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城区馆陶组热储回灌可行性研究

2016-10-20 08:36山东省鲁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德州253000
地球 2016年10期
关键词:馆陶德州市德州

(山东省鲁北地质工程勘察院 山东德州253000)

(山东省鲁北地质工程勘察院 山东德州253000)

山东省德州市城区在大地构造上属华北板块(Ⅰ级)、华北坳陷区Ⅰ(Ⅱ级)、临清坳陷Ⅰb(Ⅲ级)德州潜断陷Ⅰb2(Ⅳ级)、德州潜凹陷Ⅰb21(Ⅴ级)内。本文在查明区内馆陶组热储地热地质条件和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区内地热回灌试验成果开展馆陶组热储地热回灌可行性研究,认为目前区内馆陶组热储回灌空间有限,不适于强调进行大规模地热自然回灌和加压回灌。

德州市城区馆陶组热储地热回灌

0 引言

地热资源集热能与水资源为一体,由于其温度适宜且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在采暖、洗浴、工业、医疗、养殖业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是继太阳能和风能之后的一种重要的绿色能源。德州市城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地热资源的长期开采已导致区内地热水水位的大幅下降。若长期只采不灌,不但造成资源的浪费,还将导致地热水位的不断加速下降,并有可能加剧区内地面沉降的发展趋势,导致吊泵、开发利用成本增加、取水困难、资源枯竭及其它热污染、水土污染等环境地质问题。开展地热回灌研究对合理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1 地质背景

1.1 地质构造

山东省德州市城区在大地构造上属华北板块(Ⅰ级)、华北坳陷区Ⅰ(Ⅱ级)、临清坳陷Ⅰb(Ⅲ级)德州潜断陷Ⅰb2(Ⅳ级)、德州潜凹陷Ⅰb21(Ⅴ级)内。。

区内断裂主要发育方向为NNE、NE向,均隐伏于新近纪地层之下。区内较大断裂主要有沧东大断裂和边临镇—羊二庄断裂。

1.2 地层

区内埋深2500m深度以范围内地层为新生界地层,由老至新为古近纪孔店组(未揭穿),古近纪沙河街组层厚360~420m,古近纪东营组层厚205~540m,新近纪馆陶组厚度350~475m,新近纪明化镇组厚度870~890m,第四纪平原组厚度240~260m。。

2 馆陶组热储特征

2.1 岩性

(1)岩性粗,多为砂砾岩、含砾砂岩及粉砂岩等,砂岩厚度占地层厚度的比值为30~40%。

(2)在垂向上具有上细下粗的正旋回沉积特征,其底部为砂砾岩。

(3)在水平分布上馆陶组底板埋深从南向北呈明显的变浅趋势。

2.2 埋藏及厚度

区内馆陶组顶界面埋深由中间向四周逐渐变浅,顶界面最大埋藏深度1150m,最小埋藏深度1026m;底界面埋藏规律与顶界面埋藏规律一致,由中间向四周逐渐变浅。区内馆陶组地层厚度在350~500m之间,由南向北逐渐变薄,其中市政府-于官屯地段最厚,厚度在450m左右。区内馆陶组热储水层砂层厚度分布规律与地层厚度分布规律基本一,由南向北逐渐变薄,厚度在160~200m左右。

2.3 水文地质特征

区内馆陶组热储含水砂层岩性以含砾粗砂岩及砂砾岩为主,孔隙度24~30%,涌水量4.21~6.32m3/h·m,水温52~59℃,地热水矿化度4~5g/L,水化学类型为Cl—Na型,补给主要为西南山区的侧向远距离径流补给,排泄以人工开采为主。

3 开发利用现状

目前德州市城区内已有地热井62眼,开采层位为新近纪馆陶组热储,主要用于供暖和洗浴,开采量约为1.556×107m3/a,已形成地热水降落漏斗,漏斗中心水位埋深在30m左右,近年来,区内地热井增加迅速,地热水开采量明显增大,地热水位也呈加速下降趋势。根据R14井水位监测资料,2005年10月21日,R14井水位标高为11.9m,2010年10月21日R14井水位标高为-6.7m,五年水位下降幅度达18.6m,平均下降速率约为3.1m/a。

图1 R14井地热水水位多年动态曲线图

4 地热回灌研究

4.1 地热回灌试验

回灌试验于2011年5月22日10点50分开始,至5月29日11点15分结束,回灌井为东建2井,共进行了3个压力段回灌试验回灌数据见表1。

表1 东建2井回灌试验数据表

4.2 回灌试验分析

4.2.1 回灌量与回灌延续时间关系

回灌量与回灌延续时间呈指数函数关系(Q=19.125e-0.0001t,相关系数R=0.9391),二者呈负相关关系,即同一回灌压力下随着回灌时间的延续回灌量逐渐减小。这主要是由于随着回灌时间的延续,物理堵塞和化学堵塞会越来越严重,从而导致回灌量会越来越小。

4.2.2 回灌量-水头升高关系

回灌水量与水头升高呈正相关关系(Q=0.5557H0.9017,相关系数R=1),大致符合幂函数关系,回灌量随水头的升高(回灌压力)而增大。

综上可知,回灌量会随着回灌压力的增大而增大,但随着回灌时间的延续回灌量会逐渐减小。

5 地热回灌可行性分析

5.1 地热回灌水源条件

目前德州市城区所开采的地热水中89%以上是用于供暖,供暖后的地热弃水排放量多达1.38×107m3/a,因此用供暖后的地热弃水进行回灌,在水量方面是有保证的。

供暖后的地热弃水保持了与原水基本相同的水质,仅是温度的降低,因此以供暖后的地热弃水作为回灌水源从水质方面讲是完全可行的。

5.2 热储入渗条件及储水条件

区内馆陶组热储层的渗透系数在2.59~11.17m/d之间,可见区内馆陶组热储层具有良好的渗透条件。

目前区内馆陶组热储地热水水位埋深18~30m,具有一定的储水空间,在外界水头压力下的作用下,有一定空间压缩潜能。但相对于热储所承受的1000多米的压力来讲,微乎其微,在其作用下热储层所能提供的压缩空间很小。

因此从现状地热回灌条件上来看,自然回灌所产生最大压力差小,回灌空间有限。因此现在不适于强调进行大规模地热自然回灌和加压回灌。

6 结论

(1)山东省德州市城区在大地构造上属华北板块(Ⅰ级)、华北坳陷区Ⅰ(Ⅱ级)、临清坳陷Ⅰb(Ⅲ级)德州潜断陷Ⅰb2(Ⅳ级)、德州潜凹陷Ⅰb21(Ⅴ级)内。

(2)目前德州市城区内已有地热井62眼,开采层位为新近纪馆陶组热储,主要用于供暖和洗浴,已形成地热水降落漏斗,地热水位也呈加速下降趋势。

(3)根据区内已有回灌试验,回灌量会随着回灌压力的增大而增大,但随着回灌时间的延续回灌量会逐渐减小。

(4)从德城区现状地热回灌条件上来看,自然回灌所产生最大压力差小,回灌空间有限。因此现在不适于强调进行大规模地热自然回灌和加压回灌。

[1]马晓东,陆荣莉,周长祥,等.山东聊城西部地热田地热地质特征 [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8,1 24-28.

[2]孔庆友,邹国强,等 山东省矿产资源储量报告编写指南 .山东省地图出版社,2010,11 278-280

[3]徐军祥,康凤新.山东省地热资源 [M].中国地质,2000,10(2):41-42.

德州市城区馆陶组热储回灌可行性研究

■张震宇

P314[文献码]B

1000-405X(2016)-10-56-2

张震宇(1979~),男,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

猜你喜欢
馆陶德州市德州
德州大陆架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山东省德州市杂技团《蹬伞》
德州市市场监管局赴济宁市学习观摩
德州鲁源货场信号联锁设备关键技术的应用
春天的省会是馆陶
馆陶四月
馆陶到底有多馆陶
在德州,电力经纪人帮你选电!
德州地区悬铃木方翅网蝽的综合防治措施
邯郸作家峰会在馆陶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