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介入上肢垫结合止血器应用在老年冠心病介入术后的临床探究

2016-11-01 09:39王均鹏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宜昌443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年6期
关键词:指指指端上肢

王均鹏 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宜昌 443000)

自制介入上肢垫结合止血器应用在老年冠心病介入术后的临床探究

王均鹏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宜昌443000)

目的:探究自制介入上肢垫结合止血器应用在老年冠心病介入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本院确诊收治的进行TRI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每组50例分组进行对比研究,对照组采取常规止血治疗,观察组采取自制介入上肢垫结合止血器应用进行止血治疗。结果:观察组术侧示指指围的肿胀程度、指端疼痛程度、刺穿部位出血程度以及发生的不良反应均少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冠心病介入术后采用自制介入上肢垫结合止血器,不仅能够能够明显提高患者舒适度,还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自制介入上肢垫止血器老年冠心病介入术临床效果

冠心病是一种中老年群体中发病率相当高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表现为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绞痛,严重时候会猝死[1]。冠心病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生命质量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经过大量的试验以及临床实践证明,治疗冠心病比较理想的方法之一是经皮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I),本文以我院确诊收治的100例经桡动脉行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止血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制介入上肢垫结合止血器治疗,通过术侧示指指围的肿胀程度、指端疼痛程度、刺穿部位出血程度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的对比,自制介入上肢垫结合止血器应用在老年冠心病介入术后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本院确诊收治的进行TRI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作两组,每组50例其中所有患者均为首次手术,且术前Allen实验结果呈阴性,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均已排除意识不清晰,无法进行沟通的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止血治疗,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55~76岁,平均年龄(59.5±8.2)岁。观察组给予自制介入上肢垫结合止血器进行止血治疗,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56~77岁,平均年龄(60.3±7.9)岁。两组在临床资料各方面无太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术前:给予患者健康教育,让患者做好手术的心理准备、引导患者用轻松、积极的心态面对手术。观察组需要在此基础上说明自制介入上肢垫的使用方法、目的以及注意事项,使得患者能够更好的配合治疗工作。术后:进行常规的止血治疗:采用绷带加压止血法,然后给予常规护理,护理内容有:监测生命体征,频率为术后2h内30min/次,术后2h后2h/次,一旦发现了异常情况,立即进行处理;术侧腕部无负重制动6h以上;掌术后2h内指关节轻微活动,频率为10min/次,腕部压迫放松后,可适当酌情降低活动频率;并且观察记录术侧示指指围的肿胀程度、指端疼痛程度、刺穿部位出血程度以及产生不良反应的相关数据[2]。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制介入上肢垫结合止血器治疗。自制介入上肢垫是一个坡型三角海绵垫,坡度为30˚,坡面设计凹槽,用于固定患者上肢前臂。使用方法非常简单,卧床时以术侧掌面朝上的方式将术肢放入自制上肢垫凹槽中即可。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下床走动时,术肢高度不能低于心脏水平。

表1. 术后6h两组术侧示指指围的肿胀程度对比表

表2. 指端疼痛程度对比表

表3. 刺穿部位出血程度以及不良反应对比表

1.3观察指标:在术前以及术后6h,由同一组员进行数据测量以及记录,记录内容如下:术侧示指指围的肿胀程度;指端疼痛程度和度以及刺穿部位出血程度。评价标准为:L是术前术后手指中的数值差,节重度肿胀L≥2.5cm,中度肿胀1.5cm≤L<2.5cm,轻度肿胀0.5cm≤L<1.5cm,无肿胀则L<0.5c m;把0~10这是一个数字分别代表不同的指端疼痛程度,0为无疼痛感,10为十分疼痛;D表示刺穿部位瘀斑直径,重度出血D≥3.0cm,中度出血2.0cm≤D<3.0cm,轻度出血1.0cm≤D<2.0cm,无出血则D小于1.0cm。

1.4统计学方法:利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进行检验,当两组差异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分析数据、统计对比发现,观察组采用自制介入上肢垫结合止血器应用,术侧示指指围的肿胀程度、指端疼痛程度、刺穿部位出血程度以及发生的不良反应均少于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6h,术侧示指指围的肿胀程度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两组患者术后6h,指端疼痛程度详细情况如表2所示。两组患者术后6h刺穿部位出血程度以及不良反应,详细情况如表3所示。两组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均是轻度不良反应,没有经过特殊治疗后就自行消失。以上三个表格中两组之间的差异均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经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看出,两组患者采取相对应的止血措施,在术后6h,从术侧示指指围、端疼痛程度、刺穿部位出血程度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等各分析,结果清晰表明,观察组临床效果优于对比组对照组,自制介入上肢垫结合止血器应用在老年冠心病介入术后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

TRI术后的传统止血方式是利用止血绷带压迫止血,这样的止血方式会压迫腕部制动,增加患者的不适感[3]。我院采取的是自制介入上肢垫结合止血器治疗,用科学的原理抬高肢体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患者肿胀、疼痛感以及出血情况,缓解患者的不适感。术后给予患者自制介入上肢垫联合止血器应用比传统的止血方式临床效果更佳,不仅可以降低术侧示指指围的肿胀程度、指端疼痛程度以及刺穿部位出血程度,而且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1] 张文杰,周栋雯,李鑫,等.介入上肢垫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7):636-637.

[2] 周栋雯,张曙,刘君,等. 介入上肢垫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1):111-114.

[3] 郝永红,王璞,王红.介入上肢垫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4):60-61.

1006-6586(2016)03-0045-02

R541

B

猜你喜欢
指指指端上肢
魔法棒
缩略词
深夜写作
MEMS反射镜静电斥力致动单元建模
建模求解MEMS反射镜静电斥力致动器指端距离
MEMS致动器结构参数变化对致动器的影响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欢乐指指看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