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二号”与“工匠精神”

2016-10-24 07:27魏海宁
中国工人 2016年10期
关键词:航天事业天宫专业知识

■魏海宁

“天宫二号”与“工匠精神”

■魏海宁

“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09秒”是一个特殊的时刻,这不仅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中秋月圆之夜,而且就在这一时刻,“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天宫二号”的成功发射离不开中国航天事业长期以来所培育出的“工匠精神”。

中国航天事业的“工匠精神”就是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工匠们绝对不会满足于一时所取得的成就,而是不断地摸索和改进,追求完美。我们的航天工作者就是这样的人!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离不开广大航天工作者的艰辛钻研和孜孜不倦的追求。航天事业异常艰辛复杂,没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夜以继日的技术攻关是绝对不可能取得进步的。广大航天工作者总是不满足于现状,总是追求精品,追求卓越,用那股“钉钉子”的精神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航天奇迹。“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成功发射也充分体现了中国航天工作者的“工匠精神”。他们以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对“天宫二号”的每一个部件、每一处细节都进行了认真地雕琢和打磨,不断改进,精益求精。“模块化”的设计在国际空间领域属于首创;搭载的全球第一台冷原子钟可以利用太空微重力条件,有望实现3千万年误差一秒;舱内用心贴心悉心的设计为宇航员提供了舒适方便的生活环境。

中国航天事业的“工匠精神”就是持之以恒,永不言弃。工匠们对自己所追求的事业可以达到痴迷的程度,他们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窗外冬去春来,花开花落,没有任何东西会使他们放弃自己所倾情的事业。我们的航天工作者就是这样的人!航天事业容不得半点投机取巧,容不得半点三心二意,需要全身心长期的投入,需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进步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广大航天工作者坚持不懈,“十年磨一剑”的结晶。20多年前,当国际空间站还在筹备期时,我们一直努力申请要加入国际空间站计划,却被美国以防止航天技术扩散的理由拒绝。可是,我们的广大航天工作者不气馁,不妥协,永不言弃,凭一己之力建设自己的空间站。今天,我们可以自豪的向他们说:“谢谢你们当年的不收之恩”。

中国航天事业的“工匠精神”就是专业敬业,无私奉献。工匠们始终会以忘我的精神,专业敬业的态度来完成自己的事业,他们不求回报,人生的唯一乐趣就是能够亲手打造出一件让自己满意的作品来。我们的航天工作者就是这样的人!老一辈航天工作者,比如钱学森、任新民、屠守锷、黄纬禄、梁守槃等著名科学家都具有海外留学的经历,海外求学生涯使他们具备了深厚的专业知识,更激发了他们强烈的爱国之情。毕业以后,他们放弃了国外优越的条件,义无反顾地回到一穷二白的新中国,为了中国的国防事业和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正是他们深厚的专业知识,敬业的态度和无私奉献的高尚人格奠定了中国航天事业腾飞的基础。今天,我们生活中充满了无限的诱惑,人心浮躁,但新时期的广大航天工作者继承了老一辈航天工作者的崇高品质,他们淡薄名利,心系祖国,一心投入到中国的航天事业中,创造了和正在创造着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奇迹。

2020年左右,中国将建成自己的空间站。而届时国际空间站将面临退役,我国将可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空间站的国家。我们相信,这一天不会让我们等太久,因为中国广大航天工作者在“工匠精神”的激励下,正在奋斗着!

猜你喜欢
航天事业天宫专业知识
天宫出差乐趣多
天宫之眼
中国航天,叩门“天宫”
中国航天事业创新发展的推动者——孙家栋
以加强党的建设促进航天事业发展新跨越
绝境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助燃剂”
天宫二号发射成功
凭你现有的专业知识,如果穿越回古代能做什么?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
现代化医院统计工作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