都影响到大学生就业。时人对达官权贵专权擅势社会环境中咨询处到底能起多少作用表达了质疑,“今日我国社会间之职业竞争日趋尖锐,比较高尚之事业苟有空缺率,被一般善销营者捷足先得。为争夺位置而发生之倾轧冲突,司空见惯、恬不为怪。咨询处有介绍好意,恐亦苦无问津之所。”[15]客观地说,一个没有多大实权的全国学术咨询处来解决错综复杂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只能起到杯水车薪的作用。引用时人的一句话,“这事的整个解决,是全中国政治和社会的组织问题”,“当然不是咨询处的权力所能过问的。”[7]

[1]教部着手组织全国学生工作咨询处[N].申报,1934-08-02(15).

[2]教部组织学术人员咨询处[N].申报,1934-08-09(14).

[3]学术工作咨询处将成立[N].申报,1934-09-03(16).

[4]程振基、俞同奎分任学术工作咨询处正副主任 [N].申报,1934-09-30(8).

[5]关于设立全国学术咨询处之谈话[N].申报,1934-10-01(19).

[6]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昨日正式成立[N].申报,1934-10-02(16).

[7]敬告学术工作咨询处与铨叙部[N].申报,1934-10-28(6).

[8]学术工作咨询处规程[N].申报,1934-09-28(7).

[9]学术工作咨询处变通登记办法[N].申报,1934-11-30(8).

[10]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近讯[N].申报,1934-11-05(14).

[11]学术咨询处调查国外留学生状况[N].申报,1935-01-13(15).

[12]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失业生调查统计[N].申报,1936-06-30(16).

[13]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昨开资格审查委员会[N].申报,1934-11-09(13).

[14]学术工作咨询处昨闻[N].申报,1934-11-18(14).

[15]所望于学术工作咨询处者[N].申报,1934-12-05(5).

[16]何清儒返沪谈学术工作咨询计划[N].申报,1934-12-18(14).

[17]学术工作咨询处程处长谈赴沪接洽经过[N].申报,1934-11-19(12).

[18]金兵.民国时期的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7).

[19]全国学术咨询处调查失业学生概况[N].申报,1936-06-27(16).

Study on the Service for Unemployed College Students by the National Academic Advisory Department——Based onShunPaoin the 1930s

LI Xinjun

(School of Liberal Arts, 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efei 230038,China)

1930s saw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un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which became the focus of social attention. In 1934, the Nanking government established the National Academic Advisory Department, providing service for the unemployed college students.ShunPaofollowed this event with much interest. Through the reports,we can have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ional Academic Advisory Department.

the Reign of Republic of China; National Academic Advisory Department; unemployed college students;ShunPao; research

2015-06-14

李新军(1976-),男,安徽六安人,博士,研究方向:中国近代历史文献与文化。

K263

A

1671-1181(2016)01-0059-05

猜你喜欢
失业申报学术
“少年工程院活动校”暨“航天未来人才培养校”共同申报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国际收支间接申报问答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失业预警
无人机 会有时——飞行员的失业时代
不同类型失业青年的生存现状与发展趋势
FIDIC百年工程项目奖申报工作启动1913-2013
失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