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土建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

2016-10-21 23:12
低碳地产 2016年5期
关键词:高支模土建施工施工技术

李 伟

浙江银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 舟山 316000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业也如火如荼的发展中,高支模技术作为超高结构施工的主要施工方法之一,依靠其适用性广、承载能力强等特点在施工中被广泛使用。基于此,本文就将对土建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土建施工;高支模;施工技术

前言

高支模技术是利用高度较高的模板,在施工中搭设的高度一般在五米以上,依靠一定的技术方式,为施工提高支撑的荷载体系。在进行高支模施工中,施工的承载能力和搭设的跨度都有严格的要求,对于一些高度大于支撑能力、施工中缺乏相互联系的混凝土模板支撑体系来说,这是一种危险系数很高的工作模式,施工难度也相当大。因此对于高支模施工技术来说,要由专门的技术人员来进行设计,由专门的安全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

1.工程概述

某高层建筑,地下1层,地上22层,均采用CFG桩。筏板基础。筏板顶标高为-5.80米。出±0.O0时,除框架梁、连系梁以外,只有中心筒处有顶板,其余部位只有在一层项板(4.4m)处才有板,该处设计最大梁截面尺寸为300×700mm,板厚度为lOOmm,局部为120mm。支架高度按1O.00米计算。

2.高支模施工流程

2.1模板支架施工程序:零层板、粱施工及养护→测量放线,定位立杆位置→架体搭设→架体施工中间检查→架体验收。

2.2粱、平台板模板工艺流程。弹出粱轴线及水平线并进行复核→铺设50厚200宽的长木板另加14厚100x100的钢板傲立杆垫块→搭设梁、平台模板支架→安装梁、平台底楞→安装梁一侧模板、平台模板→粱底起拱→绑扎粱的钢筋→焊接梁与托板连接钢筋→安装另一侧模板→安装腰楞和对拉螺栓→复核粱模尺寸、位置、标高→与相邻模板连接牢固→办预检。

3.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

3.1设定方案

对于本工程基础至主体一层间部分模板支架支模高度1O.0m,步高1500mm,采用单立杆,支架平面尺寸如:(1)现浇板底模板,18厚胶合板模板下45×90mm木楞的间距为200mm;板下立杆间距为800×800mm。(2)300×700mm梁18厚胶合板底模下设置三道45×90mm木方纵楞,梁底立杆间距为800×800mm。

3.2高支模安装

高支模安装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其顺序为放出轴线及梁位置线,定好水平控制标高→梁、板门式脚手架安装→架设梁底纵横木枋于门式架顶托上→梁底模板及侧模板安装→架设板底木枋于门式脚手架顶→楼板模板安装→梁、板钢筋铺设、绑扎→梁、板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达到设计强度等级→拆下门式脚手架可调顶托→拆除梁、板模板,清理模板→拆除水平拉杆、剪刀撑及门式脚手架钢管架。在进行具体的施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2.1如果不在支顶基础上进行回填土分层压实处理,那么很可能会出现下沉现象,影响施工安全,所以一定要进行严格的审查后再搭设脚手架。

3.2.2对于一些锈蚀严重的钢管要杜绝使用,要根据工程建设要求选择相应的钢管,不能使用弯曲变形、生锈腐蚀的管管。

3.2.3支撑体系:在工程建设时发现部分支撑体系相连部位有松动现象,一定要及时的修正。避免因为纵向、水平剪刀撑没有按照规定设置,而影响整体支架的稳定。

3.2.4对于一些技术人员操作不规范,安装的时候没有完全依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或自行修改后,导致搭设前的放线不能准确定位,使得支架偏离原有位置,且支顶间距不精确的现象要严格排查,因为这些因素严重影响着承载力,如果不能及时加固很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3.2.5如果钢管、扣件、木枋等承力部件在使用前没有经过有关部门的检测,钢管护理不好周转次数多也会影响施工效果;木枋截面达不到设计要求甚至采用残旧木枋代替;水平杆多数未与已浇筑的结构混凝土柱拉结,整体抗倾覆能力薄弱,若不能处理好这些工序,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3.3高支模的施工监测

为了确保高支模系统施工的安全,施工方除了自己进行监测外,还可以委托第三方对其施工变形情况进行监测。通常测点主要选在梁中部,并且受力较大的一些位置。具体监测过程为:模板搭设结束之后,施工单位或者第三方监测单位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对工程的模板及其支撑的系统进行详细观测,每日观测两次,混凝土浇筑期间,每半小时观测一次。在此期间,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工,并快速疏散人员,待险情排除后方可复工。

3.4高支模验收

高支模系统是工程项目中的支撑系统,辅助施工人员完成对高层建筑项目的施工任务。因此,必须注重对高支模施工质量的检查,在相关设计及安装人员完成施工任务后,应立即进行质量的验收,既要检测整体高支模的性能,也要对具体的单个支架进行详细查看,确保其拥有较高的契合度,高支模安装施工质量较高,以此来控制工程的整体施工进度,保证土建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3.5高支模拆除

3.5.1拆除时应严格遵守各类模板拆除作业的安全要求,使用吊机时,应严格遵守起重吊装安全操作规程和“十不吊”规定,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设立警戒区域,有专人监护,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

3.5.2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非承重模板;底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方可拆除。

3.5.3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应按照配板设计的规定进行,遵循先支后拆、先拆板后拆梁,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梁板拆除时由中间向两边拆,侧墙拆除时由上向下拆。拆底部受力模板应经施工技术人员按试块强度检查,确认混凝土已达到拆模强度时方可拆除。

3.5.4拆除模板时,首先松动模板顶托,拆除内楞方木、外楞方钢,并拆除胶合模板。拆除模板应一次全部拆除完毕,模板拆除后,逐步拆除支顶架直至全部拆除完毕。因侧墙模板拆除比中、顶板模板拆除较早,侧墙及内外楞拆除以后,需将支顶架的顶托重新调长,支顶固定在侧墙上,且支顶需牢固。

3.5.5拆下的模板应指定地点堆放,并做到及时清理、维修及刷涂隔离剂,以备待用。

4.高支模的施工注意的几点

4.1在安装脚手架时,应该从一端沿着另外一端不断地延伸,根据具体的步骤,从下到上进行架设,同时逐层对搭设方向进行改变,坚决不可从两端向着中间来架设,避免在结合位置处发生错位问题,为连接工作造成影响。

4.2在安装剪刀撑与水平加固杆时,应满足构造的实际需求,可和脚手架搭设工作一同实施。在搭设完脚手架且完成模板的支撑以后,应立即进行验收工作与检查工作,待合格以后才可进行下一道施工。

4.3在进行混凝土的泵送时,应采取随浇、随平整以及随捣的方式来施工,在泵送管路的出口位置不可将混凝土推积在此。同时不可随意进行剪刀撑、交叉支撑以及水平加固杆的拆卸,必须要结合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来执行。

5.结语

總之,高支模施工工程是一项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在施工时,如果对施工技术掌握的不足很容易发生危险事故,严重时不仅会影响工程的施工,同时还会带来一定的人员伤亡,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土建工程中采用高支模技术必须要严格的控制好施工的规范,同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来保证施工的安全,这样才能更好的控制好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夏永峰.论复杂地质条件下高支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山西建筑,2015(11).

[2]熊波.刍议悬挑高支模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实施要点[J].江西建材.2015(2).

猜你喜欢
高支模土建施工施工技术
高大模板支架体系的设计及施工注意事项
大跨度超高截面挂板框架梁高支模施工技术
刍议土建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
桥梁工程施工中高支模技术的应用
浅谈工业厂房土建施工的施工工艺
关注建筑工程领域内的土建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