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山水水任公裁

2016-10-21 06:41欧忠荣广东肇庆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6年9期
关键词:阮元端砚道光

◆欧忠荣(广东 肇庆)

山山水水任公裁

◆欧忠荣(广东 肇庆)

阮元款揅经堂端砚

此砚长37厘米,宽21.5厘米,高16.7厘米。砚体硕大,砚身保留石材原貌,周有黄皮包裹,仅开出砚堂、墨池,简朴大气。砚下侧有铭云:“粤溪之石,泐于往古。苔华绣岑,松皮溜雨。磨为巨砚,以镇书府。书以铭之,雷塘葊主。”查《揅经室四集》卷二,有《粤溪茶坑天然大砚铭》,正与此铭同,只一字有别,此砚之“苔华绣岑”,《揅经室四集》中作“苔斑绣岑”(因成书在后,校订编印时,或个别字眼有改动)。铭为隶书,有行楷年款“道光元年”(《揅经室四集》卷二所录砚铭无年款,该集所录诗文,时间下限为道光二年,故是砚铭文年款符合)。砚面右上方,另有阮元款行楷铭,云:“□(道)光廿年正月廿日,应茶隐,遂至□(桂)树庵访勝量和尚,看竹吃茶。□听其桂树庵弹琴。归而以□端溪璞石砚捐置竹林深处,当久远也。阮元,时年七十有七。”因上部略有损伤,有几个字已不可见。两铭题刻时间,相隔近二十年。砚体右侧,有“文治总统”徐世昌篆书“大璞不雕”云云之铭,落款云:“揅经室旧砚,辛酉(1921)孟夏归水竹邨人,勒此识之。”(以上据《归云楼砚谱》及《天津博物馆藏砚》)

《揅经室四集》称为《粤溪茶坑天然大砚铭》,而此砚铭云“归而以□端溪璞石砚捐置竹林深处”,二十年前后,砚坑之称呼有异。因茶坑之特殊性,不能仅据此指其为赝。阮铭中,“茶坑”“端溪”混题者时可见之。如《揅经室四集》中尚有《茶坑砚山铭》,铭云:“端溪片玉,松烟所浴。石壁留红,天池泻绿。涩浪低生,纤云横束。画意诗情,大痴(黄公望)一幅。”题目与正文首句,亦不相符。津博所藏此天然大砚,从图片观之,更接近端石。或伯元初误以为茶坑,后明辨为端溪石。

砚面所题,切合伯元行迹。伯元有“茶隐”之好,如嘉庆二十四年正月二十日五十六岁生日时,尝谢客隐山,作《桂林隐山铭并序》,云:“余生辰在正月廿日。近十余年,所驻之地,每于是日效顾宁人谢客,独往山寺。”“窃以为此一日之隐也。”(《揅经室四集》卷二)道光三年生日,画《竹林茶隐图》,并作诗,题云《道光癸未正月廿日,余六十岁生辰。时督两广,兼摄巡抚印。抚署东园,竹树茂密,虚无人迹。避客竹中,煮茶竟日,即昔在广西作一日隐诗意也。画〈竹林茶隐图〉小照,自题一律》,首二句云:“万竿修竹一茶炉,试写深林小隐图。”(《揅经室续集》卷五)故正月二十日,便成“茶隐日”,是日若无紧要公务,必作“一日之隐”。又多为独游,间亦与二三朋友一道。如道光十年六十七岁生日时,与刘廷植及王崧一同,其《正月二十日,偕刘王二叟竹林茶隐》诗有云:“三人二百五十岁,隐入竹林同所憩。举瓯啜茗作寿朋,少破从前独游例。”(《揅经室续集》卷九)茶隐之所,因地制宜,如七十三岁生日时,茶隐于京师城南龙树寺;七十四岁生日时,独游万寿寺;七十九岁与八十岁生日时,于公道桥别业;八十二岁生日时,乘舟宿长芦庵。津博所藏《阮元款揅经堂端砚》所记茶隐事,当可信,砚看真。

小玲珑山馆端砚山

该砚长41厘米,宽13厘米,高10.9厘米。砚呈圆雕立体山水形,刻有山石、树木、亭屋、小径、人物,左边平滑处琢一池塘,可作砚堂之用。此砚巧用石材不同色泽而为之,雕工精美,风格特异。砚底刻马曰璐、阮伯元铭文。马氏铭云:“山极其高田极腴,磨崖铭翰墨之勋,米家研山定弗如。”落款:“马曰璐铭”。阮氏铭云:“端溪之石琢为山,阡阡良田在其间。笔耕墨耨期世守,析薪负荷勿偷闲。”小字款:“福儿来羊城省予,适得此研山,乃铭以□之。芸台老人。”镌“伯元”小印。砚背有阮伯元收藏章“雷塘庵主”,并有“胡昌龄”款题铭:“呼吸湖光饮山绿。道光元年胡昌龄清玩。”(据《中国古砚谱》及《中华古砚100讲》)

马曰璐 (1695—1775,据蔡锦芳《清代扬州风雅盐商马曰璐生卒年考》),安徽祁门人。乾隆元年与其兄马曰琯并荐博学鸿词,不就,名重一时。好学工诗,喜结客。家有小玲珑山馆,富藏书。马氏兄弟侨居扬州,经营盐业,慷慨好义,人称“扬州二马”。著有《南斋集》。砚铭是否真出马氏,俟考。

砚应先为胡氏所得,再入伯元手中。阮福来羊城省亲,约在道光二年(翌年正月伯元茶隐时,福在粤)。

琅嬛仙馆端砚山

此砚长56厘米,宽12.4厘米,厚3.8厘米。砚作长条形,两面雕山水。砚面由左向右浅凹琢随形长条状洼池,蜿蜒横贯,可作砚堂或墨池之用。池底平滑,恰如景中小湖泊,右湖面荡一小舟,舟中一渔翁垂钓,湖光山色,恬淡静谧。砚背亦雕山石树木,群峦起伏跌宕,古木郁郁葱葱,并刻铭曰:“琅嬛仙馆用端溪石片制研,仿元人清溪钓艇小景。”(据《中国古砚谱》录出,尺寸以《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砚》一书为准)

“琅嬛仙馆”为阮伯元室名。《揅经室续集》卷六有伯元作于道光四年《题小琅嬛画付福儿》诗,诗题下有阮福注:“乾隆五十七年,孙渊如年伯为家大人题篆扁曰‘小琅嬛仙馆’,家大人刻《诗略》时删去‘小’字,今转以有‘小’字之馆名并画赐福。”小琅嬛仙馆内,藏砚甚夥。童槐《今白华堂诗录》卷三《为阮赐卿(福)题小嫏環(琅嬛)仙馆图》有句云:“珊珊 妃(古谓砚神,借指砚)来,款款黄奶(指书卷)就。”《今白华堂诗录补》卷七《寄怀阮赐卿小琅嬛仙馆》又有句云:“长恩书卷 妃砚,都向琅嬛奉职司。”

云林小景砚

天津博物馆藏“阮元铭云林小景端砚”,长17.3厘米,宽11.5厘米,厚2厘米。砚呈长方形,左下缺一小角。砚面平滑无雕饰。砚背利用石材天然形态及颜色,雕刻云林景色。砚一侧下方,刻“伯元精玩”四字。按:吴兰修亦尝得阮伯元赠背刻云林小景砚,茶坑石。观津博所藏此砚,黄膘甚厚,与一般端砚石皮有别,颇疑其为茶坑石。

海源阁冰纹端砚

该砚长18.4厘米,宽14厘米,厚2.5厘米。砚作随形,正背两面皆光素无饰,上有冰纹、金线交错。砚下侧篆书刻“海源阁珍藏”五字。背面右侧斜面有行楷题识,云:“砚评争重大小西洞,然□翡翠砂钉。此则水归洞产也,蕉白处青花浮动,中有金线络绎,嫩润而不拒墨,驾乎西洞之上,信然。揅经室笔记。”印“伯元”(据《天津博物馆藏砚》)。按:海源阁为清代著名私人藏书楼之一,位于山东聊城杨氏宅院内,由杨以增始建于道光二十年。

综观流传至今“阮元”款砚台实物,结合对阮伯元《揅经室集》所录涉砚诗、铭及吴兰修《端溪砚史》所记分析,可知“阮元砚”之大致面貌:一者,多大砚、砚山、天然砚,砚身多留石皮。二者,喜山水题材,重画意诗情,尤以在砚背就石材之颜色纹理作浅刀巧雕者为多。三者,碑砚结合,把古碑文摹刻入砚,如“西岳华山庙碑”巨砚。四者,喜古砖瓦改制砚。若以“功用”论之,一为怡情雅物,供观赏把玩;一为金石载体,供研究保存。

既知公之砚,恍见公之面矣。

猜你喜欢
阮元端砚道光
西斋茶廊坐雨
阮元与焦山的不解之缘
情怀:照亮忧伤的一道光
龙猫,你爱的那道光是爱情
阮元信守“一品清廉”
以石为业四十年:一个端砚工匠村的生计之路
端砚收藏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