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得主中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上)

2016-10-19 03:17朱安远张冰
中国市场 2016年35期
关键词:国家元首国父诺贝尔奖

朱安远 张冰

"

"

"

[摘 要]诺贝尔奖迄今已颁发了115届(1901—2015年,其中1940—1942年未颁奖),共有870人874人次赢得诺奖,另有23个组织机构在24个年度内26次荣获诺和奖。在所有诺奖得主中,迄今共出现过18个国家的26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不含阿拉法特),其中获奖时在任14位,前任8位,后任4位。除温斯顿·丘吉尔是诺文奖得主以外,其余25位均是诺和奖得主。还重点介绍了联合国、联合国秘书长及其荣获诺奖的有关情况。

[关键词]诺贝尔奖(诺奖);诺贝尔奖得主;诺贝尔和平奖(诺和奖);诺贝尔文学奖(诺文奖);国家体制(国体);政治体制(政体);国家元首;总统;国家主席;政府首脑;总理;首相;英联邦;联合国;联合国秘书长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5.209

1 国家体制和政治体制

国家体制(state system,又称国家制度,简称国体)是确立一个国家阶级统治关系的基本制度。国体是指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它反映国家的本质和国家的阶级属性。国体决定政体(political system,政治体制的简称,又称政治制度),并通过政体来表现。历史上已经出现的国家制度主要有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四种类型。国家制度一般都规定在各国的宪法、法律和其他特别法中。国家的政体以及一切机构组织与活动的原则都是根据国体来确定的。

世界上现存的3种主要政治体制是:①议会制(又称内阁制,包括内阁君主立宪制和内阁共和制):一种民主政治制度,其特点是政府首脑的权力来自议会(国会)的支持。议会制下政府首脑(可不限任期)的权力普遍较大。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并不完全分立。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其国家元首通常是礼仪性职务,不享有实际的行政权,其权力一般仅限于任命议会中的多数党领袖或多党政治联盟领袖出任政府首脑。如英国、德国、瑞典、比利时、加拿大、以色列、日本、东帝汶和意大利(其国父是意大利统一后的首任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等。②半总统制(又称双首长制、混合制):一种同时具有议会制和总统制特点的共和制(分为议会共和制和总统共和制两类)政体,起源于魏玛德国。半总统制的总统作为国家元首有一些特殊的权力,内阁有相对较稳固的地位,国会权力相对较小。内阁首长(政府首脑)由占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推举产生,总统任命、免除、替换须征询议会意见的国家有法国、波兰、芬兰和奥地利(其国父是第一共和国首任总理、第二共和国首任总理和首任总统卡尔·伦纳。晚清称奥地利为双鹰国,因其国徽有双鹰图像而得名)等;内阁首长由总统任命、免除、替换不须征询议会意见,其职位更类似于一个超级部长的国家有俄罗斯、埃及、韩国(有时将其归属于总统制变种的国家政体)和乌克兰(其国父是反抗波兰统治的民族起义领袖和哥萨克首领赫梅利尼茨基)等,其中波兰、芬兰和奥地利偏向于内阁制,法国、俄罗斯、埃及、韩国和乌克兰则偏向于总统制。法国、波兰和芬兰(根据2000年3月1日起实施的芬兰新宪法,总统的权力被削弱,内阁和议会的权力及地位明显得到加强,总统只能根据议会的提议任命政府总理)三国的总统和总理的权力划分比较明确,总统负责对外,总理负责对内。③总统制:属共和制政体,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通常还兼任武装力量总司令,总统制下总统的权力最大。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相互独立,分别由选民选出。如美国、哥斯达黎加、南非、利比里亚和阿根廷[其国父是与西蒙·玻利瓦尔(被视为是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巴拿马、厄瓜多尔、秘鲁和玻利维亚六国国父)一道被誉为美洲解放者的何塞·德·圣马丁,圣马丁亦是秘鲁国父]等。

单一制和复合制是两种主要的国家结构形式。单一制是指中央政府拥有所有政治权力,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单一制。复合制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政治实体组成的国家联盟的形式,按联合程度又可分为联邦制(如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印度、巴西和墨西哥等)和邦联制(如1776—1789年的美国以及2003—2006年的塞尔维亚和黑山等)两类。

2 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国家元首是国家、联盟、联邦中的最高代表,是国家的象征,履行宪法赋予的权力和义务。在君主制下,国家元首是君主;在共和制下,国家元首通常的称号是总统。国家元首现大致可分为以下4类:①在总统制下,国家元首同时是政府首脑,可主动行使行政权。美国是其典型代表。②在半总统制下,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分享行政权力。法国是其典型代表。③在议会制下,国家元首大多拥有行政权力,但由内阁代为行使。英国是其典型代表。④无行政权力的国家元首(即虚位元首),完全没有实权,主要是国家的象征。如德国联邦总统、瑞典国王(自1975年起)、日本天皇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等。

政府首脑是国家或地区的政府或内阁的领导人,在总统制下一般由国家元首(总统)兼任,在半总统制下由总统在议会多数党中指定,在议会制下通常称总理或首相。政府首脑是行政部门的最高负责人,故又称其为行政首长。

3 诺贝尔奖得主中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诺贝尔奖始颁于1901年,现由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和平奖以及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始颁于1969年)6个奖项组成。诺贝尔奖得主中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现只产生于和平奖(已产生103位个人得主,另有23个组织机构在24个年度内26次获奖[1~2])和文学奖(已产生112位个人得主[3])两个奖项之中,具体情况见表1。

注1:表中26位已逝世16位,其中享年最大者(95岁)是纳尔逊·曼德拉,最小者(51岁)是施特雷泽曼(因心力衰竭在首都柏林突然逝世);尚健在10位,其中现年最大者(93岁)是西蒙·佩雷斯,最小者(55岁)是奥巴马。萨达特(在开罗举行庆祝十月战争胜利8周年的阅兵式上被埃及激进的伊斯兰圣战组织成员枪杀)和拉宾(在特拉维夫一个10万人参加的和平集会散会时被以色列极端右翼分子枪杀)两位系被暗杀身亡。

猜你喜欢
国家元首国父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知多少
朝鲜派“国家元首”访问韩国
网络诽谤案件公诉情形中“损害国家形象”的宪法学思考
绿营又提废“国父遗像”
蒋介石首称孙中山为“国父”
诺贝尔奖离我们有多远?
联邦制、国家元首、政府首脑
尊孙中山先生为“国父”的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