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入党动机调查研究

2016-10-19 11:44高正亮胡光娇
中国市场 2016年35期
关键词:功利家庭成员入党

高正亮,胡光娇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苏大教服集团,江苏 苏州 215009)



大学生入党动机调查研究

高正亮,胡光娇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苏大教服集团,江苏苏州215009)

自编大学生入党动机问卷,对31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大学生入党动机可以分为理想信念、实用功利两个因子。受调查大学生的入党意愿较高,入党动机在价值信念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在实用功利上的得分。分析发现,是否为学生干部对入党动机无显著影响,家庭成员是否有党员对理想信念维度影响显著,即家庭成员里有党员的价值信念得分更高,对实用功利无影响。

大学生;入党动机;中国共产党

1 问题提出

入党动机,就是为什么要入党,是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正确的入党动机对于个人成长、对于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当前,大学生入党动机偏差现象比较普遍,主要体现为入党功利化倾向比较明显。[1]如果入党的目标不正确,即使入了党,也难免会在严峻的考验面前迷失方向,甚至走上错误的道路,不仅给党的事业带来损失,而且毁了个人的发展。那么,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入党动机的现状如何,有必要进行调查和分析。

2 研究方法

2.1问卷编制

通过对30名大学生进行一对一访谈,收集问卷条目,开放式问题为:“你为什么想加入中国共产党?”。访谈结束后,尽快将归类整理出的访谈信息进行条目化,即抽取受访者回答的核心意义,把句子完整化、书面化、简洁化,并合并同类条目。最终得到20个条目,采用5点量表,进行测量,保留条目如:“我想入党是因为很多人都这么想”“我入党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和奉献”“入党对我来讲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

2.2调查对象

在苏州两所高校分别抽取4个班级,共332人进行调查。调查时遵循心理测量学的操作规范,最后收回问卷330份,经过整理,共得到有效数据310人,57男,253女,年龄在18~22岁。

3 数据分析

问卷搜集结束后进行废卷检核,录入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采用主成分法分析,斜交旋转。

3.1问卷因子分析

首先做项目鉴别度分析,删除鉴别度较低的条目。为了考察问卷中的所有项目是否适合因素分析,通过Bartlett球形检验和Kaiser Meyer Olkin度量,结果Bartlett球形检验值4961.567,KMO度量等于0.911,通过分析,可以认为本研究所取得的数据进行因素分析是可行的。因素分析中,删除低负载(载荷小于0.5)和双负载(在两个因素上的载荷之差小于0.13)的题目,剩余10题。各项目在两因子上的载荷见表1。

表1 项目因素载荷

根据因子分析结果,对两个因子F1、F2进行命名。一类如“我想入党是因为我很仰慕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这样的题目,将其命名为“理想信念型”。另一类如“入党后我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且升迁更快”这样的题目,将其命名为“实用功利型”。

表2 入党意愿百分比

3.2数据分析

3.2.1入党意愿分析

对所有参与调查的学生进行入党意愿调查,进行描述统计,见表2,根据结果,“想入党”的人群占了绝大多数,为总人数的67.7%。

3.2.2两种价值观的t检验

对入党动机的两个维度的分数进行均值比较,t检验的结果显示,差异显著,受调查大学生在价值信念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在实用功利上的得分。

表3 入党动机两个维度均分的t检验

注:*P<0.05,**P<0.01,下同。

3.2.3是否为学生干部的影响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是否为学生党员在入党动机的两个维度上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显示,入党动机的两个因子“价值信念”和“实用功利”在是否为学生干部这个因素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表4 是否为学生干部对入党动机影响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3.2.4家庭成员有无党员的影响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来分析家庭成员里是否有党员对入党动机是否存在影响。结果发现,家庭成员有无党员对价值信念有影响,而对实用功利无影响。家庭成员里有党员的入党动机中的价值信念得分更高。

表5 家庭成员是否有党员对入党动机影响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4 结果和讨论

4.1自编入党调查问卷情况

自编入党动机调查问卷,因子分析保留两个因子,通过对两个因子所属项目内涵的分析概括,将两个因子分别命名为“理想信念型” 和“实用功利型”。

4.2入党动机的总体状况

通过调查发现,“想入党”的人群占了绝大多数,为总人数的67.7%,因此从入党意愿上讲,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大学生占了绝大多数。通过对入党动机的两个维度的均分进行t检验比较,结果发现,受调查大学生在价值信念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在实用功利上的得分,说明大学生在入党动机的构成方面,总体还是比较正确的,当然,也存在功利化的现象。

4.3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影响因素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是否为学生党员对入党动机的影响,结果显示,入党动机的两个因子“价值信念”和“实用功利”在是否为学生干部这个因素上不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来分析家庭成员里是否有党员对入党动机是否存在影响。结果发现,家庭成员有无党员对价值信念有影响,而对实用功利无影响。家庭成员里有党员的入党动机中的价值信念得分更高。

5 结 论

大学生中“想入党”的人数占了绝大多数,说明入党对大学生还是有很大吸引力。在入党动机的调查分析中发现,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总体还是比较端正的,但也存在功利化的现象。当前,在价值多元、思想困惑、道德失范等多种复杂因素作用下的社会转型期,高校对大学生的入党激情更应该给予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科学合理引导,加强大学生的入党教育。[2]另外,家庭成员有无党员对入党动机中的价值信念有正向影响。

[1]陈烨,徐名颂.当前高校发展学生党员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北医学教育,2008,20(3):576-579.

[2]郭秀兰.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的调查与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8(3):150-151.

10.13939/j.cnki.zgsc.2016.35.123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4SJD571)。

猜你喜欢
功利家庭成员入党
憨娃入党
家庭成员的排序 决定孩子的格局
新高考改革选科制下功利取向分析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论蔡和森、李富春革命家庭成员赴法勤工俭学之原因
从古典到功利:“公民美德”的立法化拯救
高校频繁改名既浮躁又功利
请不要将高尚行为蒙上功利色彩
老年人受家庭成员侵害维权体制改革新论
入党志(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