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合理使用职工教育经费的探讨

2016-10-19 02:14练锦华
中国市场 2016年35期
关键词:合理化企业

练锦华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行业间竞争激烈,企业员工作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必要动力,也应提高相应的素质和能力水平。在企业中,职工教育经费是应用到职工的技能提高和能力拓展方面的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能否做到合理使用,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紧密相关。因此,文章简要介绍职工教育经费和目前部分企业的使用情况,针对现状提出企业合理使用职工教育经费的相应对策以及实施的必要性。

[关键词]企业;职工教育经费;合理化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5.081

随着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为了更好地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从产品服务和销售管理到企业员工的培训都需要不同程度的改革和创新。加强企业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是提升员工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更是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企业的职工教育经费,是开展人才培养、提升培训成效的资金保障,如何合理地使用企业职工教育经费,将会对企业员工教育和培训的有力开展发挥重要作用。

1 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简要介绍

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是用于职工教育和培训活动的专用费用,在企业当年职工的工资总额中按照1.5%的比例足额提取,部分高要求的企业按2.5%提取。这一专项的经费用于职工的教育和培训,企业不能自行挪用,这是保障企业职工知识和技能水平得以继续教育的权利。

职工教育经费的使用范围包含购置教学设备与设施,上岗和转岗培训,职业技术等级培训等与培训相关的费用。这项经费的使用是面向企业的全体职工的教育培训,其中在企业一线职工的使用率应在60%以上。通过对职工教育这一专项经费的合理设置,对企业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培养、提高企业适应市场的竞争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2 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的使用现状

(1)企业和职工重视程度较低,部分企业未合理应用到职工教育工作中。职工教育经费在现有的企业的应用过程中,存在部分企业并没有严格按照国家的规定提取这部分经费或未足额提取,企业对职工的教育培训重视程度低,甚至出现部分企业将提取的这一专项资金用于企业的其他方面,企业职工也并未重视这一教育培训的权利,未维护自身的权益,这也是这一问题出现的诱因。部分企业缺乏长远眼光,没有认识到提升员工能力素质对于更好应对市场竞争的重要性,由此对培训教育工作的不重视,导致了职工教育经费没有做到合理使用的状况频频发生。长远看来,这会导致企业职工的技能和素质水平低下,进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和进步。

(2)管理机制建设不健全,对职工教育经费的应用不到位。部分企业缺乏一套完善的职工教育经费的管理机制,这也是企业的职工教育经费不能够充分发挥的重要原因。部分企业对这一专项经费的计提不足额,列支金额超过比例限制等状况频繁发生,正是由于在这些企业当中,对职工教育经费的管理机制建设并不健全,从而也缺乏严格的控制和管理,发放和使用时没有做到严格把关,长远以来会导致企业利益的直接损失。

现有企业里,对一线的岗位职工培训的比例较低,对于管理层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一般远超过了对基层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的应用,这是对职工教育经费的分配部署不合理的表现。由于管理体制的不够完善,部分企业在对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中花费了大量经费,而对于一线岗位的员工和技术人才的技能培训只占有了较少的比例。这既不符合现有的相关规定,长远看来也会对企业的未来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具体而言,一线职工人员,包括技术人才,作为接触产品生产的直接人员,工作任务和强度较大,他们的知识能力水平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效率。跟随时代的进步,不断提升一线职工的知识和技术水平,不仅能够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防范错误的出现,更有利于企业改进产品和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因此,在现有部分企业对职工教育经费的不合理部署中,这种不平衡的比例分配和不够完善的管理体系,起到了主要的阻碍作用,也将进一步阻碍企业的长远发展。

(3)监督机制不完善,激励不到位。在对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的不合理使用中,其中的监督机制不完善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企业中出现计提比例不当、挪用专项资金、应用比例不当等状况都时有发生,这在于企业自身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使用过程的监督力度同样不佳,没有充分利用这一专项经费提升员工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同时,企业中也存在着对员工参与教育和培训的激励程度过低的情况。一方面企业不重视员工培训,尤其是针对一线职工和技术人才,另一方面也在于企业没有有效调动职工的参与积极性,没有充分鼓励企业的职工积极参与一些教育和培训的项目,也会阻碍到这一专项经费的使用效果,由此也导致了职工教育经费使用的不合理。

3 合理应用职工教育经费的相应对策

(1)增强职业教育培训的重视度,有效落实职工教育经费的使用。职工教育经费的不合理使用,在于管理层对于职工教育培训这一项目并不重视,由此导致的专项资金计提比例不当等状况时有发生,这同时导致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中培训内容质量不高等状况的出现,不能显著提高职工的各项知识和技能的水平。因此,有效使用企业的职工教育经费,首先应做到加大对员工教育培训的重视程度,包括管理层和员工,管理层要合理计提和使用专项的教育经费投入适当的员工培训中,选择与岗位要求相挂钩的培训内容,要认识到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对员工素质提高和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企业的管理者应认真考察适当的培训课程,有效使用职工教育经费,不随意挪用,有效利用培训的课程提升企业员工的素质,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2)合理分配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在现有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中,大多出现对管理层人员的培训比例过大,而对一线员工和技术人才的关注较少。依据这一情况,企业管理层首先应认识到一线职工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性,显著提升职工的素质水平是有效促使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企业应做到充分关注基层职工,注重基层职工的工作付出和教育培训,开展丰富的培训课程,既有效提升职工的技能水平,又有效激励基层员工实现自身价值,更好地适应岗位要求,为企业服务。

(3)建立有效监督机制,进一步保障职工教育经费的有效落实。为了确保职工教育经费的合理使用,企业应建立一套有效的监督机制和评估体系。要考查职业教育经费的计提比例的合理性,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结合本企业情况确定计提比例,同时在被培训人员的选择中,要确保基层员工的合理比例。另外,企业要监督培训课程的内容和实施效果,确保培训课程与员工能力需求相挂钩,建立相应的评估体系来评估培训效果,确保培训经费应用得当,能有效提升企业员工的知识和技术能力。

同时,职工也应有效捍卫自己参与教育培训的权利,树立主动的监督意识,企业应定期公开经费的使用情况,从经费的提取开始,到经费项目的合理选择,被培训人员的选择比例以及培训效果的考核,都应做到认真监督,从而确保职工教育经费的合理使用。

4 结 论

职工教育经费的合理使用,不仅可以显著提高企业职工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确保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同时也是促进人才培养、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企业应加大对职工教育培训的关注,重视人才的培养,使人才的素质提高到更高的层次,从基层员工加大教育培训的投入,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会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合理使用职工教育经费,使员工更好地融入企业的发展中,更好地适应市场和行业竞争,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邹建.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使用与管理的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4(20).

[2]南顺女.对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管理的探讨[J].中国经贸,2015(4).

猜你喜欢
合理化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蒙住眼,因为剁手难——为什么清代不能建立合理化的央地财政分权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机械制造工艺的合理化机械设计
基于认知合理化的会计舞弊治理:研究基础与框架策略
现代城市绿色生态型高层建筑设计的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