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父亲程潜参加毛主席生日

2016-10-26 04:49程熙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16年26期
关键词:林觉民章士钊饭量

主席喊我“小康熙”

父亲程潜和毛主席是老乡,私交一直很好,在1945年秋重庆谈判时,毛主席还曾专门到家里来和父亲深谈过,并在许多方面有了共识。1949年父亲在湖南起义以后,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湖南省省长等职。

1952年,国管局为父亲安置了我们在北京的第一个家,我们全家分成三批陆续进京。毛主席邀请父亲同游十三陵和视察官厅水库,我都跟着随行。记得第一次见主席时,他问我:“叫什么名字?”我紧张得连话都说不出。父亲在一旁说:“叫程熙。”主席又问:“哪个xi?”父亲说:“康熙的熙。”主席笑眯眯地说:“小康熙皇帝,哈哈,那就叫小康熙吧!”从那以后,主席都叫我“小康熙”。

参加毛主席生日

父亲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作为私人交往,每年都带我到中南海毛主席的住处去,因为当时年龄小,他们都在谈些什么我已经记不清了。给我印象较深的一次是在1965年年底,毛主席设家宴请父亲等几个人去中南海。毛主席是不主张贺寿的,后来就改为请朋友吃饭。那天去的人有父亲和我,王季范和王海荣、章士钊和章含之等几个人。

父亲带去了他为庆贺毛主席生日专门写的十二首诗。现在我只记得其中一首:“大军南下气恢张,群丑如鼷早自扬。东起淮扬通百粤,西包滇藏到新疆。远亲近悦兄迎弟,女跃男歌酒有浆。我本多年邀默契,喜从中夜挹明光。”

当天因为江青要和彭真谈一个有关戏剧的问题,去北京市委还没回来,大家就在主席的客厅里一面聊天一面等她。

主席很渊博,也很风趣,谈的话题很广泛。记得那天主席好像是在思考着什么问题,他对父亲说:“你们来了我很高兴,现在能交谈的朋友越来越少啦!”随后就和父亲谈起了湖南的农业问题。谈了一会儿又对父亲说:“颂公,你要辞去湖南省长的请求,中央几个人讨论过了,觉得在湖南只有你的威望还压得住,你还要继续干,哪怕挂个名也可以……”

那时我正在学画,主席问起了我的学习,说齐白石、徐悲鸿的画很好,要我好好学习。然后对我们几个孩子说:“你们读过林觉民的遗书没有?我佩服林觉民,他为理想牺牲了。”说到这里,他又扭过头对父亲等人说:“现在真正学马列的干部不多,天天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拿鞭子赶他们下乡,他们都不去。”当时全国正在开展“四清”和“社教”运动,我猜主席可能指的是这件事。

有人问主席饭量好不好

后来话题转到了章士钊写的《柳文指要》上面,两个人谈了许多学术问题,我基本上听不懂,但我看到桌上放着约有一尺高的、用毛笔写的《柳文指要》原稿,是主席看完了准备还给章士钊的。

这时江青回来了。她看到了《柳文指要》,指着说:“要批判的啊!”此时章士钊就很不安了。主席说:“盖棺定论。”章老才平静下来。江青又咄咄逼人地说:“该批判的就要批判,不仅你的东西要批判,吴晗的《朱元璋传》也都要批判!”

我傻呵呵地坐在那,听着江青说“这个要批判,那个要批判”,也觉得味儿不对了。

吃饭了。这次家宴是两个圆桌,客人一桌,工作人员一桌,两桌相隔不远。菜很清淡,有笋,有青菜,没有红烧肉,但有炸乳鸽和烤鸭。记得席间有人问主席饭量好不好,主席顿了一下,突然讲了一个故事。他说,孔明和司马懿交兵,司马懿刺探军情主要是了解孔明的饭量大小,是不是事必躬亲。当听到探子回报“吃的不多了”后,司马懿大喜过望,他知道孔明的日子不多了。

主席突然在这个场合说了这么个故事,他其实是说给另外那桌工作人员中的一些人听的。那时候,江青那一帮子写文章,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和谐了。打这以后,我父亲要再见主席就难了。

吃完饭,快要离开时,父亲希望主席少抽点烟,改成抽雪茄也好。主席回答道:“我抽烟有限制,可不抽烟不能思考问题呀。”

那天主席一直把我们送到了院门外。汽车开动时,我看到主席目送着汽车,又挥了挥手。

这也是我最后一次见主席。

(摘自《世纪》)

猜你喜欢
林觉民章士钊饭量
一封《与妻书》,千古家国情
林觉民:不负家国却负卿
魔力语音
章士钊妙藏态度
章士钊与陈独秀
章士钊妙说杨昌济
毛泽东欠了谁50年的“债”
恐龙的饭量有多大?
辛亥革命
哈佛大学研究中心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