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信息技术,精彩数学课堂

2016-10-21 16:37程伟伟
小学生·教学实践 2016年1期
关键词:直观数学知识多媒体

程伟伟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手段发生重大变革。适时、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课堂教学,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还能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形象化,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让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让数学课堂演绎的更加精彩纷呈。

一、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结合教学内容,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这不仅符合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特点,也遵循了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吸引了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探究活动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教学“观察物体”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将生活中不便于实物展示的几何体通过荧屏呈现,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利用多媒体课件从不同的角度展示同一物体的不同角度,能让学生观察获得不同的几何图形。生动形象的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由静态变动态,直观形象,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化抽象为直观,帮助学生深层次理解数学知识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一般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导,他们的知识面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如果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便于学生把握课堂教学的重难点,促进学生深层次理解数学知识。如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时,学生对于将圆形纸片通过分割拼成一个长方形难以理解,学生实践操作分割小扇形毕竟是有限的,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能够将其分成若干个小的扇形,然后动画展示,将之一一组合,从而拼成一个完整的长方形;同时对于长方形的长与宽和圆形纸片的周长、半径之间的对应关系,课件也能很直观展示,学生很容易理解。以此为基础,推导出圆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完成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有效突破难点,帮助学生深层次理解数学知识。再如:教学“时、分、秒”时,可以将事先制作的一个大钟表,通过多媒体直观展示出来,一方面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到时间的长短,同时,对于单位之间的换算,能够直观体会到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小格,生动形象地使学生对时、分、秒有了深刻的认识。

三、巧用信息技术手段,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

信息技术手段服务于课堂教学,能根据课堂学习内容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直观生动地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蕴含的数学原理,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比如:探究有关“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时,学生对于这类较为复杂的应用题,总是不能找出它们之间的等量關系,如果借助于信息计算手段,将数学语言表述通过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出来,学生不仅能够直观感受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容易发现其中蕴含的数量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应用题的解法。再如,对于学习“加法”,低年级小学生不易感知,如果运用通过多媒体课件,寓加法的含义于演示操作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能够让他们更深层次理解所学知识。在教学中,可以创设“数鸭子”情境,制成化静为动的活动场景,在屏幕上首先展示五只鸭子,然后又走来了三只鸭子,演示两群鸭子合在一起的全过程。通过老师的启发提问,从中体会加法的含义就是把几和几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这样化静为动,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还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深层次理解数学知识。

四、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理论联系实际,将数学知识回归于生活

新课程理念倡导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运用信息计算手段,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形成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这是学科教学的目标。这需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理念,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使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通过数学理论与生活实践共同产生积极的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最后形成数学思维能力。所以,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合理运用信息计算手段,在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感知提供的教学素材,帮助学生抽象出学科问题,在实际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构成完整的认知体系,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例如:在学习有关“数据统计”时,可以将课前统计好的几年来有关县人均收入、城镇居民收入等数据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让学生读一读,比一比,说一说,将自己对数据的认识与体会说出来,达到趣味性与知识性的统一,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将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呈现出来,集数学知识、学生能力和数学思维于一体,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当然,信息技术服务于课堂教学,教师要认真研究,大胆实践,同时也需要用得恰当,用得合理,决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振安《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之我见》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7

[2]. 孙丽 《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的定位》 中小学电教, 2003.12.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小学聚亨路校区)

猜你喜欢
直观数学知识多媒体
核心素养下“几何直观”在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以数解形精入微以形助数达直观
简单直观≠正确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几何直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HTML5的发展与应用趋势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