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科学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信息标准化建设探索

2016-10-19 01:30汪国芳
中国市场 2016年35期
关键词:科学事业财务报告会计信息

汪国芳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分析测试中心,海南 海口 571101)



加强科学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信息标准化建设探索

汪国芳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海南海口571101)

实现会计信息的标准化建设是科学事业单位有效利用会计信息的关键所在。文章中针对科学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就如何在科学事业单位中实现财务会计信息标准化建设进行探讨。

科学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信息;标准化

科学事业单位,是指受国家行政和事业主管部门领导,从事科学研究,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科技服务的社会组织。科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指科学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方针、政策、法规和财务制度的规定,有计划地筹集、分配和运用资金,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核算、财务监督和控制,以保证科技管理工作、科研经营活动和科学事业计划及任务的全面完成的一种管理过程。

科学事业单位会计信息标准化的建设,是科学事业单位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的要求,是提高科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效率,加强科学事业单位财务信息沟通的有效保障,科学事业单位会计信息标准化的建设提升了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分析、风险控制、战略决策的水平。

1 实施背景

信息化是提高财务管理效率的重要基础之一,信息技术与管理能力的高度结合,是提高科研事业单位管理能力,从而提高科研事业单位核心竞争力的有效保障。

1.1会计信息标准化的最新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近年来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步伐加快,财政部于2006年建成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于2007年1月1日起生效。企业会计信息标准化有了国家标准,为了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财政部2010年制定和发布了我国电子财务报告的国家标准——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并于2011年组织了15家大型企业和12家会计师事务所参加的首批实施工作。通用分类标准作为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对于规范企业电子财务报告编制、统一电子化报送环境下的数据标准和口径、提升财务报告信息数据质量和监管效能、减少企业重复报送和降低报告负担具有重要意义,代表我国企业未来电子财务报告数据标准的发展方向。

科学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为主,财务报告自成一体,与企业财务报告有很大的区别。科学事业单位财务报告的格式和内容每年都有更新和调整,将信息化引入日常核算和财务报告尚没有国家标准。科学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的工作会计信息标准化有待完善,科学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管理,将有助于规范科学事业单位财务报告的编制,提升财务报告信息数据质量和监管职能,将广大科学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从繁重的日常财务工作中解放出来,更好地从事财务管理的工作。

1.2科学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信息化标准化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基于对信息技术在科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应用重要性的认识,科学事业单位为了加强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纷纷加大对信息化地投入,在财务管理信息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在取得进步的同时,科学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领域也面临不少的挑战,这些挑战包括以下方面。

1.2.1科学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标准有待统一

由于我国信息化社会服务体系不完善,科学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往往通过不同的软件公司完成各自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以至于科学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资金规模大、管理经费比较充足的科学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完成得比较好,而资金规模小的科学事业单位基于人才和成本的考虑,财务会计信息化程度不高,或只是完成了局部的信息化建设。

1.2.2财务会计管理信息应用相对落后

科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长期以来重核算,轻管理,以至于财务人员长期充当的只是“账房先生”的角色,这个角色也应用在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对财务信息化的应用多注重于核算业务的需要,缺乏对大量财务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领域应用层次较低。

1.2.3复合型的财务人员缺乏

当前,有的财务人员的水平仍停留在传统的核算和记账模式上,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有的财务人员计算机技术水平比较高,但是相关的财务知识不够扎实。科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标准化需要财务人员既要有丰富的会计、财务知识,还要熟悉国家财经政策、法规,要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网络技术,以及对科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软件和硬件系统的充分了解。

2 科学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信息标准化建设探索

随着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采购、非税收入管理、政府收支分类等各项财政改革的深入推进,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容不断创新和丰富,科学事业单位会计信息标准化的步伐也应进一步加快。

2.1尽快发布我国科学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国家标准

随着国家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政务公开、财务收支公开透明。科学事业单位经费来源,尤其是基础性研究为主的科研事业单位经费来源基本上是依靠国家公共财政拨款,是纳税人缴纳的税收,科学事业单位的收支也应接受公众的监督。目前,科学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信息标准化尚没有国家标准,科学事业单位的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不仅影响着科学事业单位对外财务报告的统一,也影响着科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国际的接轨,科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职能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以及科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科研、行政管理等管理职能的沟通与融合。

2.2专项经费支持,加强科学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信息标准化建设

随着国家部门预算改革的深入,一个单位一本预算也成了科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模式。本年度的部门预算从上年开始编制,经过“二上”“二下”,最后核定形成了科学事业单位本年度预算。

科学事业单位信息标准化建设离不开专项经费的支持,硬件、软件的购买,及人员的培训经费等,这些都是加快科学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信息标准化建设的必要开支。在加快科学事业单位信息标准化建设中,要设立专项经费,纳入年度部门预算,支持科学事业单位信息标准化建设。

2.3搭建平台,加强科学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示范应用

标准化财务数据的价值在于广泛应用,在完成科学事业单位信息标准化建设后,相关监管部门、其他职能部门、单位领导要加强标准化财务会计信息数据的广泛应用。以规范化的财务信息系统,从财务角度发现和防范风险、提升监管职能。

总之,在这个“互联网+”信息化日新月异的时代,信息化已融入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作为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财务信息化的建设,其特殊作用在科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活动中已日益凸显。财务信息化的建设对财务核算、财务分析、财务决策和监督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科学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信息标准化的建设,不仅有利于科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向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更可以使财务集约化、精细化、效益化变为现实。

[1]刘梅玲.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D].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

[2]庄明来.我国会计信息系统标准化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2012(17):18-21.

10.13939/j.cnki.zgsc.2016.35.153

猜你喜欢
科学事业财务报告会计信息
地理教育改革创新与地理科学事业发展
——写在《地理教育》第六届编委会成立之际
企业内部财务报告体系设计与应用
财务报告目标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加强科学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财政部修订印发《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编制操作指南(试行)》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论科学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要点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戴德明教授畅谈财务报告的功能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