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伤害的劣币逐良币效应

2016-10-27 17:50徐贲
中国新闻周刊 2016年33期
关键词:借口杀人假装

徐贲

有的人是装作“义愤”或用愤怒为借口来伤害别人,

愤怒成为他们威胁和压制别人的手段

美国加州圣玛利

学院教授

在公开的言论中,恶狠狠的语言——下流话、谩骂、嘲笑、讽刺挖苦——经常被用作一种克敌制胜的有效工具。如果你既想避免攻击方的恶意伤害,又不愿意在言语交往中以恶报恶、自我作践,那么,你会选择退避三舍, “好不与恶斗”,但这种“不理睬”往往会被看作甘拜下风,或是彻底认输。

许多使用恶语的人不是因为不知道恶语不好,而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有使用恶语的正当理由,如弘扬某种正确的信念或观点。他们甚至知道,使用恶语不利于形象,并不符合他们自己的利益,但他们不在乎。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人们在情感的影响下,尤其是当愤怒的时候,完全可能逆自己的利益而动。

语言的恶狠体现仇恨的情绪,而不只是话语特征。恶语使用者几乎没有不是以“义愤”(具有正当性的“愤怒”)为理由的。就算后来证明他们是错的。由于是“出于义愤”,所以错误的性质也会因此而减轻,如好人打坏人、宁左勿右。

在不少习俗规范和法律制度中,有预谋的残忍与盛怒之下所犯的暴力伤害是有区别的,后者往往被视为较可原谅。历史学家斯蒂芬·威尔逊(Stephen Wilson)在对科西嘉世仇的研究中发现这样的情况,“1832年,一个来自西尔瓦雷西奥的男子在家中发现其妻与一名男子在一起,于是把她杀了,他只是被判10法郎的罚款,这暗示他的行动被认为是正当的。1852年,波塔的一个磨坊主因类似的情况杀死了妻子,后被判5年监禁,这仍然是仁慈的判决。”激情经常被当作减轻行为后果的理由,因为人们普遍认为,激情会使人对自己的行为失去控制。

然而,激情是可以假装和冒充的,为了影响别人,演说者经常有效地假装激情:愤怒、内疚、快乐、同情、鄙视等等。假装的激情使他不仅打动别人,也打动自己,所以假装激情有弄假成真的效果。蒙田曾对此写道,“当演说者诉说其案情时,他会被自己的声音和自己假装的愤怒所打动,通过扮演某种戏场角色,他会让自己表现出真正的悲伤……就像那些职业的送葬人一样,他们受雇参加葬礼,按质论价,充满眼泪和悲伤,通过习惯性的表情,他们会受到自己的感染,然后在内心产生真正的悲伤。”许多参加过大人物追悼会的人都有此经验。

“愤怒”比任何其他情感都更经常地用作不当行为的辩解或借口。社会和政治学家乔恩·埃尔斯特(Jon Elster)指出, “如果一个男人知道,假如法庭相信他是出于激情而杀害其通奸的妻子,他将被判无罪”,那么,即使他预谋杀人,仍然可以用“一时冲动”来做借口。而且,由于在他动手杀人之前就知道可以用“盛怒”来减轻罪名,那他就会因此更有杀人的动机。

有的人也许真的是因为义愤,干出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如2012年抵制日货浪潮中,一个名叫蔡洋的人在西安砸日产车,砸车主脑袋,结果被判10年徒刑,一直到坐牢时还自以为是爱国的。前几年还有一位教授在保钓游行活动中,因为观点不和,打了一位八旬老人的耳光,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正当义愤,拒绝认错道歉。

有的人是装作“义愤”或用愤怒为借口来伤害别人,愤怒成为他们威胁和压制别人的手段。谁挡了他们的道,他们就一定会予以攻击,绝不心慈手软,绝不退缩。这时候,愤怒便不再是一时失控或疯狂行动,也不是因为心直口快或耿直敢言,而是处心积虑设计的克敌制胜手段。正如埃尔斯特所说,“一个貌似真实的疯子可能实际上是一个高明的战略家,因为他的威胁更容易为人所信。”一个人开口便满嘴恶言,吃相凶狠,有可能是因为他没有教养、缺少廉耻,但更可能是在蓄意施展他的恐吓策略。这种策略也许对行为者本人有些用处,但对整体社会却会产生劣币逐良币的恶劣效应。

猜你喜欢
借口杀人假装
路过你的窗前
爱找借口的小猫咪
画与理
朋友圈,有2 亿人假装在学习
可怕的杀人风
可怕的杀人风
假装辞职
The Most Ridiculous Excuses for Skipping Work
曾子杀人
找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