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教学加强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及有效性

2016-10-19 05:07白璐
中国市场 2016年36期
关键词:德育英语教学课堂教学

白璐

[摘 要]当下不断提升人才素质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有着深刻长远的现实意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教书与育人是教育的历史使命,二者不可分割。由此可见,在进行学科教育的同时实施德育教育是当下我国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内容。但是我国英语课堂教学无论是在内容讲解还是在教学方法应用等多方面都未能考虑到德育教育问题,文章针对这一问题着重分析了英语课堂中德育教学的必要性及有效性。

[关键词]英语教学;课堂教学;德育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6.201

1 英语课堂中加强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1.1 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受全球化趋势影响,我国与其他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联系日益紧密,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参与度也与日俱增,在这一背景下,我国青年一代不仅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更高程度的挑战,能够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环境的优秀人才不仅需要具有过硬的知识储备和实践技能,同时也必须具备优秀的素质品质,积极端正的学习和工作态度对学生自我发展及社会的长远进步都有重要意义,客观环境要求下当代教育包括英语在内的各个学科都必须担负起育人职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实施德育教育。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密不可分,语言的教育同时也是文化和思想的教育。英语是全球化环境下我国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语言教育,其教学目标包括学生英语语言技能学习和综合素质培养[1],教材内容涉及西方科技发展、优秀人物、历史进程等反映了其思想文化特征的各方面内容,教授范围涵盖了知识技能训练、受教者学习兴趣强化、文化视野开拓及思想境界提升等,由此可见,英语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及原则的本质意义都包含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提升,这也同当下我国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相符合。

1.2 受教者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必然要求

接受学校正面教育的青年一代有着思想上的先进性,然而受多元文化环境的影响也难免出现各种道德修养问题。这一阶段的青年人处于人生的迅速成长期,无论是政治、经济等社会环境的迅猛变化、社会竞争压力的与日俱增还是西方异质文化价值理念的涌入、多元文化的盛行都对其思想理念造成了巨大冲击,出现了诸如精神空虚、缺乏信仰或信仰偏差等消极现象,而市场经济的发展也间接影响导致盲目拜金、追求享乐等消极价值观念的普遍形成。

客观现实表明这一阶段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水平并不乐观,要在有限的教育时限内树立受教者积极健康的学习和工作心态、扭转思想误区并消除不良思想带来的影响是一项艰巨工作,需要各科教师的充分重视。而英语课堂教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教学而言具有人文气息浓郁、课堂氛围活跃、课程组织灵活度高等德育教育优势,教育工作者能够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挖掘其中的优秀思想文化内涵并以此为基础潜移默化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1.3 德育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学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也是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场所,肩负着为国家、社会培养各种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的重任。[2]当下复杂多变且充满竞争压力的国内外社会环境对学生个体素质发展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客观现实表明能够适应上述发展环境并获得竞争优势地位的现代化人才不仅需要扎实的知识文化素养,同样也必须具备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因而学校的德育教育责任较之以往也显示出了更多的紧迫性和艰巨性。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校内德育教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其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如形式刻板无趣、内容空洞抽象、实效性差、学生排斥性强等多方面问题,异质文化涌入带来的思想冲击及多元文化的盛行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德育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势在必行。建立在对西方国家德育教学先进经验借鉴基础上结合了我国实际教育教学情况的研究调查发现,德育教学工作需要渗透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开展德育教育是我国德育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3]

2 英语课堂中加强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2.1 能够有效帮助强化英语教学的育人功能

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为英语的课堂教学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当下我国英语教学的人才培养意义不仅在于语言技能的传授,更在于文化素养的提升,如何正确对待本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如何实现民族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如何以文化包容心态进行不同文化间的平等交流和相互促进等都是当下我国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而要增强英语教学的育人意义就必须借助德育教学。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正处于“转型”阶段,由于受西方文化观念和现象的冲击与影响,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模式普遍发生一定变化,一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心目中缺乏社会责任感和社会义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在不断滋长蔓延,追名逐利也逐渐成为时尚。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西方异质文化树立正确认识,避免对资本主义文化、生活方式等产生盲目崇拜,在多元文化盛行的环境中保持自我的文化独立性,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提高民族责任感,养成正确的文化赏鉴及选择能力,坚定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和积极健康的思想价值取向。同时,教师要帮助受教者明辨接触到的知识内容,深化其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抵制诸如消费主义、个人主义、金钱至上等消极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提高分析辨别能力,有能力做到选择性学习并在选择过程中加深对不同种类的文化内涵的理解,成为能够与当下文化环境相适应的优秀人才。

2.2 能够有效帮助受教者心理的健康发展

健康心理的培养是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心理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体的成功获得。[4]就当下现实状况而言,相对比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我国针对学生进行的心理教育相对落后,缓解学生在紧张激烈社会竞争中产生的心理压力并引导其营造健康的心理状态逐渐成为了各科教师必须承担起的重要职责。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通过介绍美国著名创业成功人士激发学生的事业奋斗热情,引导受教者在学习过程中树立人生榜样、奋斗目标,坚定自强和自信心;能够充分利用涉及有关坚强、奋斗、乐观等具有积极价值取向的相关英语学习题材对受教者实施正面的心理引导,使其学会用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精神面对生活中的困境与挑战;能够在锻炼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同时细心引导其学会如何构建宽容理解、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善待、尊重、倾听等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优秀品质。总之,英语课堂教学中蕴含大量积极向上正能量因素,而在对其进行充分利用的基础上开展的德育教学工作能够拓宽学生视野,产生不同的人生感悟,认识到积极健康心理状态对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并能够在教师引导下有意识进行积极心理态度的构建,增强自我抗压能力,为未来能够正确面对激烈浮躁、充满压力的社会竞争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3 结 论

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使我国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不断涌入并在潜移默化中对国民的思想行为产生着影响。青年人的知识能力及品德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社会的未来发展,当代英语教育工作者必须明确认识到自身肩负着的责任,充分认识到青年一代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依照德育教育发展规律将德育教育工作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实践当中,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引导受教者养成健康良好的人格品质,为青年一代的健康发展及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杨阳.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法制与社会,2013(9).

[2]王莉莉.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特点与对策[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12).

[3]杨荣.大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7).

[4]张雪珠,张琪.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J].山东外语教学,2011(16).

猜你喜欢
德育英语教学课堂教学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