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金平县龙脖河铜矿区新卡矿段找矿方向

2016-10-20 08:37陕西地矿第六地质队陕西西安710016
地球 2016年10期
关键词:基性矿段红河

(陕西地矿第六地质队 陕西西安710016)

(陕西地矿第六地质队 陕西西安710016)

金平龙脖河铜矿床是哀牢山南段成矿带的重要矿床,是滇东南铜、钴、铁、镍、银、金、钒、钛多金属矿一个极有找矿前景的铜矿基地。矿区由南东到北西划分为龙达、新卡、新莲三个矿段。截止2015年年底,龙达矿段累计已探明铜资源量约50万吨,新莲矿段探明的铜矿床而深部勘查找矿中已探获331+332+333铜资源量32.32万吨,规模已达大型,而位于其间的新卡矿段一直未能取得突破。因此,分析、研究龙达、新莲矿段的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和成矿规律等,对新卡矿段找矿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变基性火山岩红河裂陷槽龙达背斜红河背斜

1 成矿地质背景

龙脖河铜矿床地理上位于滇东南地区,按板块构造观点,则位于扬子板块与青藏滇板块之交接部位的哀牢山缝合线上。以红河断裂为界,缝合线南西部称青藏滇板块,北东部为扬子板块。按照由南东至北西划分,大的矿段分别为龙达-新卡-新莲三个矿段。见图1。

地层:区内新生界-中生界地层分布在红河大断裂、阿龙—古龙山大断裂夹持地段,主要为一套浅变质岩系,岩石主要有中基性火山岩、基性侵入岩、碳酸盐岩及砂板岩,为中、上三叠统个旧组和火把冲组地层。其次为下三叠统洗马塘组、永宁镇组及下三叠统(?)变基性火山岩组(图1)。

图1 云南省金平龙脖河矿区区域构造图

上三叠统火把冲组(T3h):上部为粉砂质板岩、板岩、千枚岩;中部为千枚岩、变质砂岩夹硅化白云岩,下部为千枚状板岩、千枚岩。与下覆个旧组呈断层接触,沿红河深大断裂东侧分布。

中三叠统个旧组(T2g):硅化白云岩、白云质灰岩、泥质白云岩夹粉砂板岩、炭质板岩。多处见有辉绿岩、辉绿-辉长岩侵入体,呈岩床,岩脉状产出。局部地段见黄铁矿,黄铜矿化,为区内次要含矿层。与下伏变火山岩是假整合接触,与上覆上三叠统火把冲组呈断层接触。

下三叠统变火山岩组(T1β):为火山碎屑岩-变凝灰岩,变凝灰质角砾岩、变火山角砾岩、细碧质凝灰岩、火山熔岩-变玄武岩、杏仁状玄武岩、细碧岩、次火山岩-变辉绿岩。中上部夹多层薄层凝灰质碳酸盐岩。厚度大于500米,为本区主要含矿层。

断裂:区域性断裂主要有红河断裂、阿龙—古龙山断裂。

红河断裂:据相关资料,该区区域性深大断裂控制了区域上南北两区的地史发展和构造的发育,亦控制了岩浆活动及矿产的分布。断裂南西侧为哀牢山群深变质片麻岩、角闪斜长变粒岩及糜棱岩、混合岩;北东侧为上三叠统火把冲组浅变质的砂板岩、千枚岩、变质砂岩。

阿龙—古龙山断裂:区域资料认为“该断裂为规模较大,活动期较长并具多期复活特征的压扭性断裂,它与基性侵入体一起控制了龙脖河铜矿东矿带的分布”。在莲花滩地段产于断裂破碎带中的铜矿化(体)即受该断裂所控制,也属于矿区一级构造。区内与红河断裂相比地表出露宽度(碎裂岩带)规模大。

褶皱:区域内较大的褶皱由南东向北西依次有主要为龙达背斜、红河复式背斜。

龙达背斜:夹持在红河断裂与阿龙古断裂之间的龙达背斜是龙达矿段的主要容矿构造。该背斜北西延伸至乌龟滩至卡房一带,南东延申至越南境内,轴面总体向南西倾斜,其中心轴线在矿区内表现为大致与红河流域平行,南西翼较开阔。背斜之上同生纵向断裂较为发育,纵向断裂是本矿带铜矿的主要控矿断裂。

红河背斜:大致沿红河河谷分布,背斜轴向与主构造线一致,轴线长大于25千米,宽1~3千米.两翼不对称。核部地层为中三叠统个旧组(T2g)碳酸盐岩、下三叠统变基性火山岩组(T1β)变火山碎屑岩、变玄武质火山凝灰岩夹辉绿辉长岩;南西翼为上三叠统火把冲组砂岩、板岩,北东翼为中三叠统个旧组碳酸盐岩。因阿龙—古龙山断裂的破坏,火把冲组地层被断失,南西翼复式褶皱较为发育。

沿红河裂陷槽(东矿带)以基性火山岩系为主的地层遭受不同程度的变质,尤以下三叠统洗马塘组变质较深,个旧组和火把冲组次之,属低级浅变质岩组合—低绿片岩相至低角闪岩相变质的不均匀地层。红河断裂南西部(西矿带)古元古代哀牢山群和瑶山群是一套中深变质岩系,遭受较强烈区域变质及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作用,经历了吕梁期、晋宁期、印支期、燕山期等多期变形和变质作用叠加改造,属高级变质岩组合——角闪岩相,发育多期(脆)韧性剪切带,岩石的原生层序已被彻底破坏,恢复原岩应是以黏土岩、杂砂岩、火山碎屑岩、火山岩为主夹钙质泥岩、灰岩等。

2 构造

(1)断层。矿区出露除红河断裂、阿龙-古龙山断裂外,次级纵向断裂主要有F7、F5、F9、F13等,呈北西向展布。另有一组与北西向断层配套的北东向断层(F6、F8、F16、F18、F20等),整体对矿体切割、破坏作用,导致其错位,形成破坏。

(2)褶皱。龙达矿段内主要有龙达背斜,其余均为次一级的层间褶曲构造。新莲矿段为红河背斜,两者为同期构造运动产物,后经北东向断层切割破坏形成目前格局。

龙达背斜:沿红河河谷跨由南东向北西龙达、新卡两矿段呈北35°西方向展布,北西延至新卡矿段范围被断裂错失,全长大于20千米。剖面上呈斜歪背斜,长宽比大于10:1,平面上呈狭长状线形背斜,核部为印支期海底火山喷溢为主的低钾、富钠质细碧~角斑岩类。南西翼出露地层为中三叠统个旧组碳酸盐岩和上三叠统火把冲组碳质、粉砂质、泥质砂岩、板岩,倾向南西,倾角20~40°;北东翼出露中三叠统个旧组灰岩,倾向北东,倾角40~50°,火把冲组地层由于阿龙古断裂的错切仅有零星出露。

(3)赋矿层位及矿体特征:龙脖河铜矿区龙达矿段按照矿体产出特征,从上而下划分为三个不同含矿带,矿带由多个矿体(群)组成,各矿带之间一般相距50~150米。各矿带特征如下:

Ⅰ号矿带:产于中三叠统个旧组(T2g)硅化白云岩或白云石大理岩中,矿化带延伸约1600米,走向北西,倾向南西,倾角24°~34°。探矿工程仅揭露到零星的矿点。

Ⅱ号矿带:呈岩床状产出于辉长-辉绿岩岩体中或辉长-辉绿岩与个旧组(T2g)白云岩接触带附近。围岩在龙达矿段主要为变辉绿辉长岩、细碧岩。矿化带由多个小矿体组成,矿体与岩床、围岩产状一致,走向北西,倾向南西,倾角30°~70°。呈似层状、透镜状、大脉状缓-陡倾斜石英脉型富铜矿产出。本次探矿工程揭露的铜矿体长400~1251米,延伸180~690米,厚度0.29~10.76米,矿体含铜品位较高,铜品位达0.20~8.40%。矿石具角砾状、斑状、块状构造,铜矿物单一,以斑铜矿、黄铜矿为主,少量辉铜矿、蓝铜矿、孔雀石等。该矿带以矿体规模小、品位高,延伸及厚度变化大为特征,为龙达矿段主要含矿层之一。

Ⅲ号矿带:由多个矿群组成,大部分为隐伏铜矿体,赋存于龙达背斜核部及两翼的三叠系下统海相变基性火山岩系(T1β)中。各矿群有多个矿体存在,具多层矿化的特征,矿体形态相对较为简单,多呈层状、似层状、部分为脉状和透镜状产出,本次揭露控制的矿化带总体走向北35°西,倾向南西,倾角44°~67°,铜矿体以黄铁矿、黄铜矿为主,下部见少量斑铜矿、磁铁矿,控制铜矿体长450~1746米,走向延伸稳定,倾斜延伸186~677米,厚度0.20~115米(未完全揭露),铜品位0.20%~2.32%。主要矿物有黄铜矿、斑铜矿、少量磁铁矿。

(4)龙脖河矿区新卡矿段找矿方向:

①1991~1993年,西南有色地质勘查局物探队在该区开展1∶10万分散流扫面及1∶20000化探次生晕详查。共获分散流异常6个,次生晕异常7个。异常沿三叠系地层呈带状展布其异常走向北西,长57千米,宽1~10千米,面积约600平方千米,浓集中心铜含量最高达361×10-6,一般为100×10-6,规模大、浓集中心明显,连续性好。次生晕异常为北西走向,长大于22千米,宽0.5~1.5千米,铜异常连续性好(Cu峰值达600×10-6,一般200×10-6),浓集中心明显。经地质工作验证,莲花滩—龙脖河异常分布总体与已知矿段重合,有很好的找矿前景。

海底火山活动沿裂陷槽喷溢-沉积了一套基性火山岩,具备由喷溢到沉积的多期次性、多旋回性,岩性上呈现火山沉积一碳酸盐岩沉积的多沉积韵律。形成多期矿化、多层隐伏矿存在,因此,火山构造是区内的重要控矿、成矿条件。龙达、新卡、新莲三个矿段处于相同的成矿带中,具有相同的成矿地质背景。

②龙达、新卡、新莲矿段赋矿层位均为下三叠统变基性火山岩组(T1β),岩性同为中细碧-角斑岩系以及火山碎屑岩,矿化类型同为变质火山-热液型、构造带型以及变质基性火山岩型,显示了相同的矿床成因;

③上世纪末,云南有色地质局三〇 六队在区内进行金矿普查工作中,钻孔已揭露到浅部铜矿(化)体,显示了新卡矿段与龙达、新莲相同地找矿潜力;

根据以上情况,在新卡矿段针对隐伏矿体开展找矿工作,必将获得丰厚的资源收获,届时,龙脖河铜矿区资源量有望达到超大型规模。

3 结语

笔者在矿区7年多时间工作,对本区找矿工作有以上认识,如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则不胜荣幸,不当之处还望斧正。

[1]崔银亮等,云南金平龙脖河铜矿成矿规律及综合信息研究 [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8.10

[2]李良、毛云忠等,云南省金平县龙脖河铜矿龙达矿段详查报告 [R],云南省有色地质局三〇八队2010.8

[3]李良、孙建平,金平龙脖河铜矿床新莲矿段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 [J]矿物学报2013.33[4]

[4]崔银亮、秦德先、陈耀光,云南省龙脖河铜矿区火山岩地质及岩石化学特征研究[J]地质与勘探2004.40(5)

[5]高俊,龙脖河铜矿区东矿带火山岩特征 [J]2003。

云南省金平县龙脖河铜矿区新卡矿段找矿方向

■赵平

P618[文献码]B

1000-405X(2016)-10-108-2

猜你喜欢
基性矿段红河
东天山白鑫滩铜镍矿成矿特征及找矿启示
长安金矿长安矿段露天转地下一期采矿工程安全设施通过现场验收
北厂-架崖山矿段露天采场边坡稳定性评价研究
魅力红河 大美梯田
红河学院作品选登
红河书法作品欣赏
哈拉乔拉岩体橄榄石与辉石成分对阿尔泰 造山带铜镍成矿潜力的指示
辽河油田大洼地区中生界基性火山岩油气成藏特征
基于波谱特征的基性、超基性岩遥感影像增强方法研究
攀西白马钒钛磁铁矿夏家坪矿段地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