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与父母感情状况对大学生爱情态度的影响

2016-10-19 02:28赵晋玮丁贤为邹美凤赫英娟马子媛
中国市场 2016年35期
关键词:爱情观大学生

赵晋玮 丁贤为 邹美凤 赫英娟 马子媛

"

"

[摘 要]目的:对大学生的爱情观作初步扫描,探讨自尊与父母感情状况对大学生爱情态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取样法,抽取牡丹江医学院400名学生,对其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合文献法、统计法等,运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表明,自尊水平对占有型的爱情态度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对同伴型和现实型则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父母感情状况对浪漫型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对游戏型则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结论:自尊水平越高,学生的爱情态度越倾向于占有型,反之则倾向于同伴型或现实型;父母感情状况越好,其爱情观越倾向于浪漫型,反之倾向于游戏型。

[关键词]大学生;爱情观;父母感情;自尊水平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5.115

恋爱、结婚是个体成年早期的重要内容,埃里克森认为,人在 18~25 岁时对性的觉醒已达到基本成熟、稳定。[1]大学生正处于这一阶段,调查中有恋爱经历的占64.8%,研究表明爱情态度是影响爱情关系的重要因素[2],为防止课业繁重的医学生走向恋爱误区,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爱情观显得尤为重要。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取牡丹江医学院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共4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低自尊290人,占90.34%,高自尊31人,占9.66%;在父母感情状况中,非常恩爱128人,占39.88%,比较恩爱109人,占33.95%,一般66人,占20.56%,比较紧张14人,占4.36%,很紧张4人,占1.25%。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情况调查表

自编问卷,主要用于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包括父母感情状况等。

1.2.2 爱情态度量表中文修订版(Love Attitude Scale一Revised,LAS-R)

该量表有六个维度,每维度7题,共42题。其中,各分量表的信度介于0.706~0.818[2],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量表要求被试描述对爱情的态度和信念,量表采用Likert式5点等级计分,1为完全不同意,5为完全同意,均为正向计分。

1.2.3 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SES)

用于评定青少年关于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信度在0.77~0.88。[2]量表共10题,采用4点记分法,1为非常不符合,4为非常符合。其中,3、5、9、10题需反向计分。采用理论中数25分来划分自尊的高低。[3]

1.3 资料收集方法

征得研究对象同意后,统一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21份,有效回收率80.2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 2003和SPSS 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F检验,检验水准 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自尊水平与爱情态度的F检验

根据表1,低自尊学生在同伴型和现实型显著高于高自尊的,在占有型显著低于高自尊的。

2.2 父母感情状况与爱情态度的F检验

由表2可知,只有浪漫型和游戏型在不同的父母感情状况间差异显著。事后检验发现,父母感情越好的学生越浪漫,越差的越倾向于游戏型。

3 讨 论

3.1 自尊水平对大学生爱情态度的影响

自尊也称自尊心,国际学者J.D.Brown [4]、S.Coopersmith[5],国内学者朱智贤[6]、顾明远[7]、林崇德[8]、黄希庭[9]、张玲[10]等都纷纷为“自尊”下过定义。综合比较,认为自尊是自我意识中具有评价意义的成分,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大量研究表明,青少年的自尊与情感之间有密切联系。[11]本研究发现,自尊水平高的大学生,在爱情态度上倾向于占有型,自尊水平低的倾向于同伴型或现实型。主要原因可能是:①本次调查采用的是Rosenberg的自尊量表,该量表存在价值和能力两因子[12],高自尊相较于低自尊被试更希望能在爱情关系中体现自身的价值,具有更强的控制欲,同时研究学者Astra和Sing[13]还指出,高自尊的个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比较主动、自信,更容易赢得别人的信任,故而更倾向于占有型,而不是与恋人保持安全距离。②低自尊的大学生相对来说缺乏安全感,人际信任水平低[14],故而更倾向于将配偶的价值最小化,不愿承认对方对自己的安慰和支持[15],只有在长时间的相处或者物质保障下才能获得安全感,所以在爱情态度上更倾向于同伴型或现实型。

3.2 父母感情状况对大学生爱情态度的影响

唐利平、黄希庭认为父母的婚姻关系、家庭教养方式以及子女对父母婚姻关系的认知是影响个体恋爱观形成的重要因素。[16]本研究调查发现,父母感情越好,大学生的爱情观越倾向于浪漫型,反之则倾向于游戏型。家庭是影响个体最大的微系统,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其行为方式在子女的角色行为发展和人际关系发展上扮演着特殊的角色[17],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表现在孩子与他人的相处过程中。当个体与异性建立亲密关系时,会将其在父母互动中学习到的经验应用于自己的交往过程中,于是就会出现父母感情好的被试,更容易处理恋爱中遇到的问题,也更相信爱情,倾向于浪漫型,而父母感情差的被试则对爱情持怀疑态度,认为爱情可有可无,更多怀有猎奇心理,倾向于将爱情视为一场游戏。

综上所述,自尊水平与父母感情状况都可以对大学生的爱情态度产生影响。为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和提高对环境的适应性,甚至于促进人类社会更好的发展,我们应该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做起:首先,我们应该扩大此类研究结果的普及度,学校可根据大学生的特点,综合运用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等措施,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对大学生进行恋爱观教育。其次,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感情的好坏、对爱的表达方式以及父母对爱情持有的态度都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所以,父母应该重视孩子的模仿能力,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树立榜样。最后,社会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社会应该在新闻媒体上开展一些关于爱情的专题讲座或播放具有指导意义的爱情影片,既能帮助家长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又能有效地引导和促进大学生正确恋爱观的建立。另外,文章研究得出的结论与以往研究略有不同,针对不同之处希望在未来的研究中能够得到补充,使关于爱情态度的理论进一步加以完善。

[摘 要]伴随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及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建设,成都市公共体育服务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为进一步完善公共体育服务,全面构建亲民、便民、惠民、利民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有必要对成都市的公共体育服务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关键词]成都市;公共体育服务;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5.112

1 引 言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顺利举行、2022年冬奥会申办成功及《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中国已经掀起了一股全民体育健身的热潮。

2009 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国家体育总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国办发〔2009〕23号)的职责调整中提到要“加强体育公共服务,促进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全民健身的职责,推进体育公共服务和体育体制改革”。

2014年10月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46号),把全民健身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要求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调研的对象

以成都市5城区:青羊区、武侯区、金牛区、锦江区、成华区,及周边区市县社区的公共体育服务为研究对象,其中以成华区建设路街区为实地考察对象。

2.2 调研的方法

①文献资料法。②访谈法。③实地考察法。调研期间笔者对成华区建设路街区进行了实地考察,搜集第一手实证材料。

3 “公共体育服务”的基本概念

部分学者认为公共体育服务是一种活动。闵健等认为公共体育服务是指公共体育组织和公共体育服务人员,为社会公众的体育活动所提供的体育产品和体育劳务。[ZW(]闵健,李万来,刘青.公共体育管理概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162.[ZW)]肖林鹏等认为公共体育服务是公共组织为满足公共体育需要而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混合物品。[ZW(]肖林鹏,李宗浩,杨晓晨.公共体育服务概念及其理论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2(2):97-101.[ZW)]

4 国外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状况

4.1 美国

1979 年,美国连续推出“健康公民”计划,“为大众提供较为充足的硬件设施是美国政府主要的体育管理职责”;[ZW(]周兰君.美国大众体育管理方式管窥[J].体育学刊,2010,17(9):45-49.[ZW)]在“健康公民 2000 年”计划中保障每个公民都能够享有公共体育设施;在“健康公民2020年”计划中体育活动是42个分项目之一,共有15个子项目,无疑会积极地推动美国国民健康计划的开展。

4.2 英国

1975年,英国发布的《体育和娱乐》白皮书确定了体育和娱乐在福利国家的合法地位;20世纪80 年代由撒切尔夫人领导的保守党将公共体育服务从体育设施建设转移到提高公众的体育参与程度上。

4.3 日本

1961 年,日本即颁布了《体育振兴法》,推动了日本体育的发展;1968年,日本开始制订体育发展的中长期计划;1971年,保健知育审议会发表了《关于普及及振兴体育的基本策略》;2000年,在日本又颁布了《体育振兴基本计划》。

5 成都市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5.1 成都市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现状

成都市的体育服务组织构建相对完整,主要由组织管理网络以及人员管理网络组成。成都市体育局是成都市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主要职能部门,是整个公共体育网络的核心。

自《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发布以来,成都市注重群众体育活动的发展,致力于向民众提供高水平的公共体育服务;“十一五”规划期间,实施“全民战略、金牌战略、品牌战略”,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十二五”期间,相比于2009年成都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0.57平方米,现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1.01平方米,全省体育人口每年新增40万人,共新增逾200万人。同时,“十二五”期间建设社区全民健身广场300个,乡镇全民健身中心200个,30%的行政村有公共体育设施,21个市(州)分别建设一个青少年体育活动中心,85%的市(州)具备承办省级综合运动会的能力。

5.2 成都市成华区建设路街区现状分析

5.2.1 成都市成华区建设路街区简介

建设路街区于1965年正式定名为建设路街道办事处。管辖电子科大、培华路、建设中路、圣灯寺4个社区,面积3.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2万人,流动人口6.4万人左右。其中建设路处于成华区的核心地段,全长近2000米,自猛追湾横跨一环路和沙河至二环路,是建设路辖区最主要的商业街道。

5.2.2 体育设施情况

经实地调查,得到如下结果。

游泳池(馆)7个;网球场1个;足球场1个;台球馆3个;健身房4个;羽毛球馆2个;公共健身设施15处。在建设路街区居民占总体育面积为336412平方米,人均体育面积约为33642/6.2w=0.543,低于全国人均体育面积1.46平方米。

5.2.3 建设路街区人均体育面积较低原因分析

整个成华区的体育人均面积是高于全国的,而建设路街区作为经济中心却低于全国水平,一方面是由于成华区的体育场馆分布不均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于本次调查建设路街区人均体育面积仅以街区内的对外开放的场馆设施为对象,辖区内的中小学与高校内的场馆对外开放频率低均不在调查数据之内;但其主要原因仍然是我国公共体育服务水平较低,对体育场馆设施的充分利用意识不高。

5.3 成都市公共体育服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成都市公共体育服务快速发展,但仍有不足:一是相关政策体系不健全;二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数量和质量差距较大;三是城、乡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四是政府体育部门和体育社团没有充分发挥公共体育服务的作用;五是体育活动组织形式较为单调,缺乏吸引力。

猜你喜欢
爱情观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西门庆的爱情观浅议
论柳永情词中的爱情观
玫瑰与面包并存的爱情:《傲慢与偏见》爱情观的分析
浅析李清照爱情观
《红与黑》的主题意义与爱情观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