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2016-11-05 18:03弓慧玲
企业导报 2016年19期
关键词:山西发展

弓慧玲

摘 要:文化产业的发展其实是民族文化的体现,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山西省作为中华民族发源地之一,也有着深厚的文化沉淀,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具有优势。

关键词:山西;三晋文化;发展

一、文化产业的基本特征

文化产业指的是以文化为依托形成的经济,像图书、影视作品、音乐作品以及以文化为主的旅游业,都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文化产业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经济性、商业性、政治性、社会性和文化性。文化产业的经济性主要是它具有经济效益,像影视产品、新闻出版和文化旅游都具有这种特征;商业性是指文化产业需要有专业人员运作,将文化纳入到商品流通中,将文化产业作为消费品,融进人们的生活;文化产业的政治性主要是通过文化传播来宣传社会道德观,利用新闻舆论来监督政府行为。

发展文化产业有自己的基本原则,首先要遵循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这主要是文化产业涉及的面较广,不同分类所产生的性质和任务也不同。文化产业有高雅和通俗之分,也有政治性和生活化之分,还有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之分。在这些分类中,通俗性、生活化和经营性更容易流通,被广大群众所接受。高雅的、非经营性的文化像古典音乐、古典诗词和古典舞蹈是被少数所接受的。但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就不能因为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这些高雅文化,这些高雅文化代表的是传统文化最优秀的部分,应该要大力普及和传承。第二个原则是将社会效益放在经济效益前面,文化产业的主要功能是为社会服务,如果为了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就失去了文化产业的教化功能。因而要尽量做到以社会效益为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除了这两个原则之外,还要坚持市场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同时要处理好市场手段和行政手段的关系。

二、山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的中国,提到山西,人们首先想到的不是三晋大地古老的文化,而是煤矿企业。以至于多年来山西的产业发展只有煤炭这个单一的产业。这样的产业结构在经济上得到了发展,对于整体而言却造成了隐性损失,例如人才方面,煤炭企业的发展影响了其他专业人才在山西的发展,出现大量人才外流现象。这些现象也引起了山西省领导部门的注意,在发展煤炭企业时代同时,根据山西省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也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但是这些文化产业对于山西整体而言,还显得微不足道。存在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对文化产业的认识不足,在产业发展方面没有长远打算和发展目标,对山西本土的历史文化沉淀认识不足。像影视和戏剧作品,不能满足一两部优秀作品,因为这些作品再优秀,也会被时间淘汰,必须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文艺创作队伍,不仅要挖掘历史,更要放眼未来,不断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来展现山西人文特征。人造节是我国特殊时期的特殊现象,它的特点是声势浩大,在准备阶段风风火火,能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但节日结束后,人们也对节日逐渐淡忘,这些文化活动只是一种应付现象,不能称之为“产业”。

三、山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山西具有悠久的历史,在西周是晋国,战国时期分为赵韩魏三国,曾经是人才辈出之地。在远古时代,女娲补天也发生在这里。炎黄二帝也在这里活动过,这里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山西除了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之外,在近代也是红色根据地。

在地理环境方面,山西有五台山、衡山,由此产生的人文景观在国内也是独一无二的,像五台山佛教文化,云冈石窟文化。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一方面可以利用山西煤炭企业来表现当代文化,更可以依托山西历史文化创作丰富的文艺作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晋察冀根据地也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值得后人去缅怀。无论是古代、现代还是当代,发上在三晋大地的事迹都具有使人向上,催人奋进的作用,具有强烈的社会效益。除了文艺创作,利用山西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进行旅游开发,同样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旅游方面,五台山、衡山都具有浓厚的佛教文化背景,云冈石窟也具有历史和佛教文化相统一的特点。最近几年兴起的寻根游也让洪洞县成为姓氏发源地,这些地方都是旅游文化的重要地域。平遥古城、乔家大院、渠家大院、王家大院这些建筑,不仅有历史文化,还有晋商文化,这都是山西独特的文化资源。要发展文化产业,需要社会、行政多方联手,将文化产业当做经济发展的一部分进行开发和管理,要注重引进人才,以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只有这样,文化产业才能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玉新.山西文化产业发展问题探讨[J]. 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 2012(04)

猜你喜欢
山西发展
我在山西等你
“书”写山西 以艺战疫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山西叹五更
大美太行在山西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