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研究

2016-10-19 01:30
中国市场 2016年35期
关键词:国际金融理论教学方法

彭 礼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1)



高职“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研究

彭礼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湖南长沙410201)

“国际金融”作为高职国际金融专业、投资与理财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特点,课程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国际金融理论知识又要熟练进行国际金融的相关业务操作。这就对“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文章首先分析了高职“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职“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指导理念和具体途径,为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高职;国际金融;教学方法;改革创新

“国际金融”是高职国际金融、投资与理财、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理论性强、抽象难懂,学生们往往缺乏信心和兴趣,加上高职院校的学生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学生整体素质相对较低。因此,当务之急是应该探索一套适合高职学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既能把理论讲透彻,又能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

1 高职“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

1.1综合性强

高职“国际金融”课程的开设,必须以“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和“国际贸易概论”等课程的完成为基础,同时,又是“国际结算”“国际经济学”等后续课程学习的前提。这种承上启下的课程地位决定了该门课程的综合性突出。学好该门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经济学基本知识,特别是宏观经济学中有关国民收入的核算等知识。同时,还需要学生学好高数,否则对国际收支理论、汇率理论中的内容将很难理解。

1.2实践性强

高职“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从宏、微观层面更透彻地认识经济生活、理解国家经济政策和金融体制改革,真正学以致用。如针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汇率变动的浮动和频率加大,如何强化外汇风险管理,实现储备资产的保值增值;针对人民币的不断升值而中国经常项目顺差并没有缩小这一事实,如何调节国际收支,实现人民币汇率的稳定等问题,都是国际金融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1.3时代性强

当前,国际金融领域的新现象、新问题、新事件层出不穷。日新月异的国际金融实践推动着国际金融理论不断深化和发展。近十年来,国际金融理论发展迅猛,尤其是在汇率决定理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理论和国际金融市场理论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因此,“国际金融”课程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2 高职“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指导理念

2.1紧密结合国际金融时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国际金融”主要阐述有关国际收支、货币兑换、借贷关系、收付方式、结算制度、金融市场、货币体系、金融机构等问题。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在教学进程中以微观部分为教学重点,突出新颖的特点,也就是在阐述基本理论中选择最新的案例和数据来说明加深理解。密切结合国际金融事件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牢固地掌握汇率的决定因素等金融学的基本原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结合时事和热点问题来授课,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用。

2.2紧贴市场动态,加强学生对市场资料收集能力和洞察能力的培养

“国际金融”课程教学的重点究竟是什么?肯定要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相吻合,即要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国际金融市场作为课程重点,金融市场涉及货币市场、外汇市场、资本市场和黄金市场。学生在系统的学完基本知识之后,如何运用基本理论知识来分析具体市场行为是关键。为了让学生能较全面地洞察市场,就应该加强学生对金融市场洞察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在期初就要求学生在本学期准确记录美元、欧元、日元汇率走势图以及上证指数、深圳指数、道·琼斯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的走势图。并通过平时日积月累的市场资料收集和观察,提高自己对国际金融事件敏感性和分析能力。

2.3建立模拟市场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模拟教学就是通过对各种真实金融交易环境的模拟,让学生身临其境,进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目前,各大财经类网站都可以进行免费模拟交易,学生只需注册一个账户后,就能够运用真实的市场交易环境和行情,来模拟体验各种金融交易。如在讲授外汇交易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像中国工商银行模拟外汇交易平台等来进行模拟实践教学。这些外汇模拟交易平台提供的货币对于市场行情,与真实市场同步,还有各种各样的外汇新闻、汇评、专业讲座等。

3 高职“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具体途径

3.1理论教学

(1)启发式教学。教师在授课前,除了根据教材进行授课准备之外,应根据当下经济环境中的热点问题和热点现象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并在课程准备的过程中,设计一些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模块,启发学生课后自主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分析金融市场动态,总结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互动式教学。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可将一些与课程相关的热点问题引入课堂,组织学生进行分析并讨论,改变传统的理论灌输模式。学生通过在课堂中的讨论、辩论等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帮助进行分析和梳理,从而得出正确结论。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印象,从而达到更好的吸收效果。

(3)案例式教学。“国际金融”课程中有大量复杂、枯燥、难懂的专业术语,对学生而言较无吸引力。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则应进行创新和突破,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引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最前沿且有代表性的案例,这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加深学生对知识点地辨别、理解和掌握。

3.2实践教学

(1)实训室模拟教学。由于“国际金融”是一门对实践性要求很高的课程,因此,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充分利用实训室资源,借助金融教学软件模拟真实的金融交易环境,通过模拟交易系统使学生能将掌握的金融操作和市场运作等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在模拟系统中进行模拟交易等,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熟悉交易流程,在模拟实践中训练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和工作能力。

(2)校外实训基地教学。除了模拟实践教学,到社会单位中参加社会实践也是训练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任课教师可积极地联系一些与金融专业相关的单位,如证券公司、银行、期货交易所等,带领学生到以上单位进行认识实践,了解实际工作的具体业务流程、操作过程、基本技能和操作方法等,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的实际需求及工作单位的实际业务操作模式等。

(3)用人单位专家讲授。“国际金融”课程对实践性的高要求同时需要配备一支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这就要求各高职院校不断地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尽可能建立一支理论和实践经验都很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自身师资队伍的建设过程中,可聘请银行、期货、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里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或从业人员参与到教学中,通过讲座、实践环节指导等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实际业务操作经验,同时自有教师也可以借此汲取实际的工作经验,以便于在教学中更好地指导学生。

[1]韩文琰.高职《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9).

[2]余海萍.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国际贸易类专业《国际金融》课程改革设计[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10.13939/j.cnki.zgsc.2016.35.190

彭礼(1983—),男,湖南长沙人,管理学硕士,经济学讲师。研究方向:经济学、管理学、投资与理财。

猜你喜欢
国际金融理论教学方法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坚持理论创新
区绮雯:水城魅力·环湾之芯 洞见国际金融岛的湾区竞争力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