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友协代表团访问新西兰

2016-11-03 09:02徐凤华
友声 2016年1期
关键词:毛利人奥克兰毛利

徐凤华

2015年12月上旬,由我会6个部门的代表组成的全国友协代表团再次应邀访问了新西兰。代表团与新西兰毛利人中国友好协会进行了工作交流,与陶波市市长进行了友好座谈,并通过在毛利人家中居住,参观毛利人学校、毛利部落文化中心、毛利历史博物馆等活动,对新西兰毛利人的历史、文化和现状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我会美大工作部从1995年开始与新西兰毛利人中国友好协会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不时选派由全国友协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组成的友好代表团访问新西兰,以加深对新西兰毛利文化的了解。

新西兰毛利人中国友好协会成立于1996年,其主席希维·陶罗亚,是新西兰第一个担任校长的毛利人。希维先生本人于1981年第一次随新中友协代表团访问中国,从1984年开始,多次接待我会代表团访问新西兰。为进一步促进新西兰毛利人与中国的友好交流与合作,他发起创建了“新西兰毛利人中国友好协会”,并担任主席至今。2002年9月13日,为表彰希维·陶罗亚先生为中新友好事业所作出的贡献,全国友协授予他“人民友好使者”称号。

此次是我会组派的第七批友好代表团应邀访问新西兰。六位代表团成员中有五位是第一次到访新西兰。为让代表团访问愉快顺利,希维主席的夫人帕特·陶罗亚克服困难,亲自协调安排代表团的访问活动,与其儿子特里·陶罗亚一起驱车到奥克兰机场迎送代表团,并全程陪同访问,令所有代表团成员感动不已。

12月的北京正是寒冬腊月时节,而位于南半球的新西兰却是阳光明媚的夏季。南北两重天的季节反差、新西兰的异国风情和旖旎的田园风光,令代表团成员感到无比的兴奋,更令他们感到温暖的是毛利朋友的友好热情。

从奥克兰机场驱车一个多小时,代表团到了位于奥克兰东南部的卡依阿瓦海滨农场。帕特·陶罗亚夫人的外甥女等亲戚朋友在他们家族的会堂居所,用毛利人传统的仪式:唱毛利歌、行碰鼻礼欢迎我们。这里是他们家族亲朋好友经常一起聚会的地方。家族观念是毛利社会结构的中心思想。时至今日,很多地方的毛利人仍习惯以大家族形式生活在一起。代表团有备而来,也用动听的中国歌曲回应了他们的热情好客。晚饭后,大家坐在一起,聆听主人讲述毛利人的历史、文化和现状。

毛利人为新西兰土著居民,早在14世纪中叶就已生活在新西兰。1840年,英国与毛利人签订《威坦哲条约》。1947年新西兰成为主权国家,同时为英国联邦成员。1987年,毛利语成为新西兰官方语言之一。目前,毛利人口约占新总人口的14%,是新最大的少数民族,其部落族群主要分布在新西兰北岛。毛利文化成为新西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经常能在新西兰的各种活动中看到毛利人式的欢迎和欢送仪式。

毛利人对土地、河流、山川、草木等大自然万物充满着崇拜和敬畏之J隋,他们俨然是土地的守护者。到达卡依阿瓦的当晚,代表团就住在当地毛利族人会堂里。所有代表团成员像一家人一样与主人家人一起睡在地铺上。第二天,代表团沿着风景如画的新西兰北岛的东海岸驱车向南,到罗托鲁阿毛利人部落文化中心进行访问。毛利语“罗托鲁阿”意为“双湖”。这里地热资源丰富,是毛利人聚居的地方。代表团在文化中心欣赏到了闻名遐迩的毛利人战舞表演。

在穆鲁帕拉市,代表团参观了塔菲乌奥毛利人中学,与老师和学生们进行了互动交流。目前,在新西兰50多个毛利部落中约有15所以教授毛利语为主的部落学校。现在,这所学校开设了中文课程,被视为当地的孔子学堂,并计划向其它毛利部落学校推广。该校与贵阳一所少数民族中学建立了校际联系。代表团还到田间与正在除草的毛利学生进行交流,并和他们一起合影、唱中国歌曲。

在陶波市,市长大卫·特雷瓦沃斯先生在市政厅会见了代表团。该市于2008年与苏州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相互往来密切。其与我会的联系也不断加强,去年11月,大卫市长率市政府团参加了我会在奥克兰举办办的“中新市长论坛启动仪式”;今年,又率团出席了我会在厦门举办的首届中新市长论坛活动,对我会推动中新地方政府合作工作表示钦佩。我会代表赞赏陶波市长对中新市长论坛活动的支持,欢迎他继续支持计划于2017年在惠灵顿举行的第二届中新市长论坛。

陶波地区地处新西兰北岛中心地带,位于新西兰最大的陶波湖岸边。陶波地区图法雷托亚毛利部落酋长图穆先生也参加了市长会见活动。他曾参加过我会在江西举办的友好论坛。图穆先生陪同代表团参观了陶波湖毛利人历史博物馆,详细介绍了毛利人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

代表团在路过哈密尔顿市时,从外围观看了位于怀卡托河畔的毛利王行宫和新西兰规模最大的毛利人会堂。帕特夫人还特意安排代表团参观了位于奥克兰以南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怀托摩萤火虫洞(Waitomo Glowwarm Caves)o“怀托摩”由毛利语中的“水wai”与“洞tomo”组成。这里由当地毛利人拥有和管理。乘船进入洞穴,可以看到,在洞穴顶壁上成千上万的萤火虫仿佛拼凑出了一条闪烁的银河。天工造物,的确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在“风帆之都”奥克兰,代表团除在毛利朋友家中作客,还领略了奥克兰的繁华。很多毛利人都已经融人到了现代化的城市生活中。一路为代表团充当司机的特里先生,就工作和居住在奥克兰。经过几天的接触和交流,代表团成员与帕特夫人一家等毛利人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情。离别时的依依不舍情景令人难忘。

在新西兰访问的时间虽然只有短短四天,大家却直接体会到了毛利人的热情好客、能歌善舞,最重要的是毛利人对中国人民的那种友好情意。我们期待着来年邀请毛中友协团来华出席第七届美大地区友好论坛,再续友谊。

猜你喜欢
毛利人奥克兰毛利
本地人
一张弓两根弦
滴水藏海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十四)身陷毛利人部落
我女儿喜欢
政策护航创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