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耳草不同表现型对比研究

2016-10-17 09:58陈道军刘开毅安斯扬潘玉杰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11期
关键词:虎耳草表现型产量

袁 双,陈道军,刘开毅,蒋 坤,安斯扬,潘玉杰

(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安顺 561000)

虎耳草不同表现型对比研究

袁 双,陈道军,刘开毅,蒋 坤,安斯扬,潘玉杰

(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安顺 561000)

文章比较不同表现型的虎耳草产量及岩白菜素含量的差异,并结合虎耳草现行质量标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表现型的虎耳草样品,进行岩白菜素含量分析。通过试验研究,对比了6种不同表现型虎耳草的产量和品质,比较出其中的优势品种,为虎耳草种质资源的优选、优育,提供基础依据。

虎耳草 表现型 产量 品质

虎耳草是虎耳草科,虎耳草属的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用于风热咳嗽,急性中耳炎,大泡性鼓膜炎,风疹瘙痒等,而孕妇慎用[1]。

1 田间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用具

温室大棚、苗盘、固体基质(腐熟药渣泥炭土︰珍珠岩=2~4∶2~3∶1~2混合)、不同表现型的虎耳草种苗、尺子、磅秤、托盘天平等。

1.2 方法与操作

1.2.1 种植模式与设施介绍

温室大棚外部采用棚膜,两侧通过电动卷膜机,使大棚通风透气。棚顶采用电控遮阳网和喷淋降温,棚内采用4层的栽培架,每层铺设栽培苗床,试验仅在第1层和第2层摆放苗盘定植,苗盘规格为54 cm×27 cm×6.5 cm。

1.2.2 移栽定植

按照试验区组设计方案,在对应的小区,种植相应品种的虎耳草种苗,穴栽定植,每个苗盘按照株行距15 cm×20 cm定植6穴,每穴1株。统一田间管理。

1.2.3 采收与测产

1年2收,移栽定植6个月进行采收。徒手将苗连根拔起,抖去基质,立即称鲜重,填写记录表,结果见表1。

(2)采收时,虎耳草生长期均为6个月。

2 实验室检测方法

2.1 检测[1,2]

图1 不同表现型虎耳草岩白菜素含量检测液相峰值图

虎耳草岩白菜素含量测定:对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一部附录ⅥD)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实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为甲醇-水(25∶75);检测波长为275 nm。理论板数按岩白菜素峰计算,应不低于4 000。

表1 不同表现型虎耳草试验统计分析表(μ±s,n=3,kg/3 m2,30 m2)

表2 不同表现型虎耳草岩白菜素含量检测结果

测定法:分别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该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岩白菜素(C14H16O9)不得少于0.080%。

2.2 实验室测定结果(图1、表2)

从表2可见,不同表现型虎耳草的岩白菜素含量差异较大,含量最高的虎耳草F(0.472%)比标准要求高达5倍。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根据试验的测产和检测结果,制订不同表现型虎耳草产量及品质对比图。

试验检测结果结合图2分析,不同表现型虎耳草产量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虎耳草D>虎耳草B>虎耳草F>虎耳草C>虎耳草E>虎耳草A,其岩白菜素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虎耳草F>虎耳草B>虎耳草D>虎耳草C>虎耳草A>虎耳草E。因此,虎耳草B、F符合产量高、品质优的选择条件。虎耳草D进一步研究。

4 讨论

在试验过程中发现,虎耳草F的表现型稳定性不好,在其生长周期内,有部分植株退化成近似虎耳草D或虎耳草E的表型,特别是新萌发的小植株,未见雾状物或仅有少部分雾状物平铺于叶面。其他类型的虎耳草,在试验过程中表现稳定。因此,虎耳草F还应进行下一步稳定性的试验研究,才能判定是否作为下一步优品扩繁选择。

试验得出,综合考虑产量和品质,虎耳草B最优,可作为中药材虎耳草优品筛选的首选。试验为虎耳草种质资源的优选、优育,提供基础依据。

[1] 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3,235

[2] 中国药典(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36):52

猜你喜欢
虎耳草表现型产量
今年前7个月北海道鱼糜产量同比减少37%
提高玉米产量 膜下滴灌有效
夏粮再获丰收 产量再创新高
虎耳草组培快繁体系的研究
古人竟然用这种小花熏屁股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用数学思维分析遗传的基本规律
沈从文的“边城”,“翠翠”的虎耳草
3种虎耳草属药材提取物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防治作用的比较
自由组合定律中9∶3∶3∶1相关变式题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