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教学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6-10-25 19:52赵衡
体育时空 2016年8期
关键词:综合素质对策研究体育教学

赵衡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40-01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大,素质教育在我国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是人才培养目标之一。大学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大学体育教学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中存在的问题入手,针对其在综合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育教学 综合素质 问题 对策研究

大学体育教学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有重要意义,大学体育教学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学对学校及学生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因此,大学体育教学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程度,让体育教学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大学体育教学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认知存在偏差

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培养学生的体育审美能力及欣赏体育美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高校体育教师对这些体育教学目标存在认知上的偏差,导致其对体育教学的定位不全,无法设计出既符合学生需求又符合体育教学目标的体育教学内容,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选择不恰当

一方面,我国高校目前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大学生体质测试健康标准》这个中心点。教学内容主要就是走、跑、跳这些传统内容,学生一想起体育课,脑袋里全都是脏、累的画面,对体育课根本就没有兴趣。体育教学只注重测试的成绩而没有将学生的兴趣考虑在内。另一方面,体育教学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分离的,一学期理论课只占两个课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安排不合理,体育教材的编写大篇幅都是在讲解体育技能,体育理论内容所占的篇幅非常小。体育教学往往是采取大班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千篇一律,不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所以教学的效果一般比较差。

(三)教学结构僵化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大多采用放羊式或大班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随意性都比较强,教师凭自己的经验开展教学,课堂教学基本处于无序状态。但是,目前我国大学生体质差、健康状况差已是不争的事实。体育教学的结构千百年来都是分为:准备活动、教学过程、教学结束三个环节。这种僵化的教学结构没有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也没有将学生的兴趣爱好作为教学设计的参考,因此,这种教学结构下的教学内容比较枯燥,缺乏趣味性,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学评价体系单一性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效果的唯一评价标准是测试成绩。这种单一的评价体系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学生的测试成绩,增加学生的训练强度,同时,学生也将成绩作为衡量自身体育素质的唯一指标。并没有将学生体育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表现、兴趣爱好等因素考虑在内。在评价教师方面也是以成绩为唯一指标,没有将教师的创造性、积极性及师生关系纳入评价体系。这也就导致体育教学形式呆板、效果较差。

二、提高体育教学对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建议

(一)建立符合现代体育需求的教学目标

高校体育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和过硬的心理素质。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应不断丰富教学的内容,创新教学手法,对传统体育教学目标进行改革,不再将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指标,而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把学生培养成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都过硬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教学目标的设定也必须涵盖学生这四方面素质的培养,实现教学目标和综合素质培养的统一性。

(二)优化教学内容,注重课程资源开发

体育教学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有重要作用。教学内容的优化是教学质量提高的途径,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非常重要。优化教学内容一定要精选体育教材,体育教材一定要选择具有创新性,能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的教材,一定要选择能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教材内容。另一方面,学校还应该注重教学资源的开发,学校可以注重新兴体育项目的开发,将新兴体育项目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注重学校附近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学校的环境进行体育教学;注重教师资源的开发,培养教师创新教学的能力。

(三)优化教学结构

传统的体育教学结构主要分为:准备活动、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束三大部分。传统的教学结构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体育教学的需求。现代体育教学可以在保留传统体育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增加新的教学方式。例如:利用互联网进行体育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给学生呈现直观、动态的教学画面,教师也可以将体育教学内容制成微课视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学习情况选择观看。

(四)采取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现代体育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要转变传统应试环境下的体育教学评价模式,不能将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而要将学生体育活动的参与度、课堂表现、兴趣爱好、积极性作为评价标准,培养学生全方位看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结束语

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大学体育教学的意义所在,因此,体育教学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本文分析了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给出了合理化建议,望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姚建军.大学体育教学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01).

[2] 李强.对我国大学体育教育改革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湖北体育科技.2016(02).

猜你喜欢
综合素质对策研究体育教学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浅谈规划展览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