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标本溶血对结果准确性的影响

2016-11-01 09:39黄宏伟辽宁省沈阳煤业集团总医院检验科沈阳110122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年6期
关键词:肌酸激酶试管生化

黄宏伟 辽宁省沈阳煤业集团总医院检验科 (沈阳 110122)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标本溶血对结果准确性的影响

黄宏伟辽宁省沈阳煤业集团总医院检验科(沈阳110122)

目的:分析探讨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中检验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80例正常人血液样本为研究对象,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其正常血液样本和溶血样本进行多项指标检测,对比分析检测结果,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和处理。结果:总蛋白、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钾在溶血血清标本中测定值均高于未溶血血清标本,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钠在溶血血清标本测定结果低于未溶血血清标本(P<0.05);清蛋白、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在溶血血清标本中测定值与未溶血血清标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对很多生化检验项目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要保证采血的规范性、严格把关标本的运送流程,从而避免标本溶血,进一步提高检验的准确性。

溶血生化检验准确性影响

由于没有按照相关操作标准,血液标本的采集、运送、分离等操作过程中,致使其红细胞遭到破坏,导致胞内物质进入血清,使其出现红色不良现象,这就是标本溶血[1]。对于医院来说,若发生标本溶血事故,将处在不利地位[2]。本文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80例正常人血液样本为研究对象,分析溶血现象对于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80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35.7±8.2)岁。对每例体检者均取两试管的血液标本,每例2 ml血液,并各自归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血液标本来源一致,无明显差异。1.2方法:采用东芝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并采用厂家配套试剂盒进行检测。研究仪器和试剂盒的使用,均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严格操作。首先要保证研究对象在ld之内未摄入高脂肪的食物,且要保持清晨空腹。对每例体检者均取两试管的血液标本,每例2 ml血液,放入不同的抗凝血试管中,1号试管中的血液标本作为对照组,不进行溶血,2号试管的血液标本作为观察组,进行溶血。在对2号试管中的血液标本进行溶血的处理过程中,可以使用离心的方式,也可以使用玻璃棒进行剧烈的搅拌,使试管中血液标本的血清变为红色。

1.3观察指标:此次进行研究的生化检验指标有10项,包括总蛋白(TP)、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清蛋白(ALB)、钾(K)、钠(Na)、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总蛋白、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钾在溶血血清标本中测定值均高于未溶血血清标本,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钠在溶血血清标本测定结果低于未溶血血清标本(P<0.05);清蛋白、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在溶血血清标本中测定值与未溶血血清标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溶血标本和未溶血标本检测结果(x±s)

3.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于临床治疗的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生化检验技术在不断提高,各类先进自动化仪器、高质量试剂也为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供更多的依靠。那么我们就要注重在基础检验工作中的标本采集、运送、保管和分离环节的工作合格标准。为了避免标本溶血,要注意出现采血不当、试管不洁、检验过程不规范等问题。如果在对血液标本进行采集、运输、储存以及离心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出现操作的失误,那么就极有可能会使血液标本出现溶血的现象,使生化检验结果出现较大偏差[3~4]。

本文结果显示,总蛋白、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钾在溶血血清标本中测定值均高于未溶血血清标本,钠在溶血血清标本测定结果低于未溶血血清标本。导致标本溶血的原因有多种[5],主要包括:①检验人员采血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操作技术规范执行;②止血带扎得过紧过久,进针出现回血后注射器活塞过快拔出;③用于采血的医疗器械质量不够合格等。针对以上所出现的问题,可以采用以下处理对策:医院必须要采购正规且合格的一次性真空抽血器,并且对医务人员进行定期的业务培训,对血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存放等全过程进行规范操作,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在拔除针头之后,要将血液沿着容器壁进行缓慢的流入,不要出现泡沫;轻摇试剂管,使得血液和抗凝剂实现充分的混合;同时还要对离心速度进行严格的管控,当发现标本溶血时要重新采集。

总之,临床生化检验中需保证采血的规范性,从而避免标本溶血,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1] 黄远虹,陈鸿恩.生化检验中标本溶血对结果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 2013,11(28):151-152.

[2] 张苏,唐先平,沈朝辉.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预防对策探讨[J].中外医疗, 2010,29(18):187.

[3]谢跃.标本溶血对18 项常规生化指标检验结果的影响[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5,36(1):33-35.

[4]闫志武.标本溶血对17 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5):640-642.

[5]李东.生化检验中标本溶血对结果准确性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8):42-44.

1006-6586(2016)03-0049-02

R446.1

B

猜你喜欢
肌酸激酶试管生化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氨磺必利致精神分裂症患者肌酸激酶增高1例体会
无土栽培在试管苗移栽中的应用探讨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谁是半生化人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力量训练的生化评定
试管难题
窒息新生儿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与肌钙蛋白I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4小时内血清肌酸激酶稳定性变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