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而伟大》:小人物的隐忍与光荣

2016-10-27 10:34孙虹
电影文学 2016年17期
关键词:小人物剖析

[摘要]《隐秘而伟大》是一部根据网络同名漫画改编的韩国电影,该片讲述的是在南北分裂的现实中,一名优秀的朝鲜战士化身傻瓜无业游民潜入韩国作为间谍展开行动的故事。为捍卫家国大义,他忍辱负重,面对残忍抛弃自己的祖国,仍旧留存最后一丝忠诚,用坚守告慰尊严,用死亡祭奠信义。不同于一般间谍题材影片的黑暗基调,该片用喜剧手法恰到好处地烘托了一种轻松的氛围,用小人物的隐忍与光荣谱写了一曲关于信义和忠诚的赞歌。

[关键词]《隐秘而伟大》;小人物;剖析

《隐秘而伟大》是一部根据网络同名漫画改编的韩国电影,由张哲秀执导,于2013年6月5日上映。该片围绕南北分裂的现实中,一名优秀的朝鲜战士化身为一个疯傻之人潜入韩国作为间谍行动的故事而展开。不同于一般间谍题材影片的黑暗基调,该片用喜剧手法恰到好处地烘托了一种轻松的氛围,用小人物的隐忍与光荣谱写了一曲关于信义和忠诚的赞歌。

一、小人物的隐忍与悲戚

电影《隐秘而伟大》中,开头便以一句旁白引入:“我像一条狗一样出生,怪兽一样长大。”简单一语便诉尽了元流焕这个人物的卑微与悲怆。元流焕是一位异常优秀的朝鲜战士,年仅24岁便拥有常人无法企及的经验和能力,他是以两万分之一的竞争率脱颖而出的朝鲜精英部队的一员,超杀术8段,射击R级,狙击率可达997%,精通5国语言,掌握医学、化学、工学学科知识,而将这个人物内在的优秀推至极尽的,源于同样身为五星组组长的李海镇奉他为神一般的存在,连元流焕为他戴上帽子,他都开心得在脸上挂上一个大大的笑容,更在于,每个危险时刻,他都不惜拼命护元流焕以周全。就是这样一个近乎完美的人物,却被安置了一个傻瓜的身份到韩国开展间谍工作,正如元流焕自己所说的:“我是最强的卧底,在韩国的任务居然是假扮村里的傻瓜无业游民,到底要我怎样成为传说啊?”个中无奈溢于言表。但即便如此,在家国大义的驱使下,他还是毫不犹豫地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荒唐的任务。当徐尚久为他遭受的待遇抱怨不停的时候,元流焕不但没有感激,反而训斥了徐尚久一番:“同志,你的思想怎么那么不成熟,为祖国完成任务怎能分大小呢?”可见,在元流焕心里,在祖国利益面前,个人的处境和安危都无足挂齿。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元流焕认真完成祖国交付的每一项任务,身体力行地践行着为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而不惜奉献的高尚精神。

电影中,元流焕的隐忍可从多处窥见端倪。他出征韩国,是在一个漆黑的夜里,不曾有欢送的军乐队,就连来送行的金泰源教官的临别赠言都渗着刻骨的寒意:“我们相见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完成了祖国统一的使命,兄弟相见;要么就是变成敌人互相残杀……要活着,用两眼见证一下伟大祖国的荣誉。如果这样还要死,那就成为传说再死吧!”这是一种期冀,更是一种警告。事实上,南北分裂的现实中,祖国统一的大业分明不是依靠几个间谍就能实现的,因此这些话实则是间谍们被祖国抛弃的悲凉结局的预示。但即便如此,元流焕也坦然接受了,他把这归结于其所在部队为绝密部队这个事实,伴着“为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万岁”的口号,毅然决然地独自踏上征程。

在执行间谍任务过程中,为了更加贴合傻瓜的形象,元流焕梳着乱糟糟的头发,每天制造自己流鼻水的假象,被打从不还手,还傻呵呵地笑,并且按照潜伏行动纲领,一天三次以上在众目睽睽之下装作实实在在地摔跟头,在两个人以上围观的情况下每月随地小便一次,每六个月大便一次……抛却这些行为的荒唐性质不说,单就事件本身来讲,元流焕的傻瓜形象和每一个所谓的“任务”实质上都是一次人格的侮辱,而这一方面投射了元流焕在人们心中树立傻瓜形象所付出的艰辛,另一方面,也是对电影结尾5446部队全体成员和家人被祖国抛弃的结局的巨大讽刺。他时刻保持对党的绝对忠诚,呆傻面孔之下背负的是对祖国无上的赤诚之心,他深知“小不忍则乱大谋”,因此,即便面对的是月亮村的小孩子,也未曾掉以轻心,用看似不经意的摔倒和没心没肺的笑容来掩盖来自内心的翻腾。家国大义前,他活得极尽卑微,他自始至终秉持的唯一信念是:“只要党能照顾好母亲,这条命算什么呢?”然而就是这近乎卑微的期望,终究伴着母亲无辜生命的逝去而走向崩塌,这是一个小人物的极尽隐忍,更是一名钢铁战士的无上光荣。

电影中,除了元流焕,李海浪和李海镇两个年轻人也同样是草芥一般存在的小人物,虽然在形象伪装上比元流焕的傻瓜来得更易于接受些,但身上背负的使命使他们毫无例外地陷入国家政治的旋涡,最终不得不用生命告慰心中的忠与义。在这两个人物的表现上,导演习惯蜻蜓点水般地带过,这一方面是对元流焕这个悲戚人物的渲染,另一方面是加深对朝鲜无视信义之士的所有举动的强烈抨击。

李海浪身上飘满了放荡不羁,看似流里流气的外表下裹藏的其实是一颗火热的赤诚之心。这是一个无辜者的自嘲,更是一个背负国家使命的英雄的无奈。与元流焕伪装的卑微不同,他无辜的生命从出生起就透着令同僚不齿的卑贱,母亲是被李武赫抛弃后靠捡垃圾为生的悲苦女性形象,而他却因此不得不遭受来自外界无情的关于尊严的践踏。但他并未因此而堕落,反而走上了一条解救自我、救赎国家的大义之路。从一开始他就深谙结局,作为5446部队队长李武赫的私生子,在出战的当天将所有被收容的5446部队战士的家属解救出来,这一“背叛”之举,是忠义使然,更是对无视人权的政权的宣战。虽然竭尽全力,但与政府的抗争仍旧以两败俱伤而告终,但留于战士心中的无上感激之情和为了挽救元流焕和李海镇两人而走向自我毁灭的行为,已然实现了其对忠义的坚守和升华。

李海镇这个人物的存在,在增加情节紧张感和缓和被国家抛弃的元流焕身上的悲戚感上的作用更多一些。他视元流焕为梦想和恩人,为了救元流焕,不惜激怒他开枪射杀作为监视者的自己,在最后的战役中,又毫不犹豫地将枪口指向金泰源教官和前来逮捕他们的韩国警察,他创造一切可以让元流焕活下去的机会。家国大义面前,他看似选择了背弃,实则是对个人理想的尊崇,所有的抗争,都是为内心的尊严而战,虽然抛弃了国家,但却拒绝降服于南韩,最后用生命证明了一切。李海镇的行为实则属于一个小人物的悲凉,他在17岁的小小年纪就当上了五星组的第四任队长,身上的伤疤更是证明了他为了企及元流焕的优秀而付出了多少努力,但这一切终究在政府下达5446革命战士全员自杀的命令之后支离破碎,悲怆之感油然而生,加重了电影的悲剧色彩。

二、小人物的忠义与光荣

一位优秀的革命战士和一个傻瓜无业游民之间的落差给元流焕这个人物增添了些许滑稽感之外,带给观众更多的是元流焕发自内心的无奈,因此,即使在任何荒唐的任务面前他都表现得义无反顾,他仍旧需要依靠语言暗示来消弭哪怕一丁点的退缩之心。就像他所说的:“不管什么任务,我都会成功完成。”随着电影情节的推进,他所有的行动俨然完美诠释了这句看似简单的话语。

在韩国卧底了736天之后,在未接到任何任务的情况下,他不是窃喜,反而担忧党将自己忘记了,或者是因自己犯了什么错误而被抛弃。在他看来,一名间谍在睡梦中被刀枪袭击,或者走在大街上太阳穴突然出现红点,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而他的处境,显然是不正常的。电影关于这一情节的设置,将元流焕的信义之心表露无遗,但也从侧面暗示了平静表面下蠢蠢欲动的波涛。

影片中,外表憨厚的邮递员大叔徐尚久,实际上是身份为金日成大学政治哲学专业的教授,一名诡谲的利用元流焕的忠诚和善良来完善他可笑的理论——5446的精英战士是给点饭吃就给韩国当走狗的败类的可憎之人。而正是他的试探,让观众更加看清了元流焕的忠义之心。影片前半段,徐尚久作为一个懦弱大叔的形象出现,他安于在元流焕看来过于平静的间谍生活,为当选为Sister粉丝团的总务而沾沾自喜,劝说元流焕培养些自己的兴趣。言语之间,徐尚久似乎已经失了间谍应有的紧张与谨慎,而这也招致元流焕的不满与批评。而后,徐尚久谎称自己的家人因为逃往中国失败面临危险,而自己也要面对被终止任务遣送回国的窘境,他找到元流焕,祈求他给自己武器来射杀韩国的高官,然后自杀来保全家人。如此情形下,元流焕不曾有丝毫动摇,将手枪抵向徐尚久,劝他干净地了结自己,徐尚久扣动扳机之后毫发无伤——手枪里并没有子弹,元流焕劝说徐尚久做回一名勇猛的共和国战士。这个过程,是徐尚久的试探,更是元流焕的试探,双方都在考验彼此是否尚存忠诚之心。然而信义之下,元流焕感性的处理方式终究给了徐尚久唾弃他的把柄,间接导致倾覆的结局。这是一个国家的悲哀,却是对一名战士的颂赞。

如果说来自徐尚久的小小考验尚不能保障元流焕忠诚之心的万全,那么接到朝鲜政府下达的“5446部队战士全员自杀”的命令后,他一系列的举动,则给了观众最肯定的答案。接到命令之后,李海镇曾问元流焕是否害怕死亡,元流焕的回答是:“只要能确保家人的安全,我就能为了祖国献出生命。”可见,即便一道命令写满荒唐,元流焕只留存最卑微的底线而给出最坚定的答案。当韩国国务院对朝鲜队长俆秀赫试图劝服元流焕等人抛弃已经抛弃他们的朝鲜时,他简单一语,便将忠诚表露无遗——“如果你对母亲不满意的话,也会抛弃她吗?”后来,即便面对政府已经处决他母亲的事实,他仍旧一遍遍地跟徐尚久和金泰源确认,他想听到一个否定的答案,但终究,他需要面对的是一个冰冷的事实。他失望了,他开始了反击,但内心固有的忠诚让他挥动的双拳充满犹豫,他不想沾染着同志的血而活下去。面对母亲的逝去,他质问,他绝望,但最后一丝理智保全了心中的信义。混战的血泊中,他发现了超市老板娘给他的存折,上面的备注从东久慢慢变成我们的东久、我的二儿子、儿子的娶媳妇钱,简单的称呼却充满了来自韩国一位普通老妇人的温情,这与背弃他们的朝鲜是一个非常鲜明的对比,因此,元流焕发出“想回到那样生活”的呼喊。但心中残存的信念下,他还是将自己推向了万劫不复。也许,卸去家国大义,溃散心中的怨愤,将所有美好寄予下辈子“生在一个平凡的国家,在平凡的家庭出生和生活”这个平凡而他极尽一生也无法达成的愿望,才是最好的解脱。用死亡祭奠忠诚,这是一名钢铁战士的无上光荣。

三、小人物的大爱与奉献

电影中,元流焕作为一个呆傻的超市零杂工而存在,平凡到似乎即使他每天在村里晃荡,人们都不会在意他的存在,但他又是无处不在的,因为月亮村的每个人都将他记在了心里。

一个傻瓜的身份,让众人对元流焕少去了很多的戒备,因此在月亮村生活的两年间,即便元流焕经常被欺负和使唤,他获得的仍是村民足够的关爱和信任。在最后的战役之前,元流焕看似无心却充满诚意地给了每个他关心的人最大的帮助和提点。他给了超市老板娘母亲一样的尊重,叮嘱她通过手术来恢复健康的身体;给侑兰和宥俊的建议虽然只是三言两语,但个中的真诚足以打动本就善良的村民的心;对于看似颓废的兰,他摘下了常人的有色眼镜,洞穿她放荡的外表下一颗无奈又敏感的心,给了她最实际的帮助,帮她找到了失散孩子的地址。事实上,作为一名背负作战任务的敌国战士,他本该冷眼对待韩国的一切,但他深知两个政府间的缠斗,理应放过这些最无辜的民众,这一点从他避免在月亮村开战可以见得。这是导演的高明之处,不但是针对影片中力求极致呈现朝鲜的冷酷而铺设的温情大背景,而且也将元流焕这个异国间谍面对敌国百姓时表现出的人间大爱渲染得淋漓尽致,侧面加深了这个人物的悲情色彩。

[参考文献]

[1]袁萌.论电影《隐秘而伟大》的主题意蕴[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

[2]车淑萍.论韩国电影《隐秘而伟大》中的温情、残酷与治愈精神[J].电影评介,2013(19).

[3]金基玉.南北间谍片中的冷战文化[D].北京:北京大学,2013.

[作者简介]孙虹(1984— ),女,山东济南人,硕士,山东女子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韩国经贸文化。

猜你喜欢
小人物剖析
一元一次方程错解剖析
剖析高考数列创新题
“主谓一致”剖析
从《述善集》看元代小人物的创作
“几何图形初步”错解剖析
一次函数错解剖析
“小人物”的正面报道可否进行微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