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洗胃患者洗胃的护理方法与效果观察

2016-10-21 14:32周丽娟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护理方法护理效果

周丽娟

[摘要]目的:对急诊洗胃患者急诊洗胃的护理方法与效果进行研究观察。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时间范围接收的50例急诊洗胃患者,将其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急诊洗胃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接受针对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干预后SAS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结论:针对护理运用于急诊洗胃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升全面抢救成功率,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急诊洗胃;护理方法;护理效果

在基层医院急诊中,中毒属于十分多见的急症,治疗方式以急诊洗胃为主。就各式各样原因引起的中毒患者而言,一经转送至医院内,倘若不全力配合抢救治疗,会影响急诊洗胃,耽搁最佳抢救时机,引发不良反应,并对抢救效果构成不良影响。本次研究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时间范围接收的50例急诊洗胃患者,通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旨在为临床基于常规护理效果与针对护理效果对比的急诊洗胃患者急诊洗胃的护理方法与效果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现进行下述探讨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时间范围接收的50例急诊洗胃患者作为本次受检对象,将其划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25例。干预组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最小年龄19岁,最大年龄73岁,平均(41.3±6.7)岁。对照组中,男性13例,女性12例;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41.2±6.8)岁。两组受检对象性别、年龄及其他健康指标等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性具备研究对比价值。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急诊洗胃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接受针对护理方法:

(1)洗胃前针对护理。洗胃前应当把患者安排于单人复苏室,尊重患者隐私,并确保室内良好环境。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配合水平进行评估,进一步开展好针对的心理护理,有效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对患者阐明洗胃插管的重要意义,尽可能提升患者配合度,针对一些配合度低的患者应对患者体位进行适当的控制。

(2)洗胃时针对护理。洗胃操作应当充分结合操作规程开展。胃管插入长度控制在50-65cm范围,对胃管正确插入与否、到达胃部与否均要展开有效检验与确认,对胃管在胃内进行满意固定后,选取一次性灌洗器,对胃内毒物展开抽吸,洗胃期间,一些食物等可能对对胃管进行堵塞,因此一定要选取管径合适的胃管,切忌对胃黏膜、口腔等引发不必要的伤害,同时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心电监护、呼吸、血压、脉搏变化等。

(3)洗胃后针对护理。首先对患者开展清洁工作,提升患者舒适感。引导家属多与患者沟通、交流,消除患者内心焦虑。然后给予患者饮食指导,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嘱咐患者多喝牛奶。就病情好转的患者而言,在饮食方面尽量选取易消化、清淡等的食物。

1.3 观察指标

两组50例受检患者使用不同临床治疗后,结合医院急诊洗胃患者相关规范准则设计调查表,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对比,将一系列所获取的临床指标明确收入近调查表内,结合电子计算机开展统计学处理工作。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SAS评分对比

研究组干预后SAS評分(41.6±7.8)相较于对照组(48.3±9.1)显著更低,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研究组出现恶心呕吐3例,窒息1例;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9例,鼻出血5例,窒息2例;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

3 讨论

洗胃术属于对口服中毒患者开展抢救的首要救护手段,其正确开展与否重要影响着抢救的成败。就急诊洗胃患者而言,洗胃护理是十分关键的一步,很大程度影响着治疗的效果。鉴于此,在洗胃护理过程中,洗胃前应当把急诊洗胃患者安排于单人复苏室,对患者配合程度进行评估,同时开展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洗胃时对操作规程进行严格遵守,并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发展;对患者洗胃后开展全面清洁,及开展科学的健康指导等。本次研究结果与张海亚等暴艳秋报道的观点基本相关。

总而言之,针对护理运用于急诊洗胃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升全面抢救成功率,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护理方法护理效果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分析
癌痛护理方法及效果探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肺挫伤并发急性肺损伤患者早期综合防治的护理
脑外科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