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记

2016-10-27 17:53杨雷
中国新闻周刊 2016年33期
关键词:护花使者小媳妇小毛

杨雷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有云:“盛暑之月,求乐事于黑甜之外,其惟沐浴乎?”意思是说盛夏酷暑时节,最快乐的事除了睡觉之外,莫过于沐浴了。

沐浴,古称“湢”或“偪”,雅称沐浴,俗称洗澡。据说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甲骨文中就有沐浴的记载。南朝梁简文帝萧纲是个爱干净的主儿,不仅身体力行,还写了《沐浴经》三大本,这是我国至今发现的最早研究洗澡的专著,澡堂子应该奉这位爱洗澡的皇帝为祖师爷。

现在的孩子大概是在产房完成人生第一次洗浴,而旧时民间常在小孩出生后第三天,将赤条条的小肉团放在大木桶中浇水洗濯,谓之“洗三”。

想起幼时,农村孩子一到夏天就脱得赤条条的,三五成群来到小河边,雀跃着在水中嬉笑打闹。大姑娘是不往河边走的,偶尔有小媳妇从河边走过,乳臭未干的半大小子们也会拿起衣物把羞处捂住,泼辣的小媳妇们就会笑:“小毛孩子有什么好看,还害羞哩!”小毛孩子自然没什么好看,要是换做美人出浴,自然活色生香了。

古诗文里,最让人浮想联翩的当属《长恨歌》中的“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但白居易本人不爱洗澡,有诗为证:“经年不沐浴,尘垢满肌肤。今朝一澡濯,衰瘦颇有馀。”根本原因,那时候的小白和现在的“北漂”一样,还没拥有一个24小时热水的家。

对于美人沐浴这些事,内敛的国人向来是讳莫如深的。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原本有一句“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我上了大学后才知道这一句竟然被雪藏了几十年,可怜大师的作品也惨遭剪刀手。被删原因据说是此句易引起处于青春期的少年的诸多联想。

对于此说,本人颇不以为然,80后应该都记得当年课本中还有一则民间故事《牛郎织女》,牛郎不仅偷看了人家织女沐浴,还偷了人家衣服。放在现在那绝对是严打对象啊,可千百年来竟然成了一段佳话。可见每一段美好的恋情,最开始总要有一个人耍点流氓。

每个男人都有耍流氓的心思,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耍流氓的胆子。朋友聊起过一件事,那年夏天,他与同学去偏远山区实习,一个小组四人,三朵金花,只有他一个男生。乡村没有浴室,只有山间一处水潭可供洗浴。三个女孩忍受了一个星期之后,终于选择与狼共舞,请他当护花使者,于山回路转处帮忙看着外人。

那夜,月朗风清。淙淙流水声,仙女浅笑声,让人恍若梦入桃源仙境,不知今夕何夕……

猜你喜欢
护花使者小媳妇小毛
天上地下
难看的相貌
一百元
掐喉咙
关工委队伍中的“护花使者”
别怕,有护花使者!
对骂的小夫妻
小毛球一样的蒲公英
药酒,调理女性痛经的“护花使者”
小毛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