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足球,给孩子想要的童年—盐城市实验小学足球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创新实践(三)

2016-10-25 08:34俞向阳周燕庄广东
校园足球 2016年8期
关键词:校本足球体育

俞向阳周燕庄广东

(1.江苏省盐城市实验小学,224005;2.江苏省昆山新镇中心小学校,215300;3.江苏省盐城市实验小学, 224005)

踢足球,给孩子想要的童年—盐城市实验小学足球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创新实践(三)

俞向阳1周燕2庄广东3

(1.江苏省盐城市实验小学,224005;2.江苏省昆山新镇中心小学校,215300;3.江苏省盐城市实验小学, 224005)

在《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指引下,如何为夯实中国足球发展的基础,提高小学生足球运动的素养,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找到一个适合的、有效的实施路径,彰显足球的运动魅力、锻炼魅力、教育魅力和文化魅力,关键在落实。学校要明确“学校体育是面向人人的体育,其核心价值在于让每个人积极参与并从中获益”的理念,让学生通过足球课程体验成功与快乐,在全面发展中培养兴趣和特长。同时,要遵循规律,循序渐进,厘清各个水平段足球学习和锻炼的目标定位和内容架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地进行学练,不断创新内容和方法,让学生逐步养成足球运动的习惯。为此,盐城市实验小学联系本校实际情况,从足球课堂入手,进行了大胆而有效地实践。

一、实施要求

要抓住几个关联词:依据-课程标准、定位-儿童特点、载体-足球游戏。

(一)在体育教学中实践、总结与梳理

图1 盐城市实验小学校园足球校本课程图示

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和探讨过程中,要始终抓住体育学科最根本的性质,即必须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为主要内容。教学实施过程中,要让学生的身体从适合的“度”来体验“量”,从而做到关注不同的学生,帮助其达成“质”的增生。同时,在足球校本教材创编与实施过程中,也要本着从书本中来到实践中去,进而去实践、再反思、再实践。在选择适应学生主动学习,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时,把握足球动作技能教学的有效度,让学生在体验式学习过程中获得身体认知,学会足球技能。

(二)在创编过程中整合、筛选与拓展

针对足球项目的特点,要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研究的重点。一是通过方法创新、师生情感及教师个人魅力营造趣味课堂;二是通过器材的合理开发、有效使用提升足球课堂品味;三是坚守课堂之根本,使体育课堂更扎实、更灵动;四是有效拓展课堂教学,通过“课课练”的形式使有效课堂向课外延伸。同时,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以“趣味”为纽带,以“游戏”为抓手,在教学手段、教学评价、师生互动等在教材中得到充分体现,使每堂课都有亮点,有趣味。

(三)在实施过程中感悟与规整分析

实践中,最实际的就是要梳理出比较适合各水平段学生“玩”的足球教学内容,然后再通过足球课堂的检验,不断总结成功与失败,在传承、借鉴与创新中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目标。而最有说服力的就是行动,只有体育教师真正地沉到足球课堂中,就能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快乐。

表1 年级足球教学计划

表1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及学生各年龄段的身体特征,结合足球学练的基本规律,将三个水平段的内容进行了合理地划分,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内容的调整。

表2 足球校本教材《我们一起来踢球》水平一教学进度表

以水平一为例:对照表2和表3可以看出,表2是校本教材《我们一起来踢球》中的内容,还不够系统、科学,也没有进行合理地内容分割,但却是该校足球校本大单元教学(6次课)的一个有效参照,实际教学中他们根据学生情况,对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调整,由各年级备课组商定。在校本教材“发展性原则”中他们提出:“可不断进行调整、修改、补充、更新,保持教材的时代性和新颖性,从而使教材更加完善。”体现出对开发校本教材意义的理解是很到位的。为此,表3是根据每周一节足球课的要求编制与整合的,所有内容进行重新梳理,符合一、二年级学生的认知,难易适中。

(四)以水平一“一年级球性练习(亲亲球)”单元内容为例说明

一年级球性共7课时,内容为:原地脚底揉球、移动脚底揉球、原地跳踩球、跳踩球转圈、跳踩球前进后退、脚底拍球、脚底拍球互传;游戏:滚球入洞、足球闹钟、山羊顶、踩地龙、赶小猪、换位踩球、青蛙跳水。

课例一:2016年6月,周燕老师执教的水平一:一年级《足球:原地脚底揉球》(单元第1课时)。

教学主要流程:

1.玩一玩:找部位,知道身体中与足球密切相关的重要部位,如额头、胸部、踝关节等。

2.游戏:我和足球玩亲亲。足球散点分布在场地上。口诀:我在场上自由跑,不碰球来不相撞,听到部位去亲球,不用双手来帮忙。不同身体部位练习5~6次,2分钟左右。引导学生爱护足球,和足球做朋友,在潜移默化中让一年级学生知道足球的简单规则。

表3 调整后的水平一教学内容

3.弧形队伍站立,讲解、示范脚底揉球动作,并指出脚底揉球的部位。口诀:前脚掌轻踩球,脚踝力量转动球,左右两脚交替练,不同方向来体验,球和脚丫成朋友。

4.脚底揉球尝试练习,并逐渐过渡到左右脚交替揉球,练习5~8次,5分钟左右。

5.小游戏:左脚和右脚:如“左3”学生就用左脚揉球3圈、“右2”学生就迅速作出右脚揉球2圈,练习2分钟左右。要求能把“句号”画成大圆。

6.小游戏:换位揉球,组织学生找到自己的好伙伴,两人面对面相距2~3米站立,听到信号后迅速跑步交换位置做脚底揉球练习3~5次。提醒学生在找不到同伴的时候与教师换位揉球,3分钟左右。

7.玩一玩:足球写字,口诀:“足球写字真奇妙,球不离脚似磨墨,横竖撇捺控制好,一脚好字呱呱叫。”指导学生把字尽量写大写清晰。3分钟左右。

8.游戏:滚球入洞。分成两大组,采用分组轮换的形式,一分钟左右互换角色。每组二次机会。

9.身体小练习:我和伙伴玩顶球。两人一组分别用头、胸、背等部位顶球进行走或转圈练习,比一比,哪组同学的球顶得稳顶得时间长。或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身体部位合作顶球。

10.课外作业:练习木头人揉停球。

小提示:抬头脚底揉球观察发令者手势,当看到发令者伸出三个指头时迅速作出一只脚踩在球上的动作。

【设计意图】设计有趣的足球游戏,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将找部位、玩亲亲、左右方向、足球写字等游戏有机融入教学,在一波连一波的游戏体验中,在琅琅上口的口诀教学中,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积极投入的快乐练习氛围。素质练习:快乐顶球让学生在双人不同部位的顶球中既发展了平衡和协调素质,更培养了团队合作的能力。课后作业将学习的内容进行有机的延伸。

课例二:2016年3月,“俞向阳名师工作室”教学研讨活动徐婧老师执教的水平一:一年级《足球:原地跳踩球》(单元第3课时)。

教学主要流程:

1. 第一关:学习动作

(1)教师示范原地左右踩球动作,并提问“你们想学吗?”

(2)教师引导较慢节奏踩球练习,学生自主练习3~4分钟;

(3)指导口诀学练:小足球,真好玩,左右两脚交替踩;脚前掌,来帮忙,轻轻踩在球上方,身体轻巧又灵活;

(4)踩固定球:外圈学生躺下两脚夹住球,内圈学生踩球20次然后交换(口诀指导);

(5)随音乐跳踩球练习1~2分钟(左右脚交换踩球随音乐节奏由慢到快)。

2.第二关:趣味练习-尝试多种方式跳踩球

(1)串门踩球:两人踩10次交换位置(交换位置时击掌加油,就像去串门);

(2)移动踩球:随同伴移动手势踩球3~4分钟(同伴当小老师打数字手势);

(3)换位踩球:组内多人换位置踩球3~4分钟。

3.第三关:强化练习—挑战课堂吉尼斯

(1)颜色踩3分钟(随红队踩,红队踩,红队踩完蓝队踩,蓝队踩……的节奏变化踩球);

(2)课堂吉尼斯挑战赛3分钟;

(3)总结评价。

4.游戏:足球功夫(山羊顶)。

在规定距离内,手脚并用向前爬行,同时,用头顶球向前。在规定时间内顶得远的获胜。

5.身体小练习:两人一组,分别听信号完成足球飞机、足球拱桥,足球枕、足球楼梯等动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为胜。

6.课外作业:快乐传球。

提示:和小伙伴或家长,分别用头上、体侧、胯下传球,各连续传20次。

【设计意图】主教材教师以充分信任的眼光和语言,带领学生一起学练,让学生在适当增加难度的基础上进行练习,引导学生发现、比较、体验动作的方法,挑战自我,通过多种方法的迁移,让学生在小目标不断实现过程中体验足球的快乐。在串门练习中让学生击掌喊“嘿”,颜色踩中不踩的队员拍手互动,将无声的练习变为有声练习,调动学生激情。素质练习:足球功夫,让学生人球合一,利用足球和身体玩平衡,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做出了:足球飞机、足球拱桥,足球枕、足球楼梯等一系列发展学生平衡、协调的小练习。

《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指出:在小学阶段,要注重体育游戏学习,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这几节课通过提供多种玩球方法,让学生亲近足球,达到熟悉球性、发展身体素质、培养合作能力的目的,让足球入门玩得有趣。力求做到6点:第一,紧扣学习目标,课堂游戏贯穿始终;第二,课堂教法有趣生动,将生活体育合理植入课堂;第三,运用琅琅上口的“口诀”解决问题,师生互动和谐;第四,关注运动负荷调控,素质练习游戏化处理;第五,将足球课堂拓展至课外,通过同伴和家长的游戏互动,提高了学生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第六,合理运用场地、器材,增强规则意识和竞争意识,培养集体荣誉感。

(五)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激发、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参与意识。

教学中,为了达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指出的: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激发、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参与意识。通过有趣的足球学习,将枯燥的足球技术动作进行生活化、游戏化、迁移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技术动作。通过快乐的运动体验,也就是玩各种足球游戏,全面发展体能与健身能力,初步发展柔韧性、灵敏性和平衡能力。

图2 足球课堂的形式与要求

通过激情的课外锻炼,引导学生利用课间十分钟、放学后、双休日以及节假日等课余时间和同伴、家长一起玩足球。再通过精彩的足球欣赏,设计看、听、认、记、画、做、评、唱等形式感受足球激情与魅力。具体要求:

1.加强集体教研,通过“集体备课”,集大家智慧,精心备课,力求每堂课都成为有趣的足球课、快乐的体育课、收获的足球课。

2.教学时,根据水平一学生的年龄特点,以玩、戏球为主,以“游戏”为主菜单,通过师生互动对话,让学生与足球交朋友,成为听话的足球、聪明的足球、快乐的足球、勇敢的足球。根据水平二学生好胜、不服输的心理,通过“学和比”满足学生学练足球的要求,不断挑战自我。根据水平三学生身心特点,通过“练和赛”以练促赛,以赛带练,进一步提高足球水平。

3.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既培养学生足球兴趣,又抓运动队训练,通过教学,发现有足球天赋的学生,及时输送校级梯队,特别是鼓励女生练足球,用榜样的力量鼓励更多的学生热爱足球,苦练足球基本功。

二、实施建议

1.理念先行,确保足球校本课程的方向明确。

理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理念对教育教学起指导引领作用。针对本校情况,进行足球课程开发及实施的前期调研和可行性分析,把握发展方向,统筹学校体育工作一盘棋,量力而行,大胆尝试。通过外出培训、专家指导、网络学习、交流研讨等方式,为足球课程校本化开发提供理论支撑,引导全体教师加强理论研究,积极提高思想认识。

2.计划落实,确保足球校本课程的目标达成。

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做好课程开发的总体策划与设计。始终坚持“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坚持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坚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努力找寻出校园足球与小学体育课程的契合点。

3.以生为本,确保足球校本课程的实际效果。

始终将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根本。以“名师工作室”引领,通过边实践创新,到反思修订,边实践提高,再到总结提升,教研组要潜心实践,真心实践,理性分析,向纵深有效推进,不急于求成,关注实际效果,及时进行总结与提升,编制指导与实践贯穿于小学体育课程与校园足球校本开发全过程。

4.资源保障,确保足球校本课程的有效发展。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实施的关键所在。教师一要厘清课程目标,根据学校条件、教学资源、学生能力、兴趣与需求等开展教学活动,努力达成课程目标。二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三个水平段学生实际学习需要调整课程和教学,成为课程的主动发展者。三要积极解决课程中的实际问题,成为设计教学活动、选编教材、业余训练的决定者。四要加大足球运动的宣传力度,力求得到家长、社会的积极支持。

猜你喜欢
校本足球体育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我们的“体育梦”
认识足球(一)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