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纪实美学风格

2016-10-27 10:34祁雯
电影文学 2016年17期

[摘要]《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是第86届奥斯卡颁奖礼上的最大赢家,凭借着在片中的出色表演,马修·麦康纳和杰瑞德·莱托分别斩获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褪去奥斯卡的光环,影片仍是一个打动人心的、关于生命的励志故事。影片将世人的目光引向被忽视的群体,了解社会边缘群体真实的生活状态,这是影片的重要价值所在。文章从纪实化的镜头语言、对社会特殊群体生存状态的关注、纪实的价值三方面,分析《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纪实美学风格。

[关键词]《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电影;纪实美学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是第86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最大的赢家,凭借着在影片中的出色表演,马修·麦康纳和杰瑞德·莱托分别斩获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的大奖,成为红毯上的焦点。褪去奥斯卡的光环,影片仍是一个打动人心的、关于生命的励志故事。影片以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为历史背景,讲述了一名被确诊为艾滋病感染者的牛仔是如何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反抗精神延长自己生命的故事。由于涉及艾滋病、同性恋等较为敏感的话题,加之又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而成,电影赢得了更多人关注的目光。艾滋病、同性恋是80年代美国社会真实存在的尖锐的社会问题,[1]从这个意义上看,这也是一部纪实风格的影片。影片完全按照线性的时间线索发展,以罗恩患病的时间为线索,从被确诊到生命走向终结,不放过罗恩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真实地展现了其患病前后高低起伏的心理变化历程。这不仅仅是一首抗争者之歌、励志之歌,同时是一首现实主义之歌,影片将世人的目光引向一个被忽视的群体,了解社会边缘群体真实的生活状态,这是影片的重要价值所在。本文以《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纪实美学风格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影片的社会价值与美学价值。

一、纪实化的镜头语言

纪实化的镜头语言是《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最为突出的艺术特征,影片用朴实的镜头语言表达对生命严肃的思考,用真实的色彩表现特殊群体的生存境遇以及内心的真实情感,深深地打动着镜头前的每一个观众。

关于纪实性影片的艺术理论最早由巴赞提出,巴赞关于电影现实主义的观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主要包括影片表现对象的真实、电影中时间和空间的真实以及影片叙事结构的真实。[2]如果一部电影满足了以上三点,也就完全符合巴赞的对于纪实性电影的审美要求,可以称得上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影片。毫无疑问,《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基本符合巴赞对纪实影片的定义。《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具有纪实的基础。电影以真实人物的生平事迹为改编依据,虽然罗恩·伍德鲁夫并不是历史上的杰出人物,缺乏广泛的受众基础,但影片展现出了小人物不平凡的一生,比起那些惊天动地的伟人的生平也无半分逊色。小人物的事迹更加真实和细腻,其在平凡中展现出的人性光辉能够传递打动人心的力量。此外,影片对于时间线索有着严格的控制,完全按照罗恩患病的时间来进行。从刚被确诊到病情恶化,从对AZT的信任到寻找到新的药物等都严格遵守时间的顺序。而且为了加深影片的真实性,影片在每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都会给观众提示。在罗恩患病后的每一个重要的时间点,屏幕会完全变黑,只有白色的字体来标注时间,比如第一天、第三个月、第2557天都是对罗恩而言有重要意义的时间节点。电影用这些时间点来告知观众时间的流逝,感知罗恩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也增强了影片的真实感。

其次,影片的镜头语言也充分体现了影片的纪实性风格。在长达两个小时的电影中,观众很难看到华丽的镜头剪辑,朴素的长镜头和景深镜头是影片叙事的重要手段。众所周知,长镜头和景深镜头是纪实风格的影片经常使用的手段。[3]当伊芙被医院解雇后,对医院与药商的勾结以及美国药物管理局的落后规章的不满,使伊芙充满了愤懑之情。她来到了罗恩的住处,舒缓自己的心情。影片用接近三分钟的长镜头,表现了伊芙与罗恩之间的温情,两人的拥抱、依偎,如同恋人般的情感温暖并震撼了观众。影片抛开了炫技般的剪接,净化之后的镜头似乎更能体现其背后世界的真实性。巴赞认为,摄影与绘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绘画的创造力表现在创作者的主观想象上,而摄影的独特本质则在于它的客观性,在于对事实的揭露。电影世界与真实世界是可以同等看待的,电影是对现实世界的再现。电影用声音、色彩等视觉手段对外在世界进行还原。影片对艾滋病晚期病人所感受到的生活环境以及对病人表面病症的细节化表达都做到了极致。在镜头下面,观众可以清晰地看到罗恩和雷蒙身体表面皮肤的变化,没有色泽、腐烂、青黑色的皮肤以及没有血色、惨白的脸庞都在散发着死亡的气息,而这一切都是透过纪实化的镜头语言获得的。

二、对社会特殊群体生存状态的关注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对以艾滋病和同性恋为代表的社会特殊群体的存在状态,进行了全面而又近乎真实的记录。影片记录了罗恩从得知自己患病,沉沦、恐慌,然后到抗争的完整过程,对特定历史年代里社会边缘群体的生活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对艾滋病群体的关注是影片现实主义的立足点所在。片中主人公罗恩是一名普通的牛仔,在一次意外中被确诊为艾滋病患者,面对突如其来的噩耗,这位倔强的牛仔展示出了不一样的生命态度,由此引起了社会对这一群体的关注。影片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摆脱了扁平式的人物形象,并没有将罗恩塑造成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莱坞似的英雄,而是将人物置于绝境之中,激发出他求生的本能与智慧,展示他在与艾滋病的抗争过程中态度的逐渐转变,让主人公散发出好莱坞英雄般的光彩,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当被告知生命只剩下30天的时候,罗恩瞬时变得沉默、绝望。患病后的第一天,罗恩的生活跟以往没有区别,他酗酒、乱性、吸毒,但在某一瞬间他陷入恍惚之中。罗恩开始自我拯救,当罗恩从墨西哥医生口中得知所谓的治疗艾滋病的特效药AZT对人体的伤害很大时,他转而服用墨西哥医生推荐的几种药物。维生素和蛋白质对罗恩帮助很大,缓解了他的病情。这些药物在美国是被禁止的,罗恩因此看到了商机,为了挣到更多的钱,罗恩开始非法走私药品并向美国的艾滋病患者兜售药品。影片中有一个重要的情节,罗恩拒绝了一个交不起会费的男孩的加入,很显然他把这当成一个生意在经营,而不是在做慈善,从一开始就决定了罗恩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但罗恩的态度也在慢慢发生转变,影片最后,罗恩已经将个人利益抛开,为了解决俱乐部运转的困难,他卖掉了自己的车,为了这一群体的利益而奔走在世界各地。此时的他,才符合传统意义上对英雄的定义,而且他是艾滋病人群体中的英雄。

此外,影片还关注了异装癖、同性恋等社会边缘群体,并通过罗恩的态度变化,表达了对这一群体的同情、理解和关心。罗恩在确诊前后对同性恋的态度发生了鲜明的转变。他因生病住院在医院结识了同样感染艾滋病的异装癖雷蒙,通过与雷蒙的交往他逐渐对同性恋群体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由一个坚定的恐同者转变成为这一群体利益奔走的抗争者。罗恩在刚刚被确诊时,医生曾建议他参加艾滋病患者的“互助小组”,他表示出了敌意和鄙夷。但当他试图回到自己的日常交际圈时,却被昔日的朋友排斥。罗恩与雷蒙,由于相同的处境,更能理解彼此的感受。二者由商业伙伴发展成为亲密无间的朋友,相互扶持,共同努力,度过了艰难的时光,并且共同创建了俱乐部。当罗恩被主流社会抛弃后,是同性恋群体接受了他,在这个群体中他感受到了作为人起码应该得到的尊重。影片通过罗恩所生活的大环境将当时美国社会的保守和愚昧披露出来,同时又通过罗恩的抗争昭示了时代的良心。罗恩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书写了自己的精彩人生,他是一个勇者,而雷蒙同样也是不屈的战士。

三、纪实的价值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具有高度的时代意义和社会价值,它所发出的呼声,震撼着每一个观众的心。首先,作品通过展现特殊群体的生存方式和生命体验体现出了生命的价值,奏响了一曲生命的赞歌。面对死亡的威胁、朋友的嘲讽,罗恩没有低头,即使在奄奄一息的最后一刻,他也没有放弃,不断地寻找活下去的希望,表现出强烈的求生欲望,并因此激发出类似英雄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罗恩在墨西哥医生的帮助下顺利地将治疗艾滋病的有效药品带回美国,由于药品的显著疗效很快在这一群体内部引起响应,甚至在医院参加AZT药物试验的人都到他的俱乐部治疗。而AZT的药物试验能够给医院和医药公司带来巨大的收益,罗恩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因此引发了俱乐部与医院的冲突正面升级。[4]事实上,制药公司药监局以及医院已经形成了一个利益链条,他们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为了将集团和个人利益最大化,没有真正从患者角度出发将她们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放在第一位,不惜以牺牲部分群体的利益甚至生命为代价。在他们眼里艾滋病患者是社会的毒瘤,没有追寻健康的权利。一方是主流的社会组织,一方是由患者组成的小团体,而原本应该为病患利益考虑的组织制定出扼杀生命的制度,人性已经完全被扭曲了。在如此不利的境遇下,罗恩并没有放弃求生的欲望,反而越挫越勇,千方百计地从世界各地获得有效的治疗药物。在这个过程中与其他患者结成同盟,尽管他们的俱乐部在创建的过程中遭遇了各种各样的阻挠,法律、税务等机构都来打压这个原本就很脆弱的俱乐部。但罗恩却没有低头,他俨然已经成为艾滋病这一群体的代言人,四处奔走着。即使他作为一个个体的力量是弱小的,却从未停止过求生和前进的脚步,罗恩向我们展示出了生命的高度和尊严。

其次,《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不仅彰显出生命的高度,同时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影片传递出一种人人平等的价值观,不仅将关注的焦点放在艾滋病和同性恋这两个被主流社会所不能容忍的群体身上,而且勇于批评被扭曲的社会价值观,具有一定的现实主义意义。影片中的故事发生在1986年,在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社会,由于医疗水平的限制,人们对于艾滋病和同性恋的认识有限,因而对这两大群体持有一种恐惧的态度,表现出一种敌对、冷漠的态度,将他们看作社会的毒瘤,这在影片中有明确的表达。即使是罗恩本人也是这样,当医生宣布罗恩感染艾滋病时他流露出了鄙视的目光,在罗恩眼里艾滋病离他很遥远,那是只有同性恋才会得的病。在那个年代里艾滋病被人为地与同性恋捆绑在一起。由此可见社会对这两大群体的歧视与冷漠。在得知罗恩感染艾滋病毒之后,平时和罗恩一起工作的朋友不仅没有一句关心和问候,反而马上对他表示出疏离,投来异样的眼光,让罗恩的生活陷入痛苦的深渊。罗恩不仅失去了工作,房子也被人收回,他的生活陷入绝境。可以说,罗恩的这种遭遇代表着整个群体的遭遇,而造成这种情况的不是别人,是包括大多数社会成员在内的大众。影片的可贵之处在于通过影像向大众传达出对艾滋病和同性恋群体的理解与尊重的价值观,这是影片的价值所在。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以艾滋病与同性恋的题材为切入点,角度之大胆和程度之深刻成为电影史上继《费城故事》的又一力作。影片使用朴素的镜头语言,对同性恋、艾滋病群体的抗争进行冷静客观的记录,其传达出生命平等的价值观,并彰显了电影人的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高开焰,罗要武,杨立瑾,齐建华,杨金奎,韦晓宇.考察美国艾滋病防治的见闻与思考[J].疾病控制杂志,2007(02).

[2]鸿钧.巴赞是什么?——巴赞电影真实美学与文化人格精神读解[J].当代电影,2008(04).

[3]陈晓云.纪实风格与平民意识──对一种影视文化现象的描述与批评[J].当代电影,1998(05).

[4]克雷格·博顿,梅丽莎·沃雷克,曹艺馨.达拉斯买家俱乐部[J].世界电影,2014(05).

[作者简介]祁雯(1982— ),女,云南保山人,硕士,云南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