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当代技校生的人文情怀

2016-10-31 11:33何丽
求知导刊 2016年26期
关键词:技校生人文情怀培养

何丽

摘 要:技校教育因其特殊性而区别于普通学校教育。现代教育理念不仅要求技校培养技术过硬的人才,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本文就人文情怀培养的重要性对学情现状作出分析,并提出一些人文情怀培养的措施。

关键词:技校生;人文情怀;培养;措施

一、人文情怀对个体和社会的积极意义

人文情怀是指通过一定的教育环境使人的内在素质发生改变,实现一种质的提高,是考量社会人才的重要标准。人文情怀的培养,不能只局限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更应该对世界优秀文化具有一定认知,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中共十七大提出注重“人文关怀”,将人的价值肯定提升到一个高度,致力于通过政府对社会的人文关怀,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注重人文情怀培养,对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乃至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二、对技校生进行人文情怀培养的必要性

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来源,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学校是向社会输入人才的重要场所。因此,学校加强人文情怀的培养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形成与提高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许多职业学校的生源数量以及质量都在下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人文情怀的培养也存在严重的不足。学校深受传统教育局限,存在重技术学习、忽视学生人文培养的情况,一味地向学生灌输技能,迎合市场需求,导致学生缺乏完整人格的塑造。而这些会使得学生的社会道德意识薄弱,不会为自己的不文明行为感到可耻,在遇到挫折时更会一蹶不振,进入社会后会暴露很多问题。同时,还有些学生不能正视自己民族、国家的文化,盲目学习外来文化,文化素质较低,说话粗俗,校园内常因一言不合而打架斗殴。这些现象的出现也在向社会发出警示,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只有加强素质教育,未来社会的全民素质才会提高。技校学生都是十几岁的少年,属于人文素养形成的黄金时期,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在于引导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技校教育不应只是“做事”,更应体现“做人”,这就离不开人文情怀的培养。学校加强人文情怀教育,可以有效改善学生处理问题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内在修养。

三、当代技校生的人文情怀现状

人文情怀指的是一个人的内在素质和修养,当今的社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学校更多地重视知识体系的教育,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道德修养缺乏培养。就目前情况看来,由于学校教育的缺失,绝大多数技校生都不具备与其年龄相应的人文素养,并且很多学生不愿意接受这样的教育。

四、培养当代技校生的人文情怀的策略

1.以高尚的师德感化人

在中国的教育体系当中,为人师表是教师的基本准则,也就是说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该起到表率作用。技校的学生大多数都处在青春期阶段,心理活动复杂多变,渴望独立生活。教师要用行动去说服学生,以同等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为学生营造愉快的学习环境,同时也为学生做出最好的榜样。

2.以传统文化感动人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需要我们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自古以来,我国就特别注重礼义廉耻的教导,也很重视个人修养的培养。学校应该为学生开设专门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使学生从历史先贤或当代名人身上学到做人的道理,提升自身的内在修养。

3.以丰富的知识感染人

随着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当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专业技能的高标准上,同时还要求其具有较高的文化涵养。因此,笔者认为,在技工学校中,在将专业知识培养作为首要任务的同时,还应开设诸如历史、地理、音乐、美术等相关文化辅助科目,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充分地感受科学文化的感染力。

在培养当代技校生的人文情怀时,不仅教师要做好相应的工作,学校也应该给予相关的支持,使得学生的人文情怀教育收到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乔丽婷.林语堂的人文情怀[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12):11-12.

[2]苏使如.论中职语文教师如何体现人文情怀[J].考试周刊,2012(72):30-31.

猜你喜欢
技校生人文情怀培养
浅议如何提高技工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让学生成为情绪的主人
19岁技校生拿下副高职称是一种积极导向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美育实践研究
论宋代豪放词中的人文情怀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