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G20 推动国际化

2016-10-19 01:18盛阅春中共杭州市江干区委书记
杭州 2016年8期
关键词:江干区短板城区

盛阅春中共杭州市江干区委书记

服务G20推动国际化

伴随经济全球化及长三角城市群要建设面向全球、辐射亚太、引领全国的世界级城市群,城市国际化已成为杭州中长期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和必然发展趋势。作为杭州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的标志性地区,江干区必须顺应这一趋势,围绕《杭州市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行动纲要》,进一步完善城区国际化功能,提升国际化水平,以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开放的合作姿态、更有效的发展模式融入杭州城市国际化进程,成为展示杭州国际形象的新窗口、金名片。

用好“大事件”紧抓峰会契机夯实城区国际化功能基础

举办G20峰会是杭州城市国际化进程的重要环节,是江干区对标国际化夯实城区功能基础的重大发展机遇,有效利用这样的“大事件”,就能大大缩短城区国际化发展进程。去年以来,江干区围绕峰会圆心,提早行动,部署实施环境整治提升十大专项行动,开展奋战系列五大专项行动,在拆违、征迁安置清零、出租房整治、文明先行、平安护航G20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以工匠精神将新塘路打造为城市迎宾景观大道,常青夕照区块和云峰社区快速征迁破解了城中村改造难题,彭埠、德胜入城口被改造为“山峦花海、景观簇拥”的城市东大门,东站枢纽成为靓丽的迎宾窗口,钱江新城精彩亮灯秀出了“杭州范”,城区面貌焕然一新。同时,重形象更重基础,我们全面治理水环境,荣获全省五水共治“大禹鼎”;重硬环境更重软环境,全区上下佩戴起“红袖章”,倡导都市新风尚、城市新文明。这不仅服务保障了G20峰会,更为城区国际化发展之路奠定环境基础、人文基础、治理基础。

画好“路线图”科学谋划符合区域发展实际的国际化现实路径

实现国际化的基础是找准路径、明确重点。我们要以全市“四大平台、四大设施、四大环境”为核心,充分发挥江干区域优势,科学谋划好国际化的“路线图”。我们在制定“十三五”规划纲要时提出了“城市新中心、国际新窗口、创新新天堂、智慧新城区”的战略定位,并明确了“一体两翼一带”的发展格局。

一体,就是发挥钱江新城和城东新城融合发展的优势,把钱江新城打造为钱塘江金融港湾的核心区,并利用东站枢纽等交通资源优势,在会展、商务、文创等方面发挥最大的集聚效应,打造好具有国际化特征的城市CBD、交通商务会客厅。

两翼,就是东翼钱塘智慧城和北翼丁兰智慧小镇,积极对接“两区”战略,着力培育、形成信息服务产业、大健康产业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创新驱动力的产业、品牌。

一带,就是生态带功能区,推进城市“北游”核心区建设,深化生态带保护,激活发展潜力。

在路径上,应紧紧围绕“环境”“产业”“人才”三篇文章,推进城区国际化水平。要着力优化城区国际化发展环境,加快涉外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建设。要着力培育符合创新发展的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四大经济集群”“六大特色产业”。要着力实施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依托杭州市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打造人才创新创业高地。以一流的国际化环境,吸引一流的国际化人才,培育一流的国际化产业,进而形成一流的国际化氛围。

建好“新中心”全面提升城区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美誉度

江干区从2012年起就联合清华大学,每年开展现代化中心区综合指数测评,对标“国内一流现代化中心区”的各项指标找差距、查短板。建好城市新中心和实现城区国际化的内涵要义是相同的,既要对标先进,更要找准短板。

近期,按照省、市委要求,我们邀请了专家学者、企业经理、海外人士举行了城市国际化找短板座谈会,大家一起对江干的城市国际化之路问诊把脉,争取把短板找准,把短板补长,实现现有劣势向后发优势的转化。

客观来说,江干作为后起之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非常多,比如开放型经济水平、科教创新平台发展、复合型商贸商务水平、城市文化文明建设等都离国际一二线城区有着较大差距,特别是国际社区、国际教育、国际医疗等基础性配套尚未建立,国际化程度不高。这些短板,是我们推进城市国际化的空间潜力和努力方向,我们要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机遇意识,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在国际化道路上迈出坚实有力的步伐,为杭州建设世界名城贡献力量!

商务楼宇群

猜你喜欢
江干区短板城区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可爱的马
新建城区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措施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广州市增城区松丁山遗址出土石器
春晖社区举办夏日游园会
立新标 补齐劳动防护短板
江干区全市首创减负新举措
中国电子政务的“短板”
江干区:扩大街道人大监督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