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频率冲击波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2016-10-24 20:38王晓彤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6年8期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冲击波针灸

王晓彤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频率冲击波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2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针灸方法将其分为冲击波针灸低频组(28例)、冲击波针灸中频组(28例)、冲击波针灸高频组(28例)和普通针刺组(28例),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疼痛改善情况。结果:低频组总有效率为71.42%,中频组总有效率为96.42%,高频组总有效率为71.42%,普通针刺组总有效率为67.85%,冲击波针灸中频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其他三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经治疗后疼痛缓解作用明显,其中冲击波针灸中频组的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要低于其他三组,活动度分值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冲击波针灸中频组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有明显的疼痛缓解作用,安全无创伤,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针灸;频率波;冲击波;疼痛

【中图分类号】R246.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6-0078-02

膝关节炎多发于中老年人,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患者多出现肿胀、积液、弹响等临床症状,也会表现为坐起立行时或上下楼梯痛等不适感,如不及时治疗则引起关节畸形或功能丧失。体外冲击波是近年来临床兴起一种无创性治疗方法,能迅速缓解关节疼痛及恢复关节功能效果[1]。对此,笔者特选取部分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不同频率冲击波针灸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112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针灸方法将其分为冲击波针灸低频组(28例),其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3例,平均年龄(52.38±3.56)岁,平均病程(81.37±10.56)月;冲击波针灸中频组(28例),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2例,平均年龄(55.41±6.13)岁,平均病程(78.35±9.58)月;冲击波针灸高频组(28例),其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4例,平均年龄(54.80±4.11)岁,平均年龄(82.56±12.93)岁,普通针刺组(28例),其中男性患者13例,男性患者15例,平均年龄(52.41±6.24)岁,平均病程(82.67±11.94)月,所有患者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制定的有关膝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1]。诊断标准:即X线示关节边缘骨赘,前1个月大多数时间有膝痛,年龄大于或等于40岁,关节液实验室检查符合骨关节炎,关节活动时有骨响声。病例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且X线表现在Ⅰ-Ⅲ级,近1周内未服用其它相关治疗药物患者。排除严重肝、肾、心脑血管、造血系统严重疾病、过敏体质者、合并有骨结核、骨肿瘤等其他可能影响膝关节的疾病,4个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病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选择阳陵泉、血海、阿是穴、膝眼、梁丘,采用冲击波针灸治疗仪(EMS Swiss Dolorclast)。冲击波低频针灸组治疗循环频率1~20Hz,低频治疗频率为10Hz,每个穴位冲击600次。冲击波中频针灸组治疗循环频率1~20Hz,中频治疗频率为14Hz,每个穴位冲击600次。冲击波高频针灸组治疗循环频率1~20Hz,高频治疗频率为18Hz,每个穴位冲击600次。给予普通针刺组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15~20min,各组均隔日治疗1次,7次为一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1.3 疗效评价 治疗效果:将治疗效果分为治愈、显效、好转和无效[2]。其中治愈为经治疗患者膝关节局部无压痛,行走无疼痛及肿胀消失;显效为经治疗患者膝关节局部有压痛,肿胀消失,上下楼梯自如且行走无疼痛;好转指经治疗患者膝关节局部有压痛,肿胀消失,上下楼梯有不适感;无效指经治疗,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有加重趋势。

观察4个组患者治疗效果、疼痛缓解等情况。本文研究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2]。对患者气感强弱进行检测。按0~10分为基准,从高往低排,10分即疼痛剧烈不能忍受,7~10分级强烈的重、酸、麻、痛、胀等,只要涵盖其中3项即可。4~6分患者有中等程度的重、酸、麻、痛、胀,包含两种感觉即可。1~3分即轻度得气,患者局部感受到重、酸、麻、痛、胀。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检验结果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x[TX-*3]±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治疗效果比较 冲击波针灸中频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低频组、高频组及普通针刺组,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四组疼痛缓解情况比较 各组患者经治疗,疼痛均有所缓解,其中中频组疼痛缓解程度优于其他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膝骨性关节炎的病因通常由膝关节过度劳累、退行性病变、外伤等不同因素引起,老年患者是该病的高发群体。此外,不正确的走路姿势、体重过重、膝关节受凉受寒、长时间下蹲也会导致膝关节炎。多数患者初期症状较轻,如果不及时接受治疗则会进一步加重病情,常见膝关节僵硬、膝关节肿胀、膝部疼痛、膝关节弹响等临床症状,以劳累、僵硬为主,轻微外伤而加剧[2]。本研究所采用的体外冲击波是具有力学特性的声波,即通过高速运动或震动以致介质极度压缩,从而聚集能量。它能通过耦合剂进入机体并产生如生物电效应、空化效应及压力牵张效应等。上述作用能扩张毛细血管,松解局部软组织粘连,改善微循环及对周围神经进行刺激,进而获得止痛效果[3]。当冲击波在10Hz,没有较强的气感,患者不会产生酸麻,说明冲击波没有深入到炎症所在,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将冲击波频率跳到中频14Hz,患者会因其机械牵张会引起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刺激深部肌梭感受器引起酸、胀的感觉。当冲击波刺激到游离神经末梢时会感觉到痛和麻木并向局部辐射,会得到较强的气感。冲击波爆发力强,穿透力大,在相同的组织中会均匀地传播,而一旦遇到病变粘连的组织,则会因传播受阻而发生碰撞,产生强烈的能量释放,被动性剥离粘连的软组织,从体外松解受损的软组织,从而缓解关节周围的疼痛症状。如果将冲击波频率调到高频18Hz,患者会出现严重的重、酸、麻、痛、胀,甚至出现不能忍受现状,因为冲击波仪器会在炎症区域产生较大的刺激,频率升高得气感增强,因此要求14Hz以上得气感就不再增强。本研究结果显示,各组经治疗后疼痛缓解作用明显,其中冲击波针灸中频组的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要低于其他三组,活动度分值下降明显,具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频率升高得气感会随之增强,然而14Hz以上得气感就不会再增强。

综上所述,冲击波针灸中频组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有明显的疼痛缓解作用,安全无创伤,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建伟,郑世江,张景春,等.不同频率冲击波针灸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及功能活动的影响[J].针刺研究, 2015, 40(4):300-303.

[2]吐苏娜依,郭万刚.42例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4(S1):98-99.

[3]王禹.电温针灸对兔模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相关炎性因子含量影响的研究[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3.

(编辑:刘斌)

猜你喜欢
膝骨性关节炎冲击波针灸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武汉冲击波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短刺配合热敏灸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6例
探究关节镜清理术配合骨质增生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医生集团冲击波
超声双探头联合定位法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中的应用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