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用人才培养的中专语文教学研究

2016-10-31 10:28吴雪
成才之路 2016年29期
关键词:中专语文人才培养现状

吴雪

摘 要:作为中专教学中的重要科目,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学生学习专业课的能力。通过对学生语文学习现状进行分析,对提升教学质量的策略进行研究,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成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中专语文;现状;分析;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9-0047-01

中专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较差,有的学生不喜欢学习,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对于以文字为主的语文更是提不起兴趣。这样的学习状况给教师的教学造成很大困难,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要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中专学生语文学习现状

中专学校的学生来到中职院校主要是为了学习一门实用技术,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加上学生本身的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就更加不愿意学习语文。从他们日常对待语文学科的态度就可以看出,语文这门学科在他们心里属于没有实用价值的学科。中专院校的教材是自己选择的,从这些教材的内容来看,与时代需求有着很大差距,学生面对这样的语文学习更加提不起兴趣。教材选取的内容也比较传统,缺乏鲜明的专业特色,与现实缺乏必要的联系,导致学生学习到的知识不能运用到实际中,学生看不到学习的用途之后,就很难对语文感兴趣。从教师角度来说,中专院校的教师和学生之间有着明显的年龄差距,不同的成长环境导致他们在很多问题的认识上有分歧,年轻的学生体现着新时代的个性,教师们又不能完全接受这些新的变化,更不愿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模式去顺应学生的个性需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认识不对称,直接造成学生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这样就导致学生更加排斥语文。

二、提升中专语文教学质量的策略

(1)激发学习兴趣。产生情感共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赢得学生的喜欢。学生喜欢这个教师之后,就会对这个教师所教授的学科产生兴趣。这个过程对教师的综合素养有着较高的要求,除了需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还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阅历,这样才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慢慢引导学生将注意力放到自己教授的语文课堂上。通常情况下,只要学生不喜欢这个教师,那么就很容易导致学生排斥这门课程。因此,语文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一方面通过丰富的知识储备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外一方面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采取学生喜欢的方式与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

(2)树立正确观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导致职业教育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从现实情况来看,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中专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与普通教育有着明显区别。因此,面临社会的发展新局面,中专语文教育应该改变传统教育模式。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注重口语表达等实用技能的培养。通过语文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口语交流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与观点,从而与外界形成高效的互动。也就是说,学生进入学校后,语文教师就应该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对口语表达重视起来。

(3)多开展实践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对语文教学的影响比较大,导致学生容易陷入思维的固化,进入中专后的学生也很难对语文教学产生兴趣。如果教师再一味地将机械化的教学复制到课堂中,那么将导致学生更加排斥这门学科。因此,要想改变学生不喜欢语文的局面,必须在教师的教学方面花心思。教师应该摒弃传统教学模式,将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的用处。换句话说,语文教学应该是一门比较实用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还能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为了达到这种教学目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采取一些灵活有趣的教学方式。比如演讲、模拟招聘等等,这些方式都可以帮助教师将室内的课堂转移到室外,让学生走出枯燥的知识学习,亲身体验社会的规则,同时,也能从现实的生活中感悟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4)实施引导教学模式。时代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导致信息交流越来越方便,这就给学生接受新知识提供更加广阔的渠道。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一方面给学生带来了生活的便利,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海量的信息更新让学生失去更多真实体验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学应该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作用,提供一些现实交流的机会和场景,让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互动,通过真实的体验了解人们的思想变化,进而帮助学生建立起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就是说,语文教学还应该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中专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至关重要,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并结合社会的发展,坚持与时俱进,因材施教,一方面传授给学生丰富的语文知识,另一方面赋予语文课堂更多的人文关怀,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体现教育的价值,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徐一周,陈基萍.浅议中专学校的语文教学与文学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6(06).

[2]李倩.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对策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28).

[3]赵惠娟.彰显人文关怀促进认知成长——谈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渗透[J].新课程研究,2011(03).

猜你喜欢
中专语文人才培养现状
职业中专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路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