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因材施教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016-10-25 19:26付迎春
体育时空 2016年8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体育教学应用

付迎春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40-01

摘 要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的教学模式与方式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因材施教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备受关注。本文主要对因材施教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研究,并在这一基础上完善体育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因材施教 体育教学 应用

素质教育要求加强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环节,应该不断优化体育教学方式,而因材施教简单的说就是按照学生的不同特点来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有效的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体育教学在教育中受到的重视程度有限,所以在其中应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具有较大的难度,以下对其进行分析与探索。

一、因材施教的概述

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简单的说就是在实际教学环节中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特点、学习能力、基础知识等方面进行充分的了解,正确的看待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来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与内容,以此来满足不同层面学生的发展,从根本上提高教育的质量。现代教育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较大,所以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重视程度不足,教学方法也缺乏针对性,这也就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实际体育教学的环节中应该遵循因材施教教学的基本原则:首先是制定适当的教学目标,采取科学的研究方式来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掌握新课改下体育教学的要求与标准,按照教学内容来分析学生党额实际状况,这也是新时期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依据,通过对教学结构与学生能力的研究来对教学模式与手段进行规划;其次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基础体育能力与知识进行全面的掌握与了解,这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所以教师应该充分明确因材施教的作用于意义,在实践中不断的观察与了解学生,明确身体素质、体育基础、生理与心理变化等。在教学活动开展的环节中,教师也应该对学生进行动态的观察,及时发现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发展与变化,为了更好的实施因材施教教学,可以按照学生的动态变化来对教学方式进行定期的调整,进而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来提高教学质量,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就是对教学的层次进行划分,教学的层次划分与分组教学存在很大的差异,主要是按照学生的不同因素与教学因素来对学生进行划分,可以采取递进的划分方式,主要通过对学生身体素质、体育基础以及心理等方面来进行分层次的教学。教学的划分并不是一层不便的,也需要对学生的实时变化进行观察,依次为依据不定期的进行改变。

二、因材施教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就近几年,我国体育教学发展来讲还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教学方式相对较为单一,很多院校对体育教学重视程度严重不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因材施教的贯彻落实。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因材施教方式的运用受到广泛的关注,其在体育教学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以下提出几点建议来提高因材施教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质量,以此来改变现代体育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一)重视班级差异

体育教学中不同的班级自身的班级特点、文化、风格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同一个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的环节中如果通过同样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学的效果就会存在不同,所以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环节中应该结合班级特点,采取适当的方式来安排教学工作。如对班级相对比较活跃、但纪律较差的班级,可以使用小组活动、比赛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让学生在相对自由的平台内进行自主的学习,竞赛也会让学生注重对班级集体荣誉感的维持。针对纪律相对比较严明的班级可以使用集中教学的方式来进行体育技巧的训练,避免单独活动学生产生尴尬的效果,这也更好的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二)针对学生的特点

班级的学生数量较多,班级存在差异,班级内的个体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体育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充分的掌握,因此为基础实施因材施教。教师可以通过对代课教师、走访等方式来了解学生情况,在这一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来制定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规划,并分类制定教学目标。教师应该对全体学生做到统筹兼顾,贯彻落实教学目标,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差异。如在对篮球教学的环节中还应该对男生与女生进行区分教学,分别制定标准。在对体育技巧进行教学的环节中,需要针对学生的特点灵活的制定教学要求,让学生进行自主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出学生的运用潜力,体能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可以相对的降低要求。

(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众所周知,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所以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特点使用趣味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因材施教也需要与兴趣进行结合。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借助道具的方式来让学生进行体育知识的学习,这种方式可以改善传统教学中的单一化特点,让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主动的参与。如进行跑步训练的时候教师可以指定相应的标准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选举跑步最快、姿势最标准等,以此来迎合学生的不同兴趣特点,也可以在趣味游戏中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教育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体育教学中对因材施教教学方式与运用也逐渐提高,结合学生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是现代教育的要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应该对其进行正确的认识,并在实践中有效的运用。

参考文献:

[1] 张迪晓.因材施教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5(06).

[2] 宋国良.因材施教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2(12).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体育教学应用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